一种沿导线移动的线路通道可视化清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926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线路巡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沿导线移动的线路通道可视化清障装置,包括用于在导线上移动的行走轮和遥控单元,行走轮的转轴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行走轮下方通过连接杆与主机箱固定连接;主机箱上固定有摄像机和喷火装置;摄像机和喷火装置沿导线的延伸方向设置,并且设置在主机箱的同一侧;主机箱内部固定设置有控制器、电源模块、通信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通信模块、驱动电机、摄像机、喷火装置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独立悬挂在单根导线上,对线路上悬挂的障碍物进行烧毁,可解决目前行业导线清障的主要工作,给输电线路的清障工作带来极大的帮助。给输电线路的清障工作带来极大的帮助。给输电线路的清障工作带来极大的帮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沿导线移动的线路通道可视化清障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线路巡检
,具体涉及一种沿导线移动的线路通道可视化清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电网公司面临更多的挑战。传统的定期检修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电网发展的要求。而在巡视时发现的导线上障碍物等异物严重威胁电力安全运行,这就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0003]但由于电力线路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特殊性,杆塔安装的地点多、面积广、距离长、输变电设备长期处在野外暴露状态,高压输电线路容易被塑料薄膜、风筝、广告条幅等异物悬挂、缠绕。在雨雪等天气中,这些异物如果被水打湿将导电,使线路相间距离或导线对地距离减小,会引起相间短路或单相接地等问题,严重时会造成大面积停电,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为保证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必须及时清理其上的塑料薄膜等异物。目前高压线路主要清障方式采用人工清障和无人机清障,人工作业比较麻烦且费时费力,无人机作业方便但存在好多地方,国家明显规定不允许低空航空器的飞行,导致导线的漂浮物、风筝等障碍物无法及时清除,仍旧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沿导线移动的线路通道可视化清障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沿导线移动的线路通道可视化清障装置,包括用于在导线上移动的行走轮和遥控单元,所述行走轮的转轴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行走轮下方通过连接杆与主机箱固定连接;所述主机箱上固定有摄像机和喷火装置;所述摄像机和喷火装置沿导线的延伸方向设置,并且设置在主机箱的同一侧;所述主机箱内部固定设置有控制器、电源模块、通信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通信模块、驱动电机、摄像机、喷火装置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摄像机用于采集导线上的异物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传输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将采集到的图像传输至后台供工作人员查看;所述工作人员通过遥控单元发送控制信号并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驱动电机和喷火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行走轮进行运动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提供工作电源。
[0006]优选地,所述喷火装置包括燃气瓶、气动电磁阀开关、喷火杆、点火器;所述燃气瓶固定在主机箱底部,所述燃气瓶通过气动电磁阀开关与喷火杆连通;所述喷火杆末端处设置有点火器;所述气动电磁阀开关、点火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0007]优选地,还包括制动模块;所述制动模块与控制器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220V交流充电单元、电源充放电控制单元、交直流转换单元和直流输出控制单元;所述220V交流充电单元、电源充放电控制单元、交直流转换单元
和直流输出控制单元依次连接;所述直流输出控制单元与控制器连接。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可独立悬挂在单根导线上,对线路上悬挂的障碍物进行烧毁,可解决目前行业导线清障的主要工作,给输电线路的清障工作带来极大的帮助。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电源模块中的交直流转换单元的原理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制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4]实施例1:
[0015]如图1所示,一种沿导线移动的线路通道可视化清障装置,包括用于在导线6上移动的行走轮4和遥控单元,行走轮4的转轴连接有驱动电机;行走轮4下方通过连接杆3与主机箱5固定连接;主机箱5上固定有摄像机1和喷火装置2;摄像机1和喷火装置2沿导线6的延伸方向设置,并且设置在主机箱5的同一侧;主机箱5内部固定设置有控制器、电源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驱动电机、摄像机1、喷火装置2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摄像机1用于采集导线上的异物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将采集到的图像传输至后台供工作人员查看;工作人员通过遥控单元发送控制信号并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驱动电机和喷火装置2的工作状态;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行走轮4进行运动 ;电源模块用于提供工作电源。其中后台包括与互联网通信连接的智能手机和计算机。驱动电机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的正反转运动,通过此方式可实现通过行走轮4带动本装置在导线6上往返运动。
[0016]喷火装置包括燃气瓶、气动电磁阀开关、喷火杆、点火器;燃气瓶固定在主机箱5底部,燃气瓶通过气动电磁阀开关与喷火杆连通;喷火杆末端处设置有点火器;气动电磁阀开关、点火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接收到通信模块传输来的喷火信号,则控制气动电磁阀开关和点火器打开,燃气瓶中的可燃气体传输至喷火杆,点火器在喷火杆末端点火,如此实现喷火。控制器接收到通信模块传输来的灭火信号时,则控制气动电磁阀开关关闭。燃气瓶内装有丁烷气作为喷火装置的燃料,燃气瓶可进行更换。
[0017]电源模块包括220V交流充电单元、电源充放电控制单元、交直流转换单元和直流输出控制单元;220V交流充电单元、电源充放电控制单元、交直流转换单元和直流输出控制单元依次连接;直流输出控制单元与控制器连接。交直流转换单元如图2所示,可实现AC220V电源向DC5V电源变换。
[0018]本技术还包括制动模块7;制动模块7与控制器连接。制动模块7采用现有巡线机器人上的压紧轮机构,实现本技术在有弧度的导线6上稳定停留。
[0019]遥控单元包括6个按钮和发射天线,分别代表:1前进、2后退、3制动、4、行走、5喷火、6备用等功能键,每个按键采用点动模式控制,操作简单方便,对本技术实时控制,
控制距离大于3000米,采用2.4G和5.8G双通道遥控控制,保障本技术的稳定运行。
[0020]通信模块包括2.4G和5.8G双通道无线控制通讯模块,还包括4G图像通讯模块及5G图像通讯模块。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0022]如图3所示,本技术独立安装在单根导线6上,本装置在使用中,通过电源模块为本装置内的各用电部件供电,工作人员通过遥控单元发送控制信号并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控制器。
[0023]工作人员通过遥控单元发送行走的控制信号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沿着导线往复运动,行走时,摄像机1获取导线6附近的图像信息并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发送给后方管理员的智能手机及计算机上,若需要清障,后方管理人员则通过遥控单元发送制动的控制信号,制动模块7锁紧在导线6上,并且控制器控制气动电磁阀开关、点火器打开,喷火装置开始工作,摄像头1实时获取清障的图像,若障碍清除完毕,控制器则控制气动电磁阀开关关闭,喷火装置结束工作,本装置继续在导线6上继续行走。
[0024]本技术的清障工作可由管理人员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沿导线移动的线路通道可视化清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在导线(6)上移动的行走轮(4)和遥控单元,所述行走轮(4)的转轴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行走轮(4)下方通过连接杆(3)与主机箱(5)固定连接;所述主机箱(5)上固定有摄像机(1)和喷火装置(2);所述摄像机(1)和喷火装置(2)沿导线(6)的延伸方向设置,并且设置在主机箱(5)的同一侧;所述主机箱(5)内部固定设置有控制器、电源模块、通信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通信模块、驱动电机、摄像机(1)、喷火装置(2)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摄像机(1)用于采集导线上的异物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传输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将采集到的图像传输至后台供工作人员查看;所述工作人员通过遥控单元发送控制信号并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驱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峰铭周海龙苗鹏唐家宾谢贤唐秀国严陆陈炜智陈洋阙朝建方涛于肖杰卢子鸣丁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