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罩以及钢卷输送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915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罩以及钢卷输送小车,保温罩包括升降段保温舱和顶部开合保温舱,升降段保温舱包括底段壳体、活动段壳体和升降驱动装置,活动段壳体与底段壳体套接,并且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活动段壳体的升降;顶部开合保温舱连通于升降段保温舱的上部开口处,包括开合罩壳,开合罩壳为伸缩机构,开合罩壳处于伸展状态,开合罩壳的顶面为半圆弧面,升降段保温舱上部开口闭合;开合罩壳处于收缩状态,升降段保温舱上部开口开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保温罩,通过高度可调的升降段保温舱可以有效减小保温罩的宽度,减少保温罩的占用空间;同时能适用于多种条件下,开合原理类似于折扇,保证了保温罩密闭性,用于产品运输或储存过程中的保温缓冷。存过程中的保温缓冷。存过程中的保温缓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罩以及钢卷输送小车


[0001]本技术涉及冶金机械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罩以及钢卷输送小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热轧钢卷在设定的高温(450~700℃)温度卷取后,理想状态下的钢卷能以缓慢的、均匀一致的冷却速度冷却至室温,以此使获得的钢卷,其外圈、内圈、边部、心部等位置的性能能均匀一致,避免强度、韧性等性能的差异。而实际上,热态钢卷都是裸露运输,在辐射、对流、传导的联合作用下,热量散失很快,根据热成像显示,外圈和边部的温度下降明显,由此存在钢卷开平后,同卷性能的强度、韧性等性能差异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本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罩,包括相互连通的升降段保温舱和顶部开合保温舱,其中:所述升降段保温舱包括底段壳体、活动段壳体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活动段壳体与所述底段壳体套接,并且所述活动段壳体通过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驱动而升降移动;所述顶部开合保温舱连通于所述升降段保温舱的上部开口处,包括开合罩壳,所述开合罩壳为伸缩机构,当所述开合罩壳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开合罩壳的顶面为半圆弧面,所述升降段保温舱的上部开口闭合;当所述开合罩壳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升降段保温舱的上部开口开启。
[0004]进一步地,所述开合罩壳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开机构,两个所述半开机构均为伸缩机构,当所述半开机构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半开机构的顶面为四分之一圆弧面。
[0005]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半开机构均包括固定叶罩壳以及可以相对所述固定叶罩壳转动的至少一个活动叶罩壳,所述固定叶罩壳和所述活动叶罩壳均包括水平设置的弧面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弧面壳体两端的两片竖直设置的扇形壳体。
[000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叶罩壳的扇形壳体和所述活动叶罩壳的扇形壳体共圆心,所述活动叶罩壳绕圆心做旋转运动,以在相邻的所述活动叶罩壳或所述固定叶罩壳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转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扇形壳体上均设置有卡阶,所述固定叶罩壳与与之相邻的所述活动叶罩壳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活动叶罩壳之间均通过所述卡阶限位,以实现所有所述活动叶罩壳的开启和闭合。
[0008]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罩还包括开合驱动机构,所述开合驱动机构与所述半开机构中的远离所述固定叶罩壳且位于最外侧的活动叶罩壳连接,以驱动最外侧的所述活动叶罩壳转动,并带动剩余的所述活动叶罩壳开启和闭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罩的罩壳内部填充有保温件。
[0010]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罩上设置有吊装环。
[0011]具有同样的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卷输送小车,包括用以放置钢卷
的V型槽和上述的保温罩,所述保温罩通过所述底段壳体设置在所述运输小车上,并罩于所述V型槽上,所述保温罩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钢卷的直径。
[0012]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段保温舱在升起状态下的总高度高于所述钢卷的中心线所在平面的高度。
[001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保温罩,用于运输或储存过程中的保温缓冷,包括相互连通的升降段保温舱和顶部开合保温舱,保温罩内部无隔断,其中:升降段保温舱包括底段壳体、活动段壳体和升降驱动装置,活动段壳体与底段壳体套接,并且活动段壳体通过升降驱动装置驱动而升降移动,通过高度可调的升降段保温舱可以有效减小保温罩的宽度,减少保温罩的占用空间;顶部开合保温舱连通于升降段保温舱的上部开口处,包括开合罩壳,开合罩壳为伸缩机构,以实现保温罩的开合,当开合罩壳处于伸展状态时,开合罩壳的顶面为半圆弧面,此时升降段保温舱的上部开口闭合,处于保温状态;当开合罩壳处于收缩状态时,升降段保温舱的上部开口开启,以放置或取出钢卷,可以实现运输或储存过程中的保温缓冷。
[0014]基于同样的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卷输送小车,包括用以放置钢卷的V型槽和上述的保温罩,保温罩通过底段壳体设置在运输小车上,并罩于V型槽上,以使钢卷置于保温罩的腔室之中;保温罩的开口宽度大于钢卷的直径,以在保温时轻松将钢卷放入保温罩中,并在保温结束后,能无阻碍地取出钢卷,本技术提供的钢卷输送小车不需要改变原有结构,只需将保温罩的底段壳体罩于V型槽上并固定即可,保温罩开合方便,能轻松放置取出钢卷,且能有效保证运输过程中钢卷以缓慢的、均匀一致的冷却速度冷却至室温,降低钢卷性能的差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保温罩示意图。
[0016]附图说明:1

底段壳体;2

活动段壳体;3

升降驱动装置;4

固定叶罩壳;5

活动叶罩壳;6

最外侧的活动叶罩壳;7

吊装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申请所属
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
[0018]实施例1
[001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温罩,用于运输或储存过程中的保温缓冷,包括相互连通的升降段保温舱和顶部开合保温舱,保温罩内部无隔断,其中:升降段保温舱包括底段壳体1、活动段壳体2和升降驱动装置3,活动段壳体2与底段壳体1套接,并且活动段壳体2通过升降驱动装置3驱动而升降移动,通过高度可调的升降段保温舱可以有效减小保温罩的宽度,减少保温罩的占用空间;顶部开合保温舱连通于升降段保温舱的上部开口处,包括开合罩壳,开合罩壳为伸缩机构,以实现保温罩的开合,当开合罩壳处于伸展状态时,开合罩壳的顶面为半圆弧面,此时升降段保温舱的上部开口闭合,处于保温状态;当开合罩壳处于收缩状态时,升降段保温舱的上部开口开启,以放置或取出钢卷。
[0020]为了方便开合罩壳的伸缩,同时简化保温罩的结构、最大化保温罩的开口,本实施
例中,开合罩壳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半开机构,两个半开机构均为伸缩机构,当半开机构的开合罩壳处于伸展状态时,半开机构的顶面为四分之一圆弧面,此时半开机构的上部开口闭合;当所述半开机构处于收缩状态时,开合罩壳均由中心线向两侧收缩,此时半开机构的上部开口开启,两个半开机构同时收缩时,保温罩开启,钢卷进入或离开保温罩的保温腔室。
[0021]每个半开机构包括固定叶罩壳4以及可以相对固定叶罩壳4相对转动的至少一个活动叶罩壳5,固定叶罩壳4和活动叶罩壳5均包括水平设置的弧面壳体和设置在弧面壳体两端的两片竖直设置的扇形壳体。为了实现保温罩的密封和相对运动,本实施例中,固定叶罩壳4的扇形壳体和活动叶罩壳5的扇形壳体共圆心,活动叶罩壳5绕圆心做旋转运动,在相邻活动叶罩壳5或固定叶罩壳4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转动。
[0022]本实施例对活动叶罩壳5的数量不做限定,对固定叶罩壳4和活动叶罩壳5的圆心角也不做具体限定,只要满足两个半开机构的开合罩壳处于伸展状态时,能组合形成一个封闭的半圆柱面,实现密封保温即可。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升降段保温舱和顶部开合保温舱,其中:所述升降段保温舱包括底段壳体、活动段壳体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活动段壳体与所述底段壳体套接,并且所述活动段壳体通过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驱动而升降移动;所述顶部开合保温舱连通于所述升降段保温舱的上部开口处,包括开合罩壳,所述开合罩壳为伸缩机构,当所述开合罩壳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开合罩壳的顶面为半圆弧面,所述升降段保温舱的上部开口闭合;当所述开合罩壳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升降段保温舱的上部开口开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罩壳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开机构,两个所述半开机构均为伸缩机构,当所述半开机构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半开机构的顶面为四分之一圆弧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半开机构均包括固定叶罩壳以及可以相对所述固定叶罩壳转动的至少一个活动叶罩壳,所述固定叶罩壳和所述活动叶罩壳均包括水平设置的弧面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弧面壳体两端的两片竖直设置的扇形壳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叶罩壳的扇形壳体和所述活动叶罩壳的扇形壳体共圆心,所述活动叶罩壳绕圆心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现春刘新垚杨建炜李学涛尼兴赵英建王凤会潘辉张大伟肖宝亮李晓林惠亚军郭占山陈炜煊魏绍东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