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贴面自动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912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材贴面自动下料装置,包括横移机构和吸盘机构;横移机构包括动力机构、横向移动机构和第二桁架;第二桁架的直杆两侧固定导轨;横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的两侧安装至少一个滚轮;滚轮在导轨内滚动;动力机构通过带传动驱动第一安装架沿第二桁架的直杆水平运动;吸盘机构包括第三连梁;第三连梁连接横向移动机构;第三连梁上设置多组真空吸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符合板材贴面生产线对下料速度的需求。面生产线对下料速度的需求。面生产线对下料速度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材贴面自动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板材贴面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态板又叫三聚氰胺板,全称是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是将带有不同颜色或纹理的纸放入三聚氰胺树脂胶粘剂中浸泡,然后干燥到一定固化程度,将其铺装在刨花板、防潮板、中密度纤维板、胶合板、细木工板、多层板或其他硬质纤维板表面,经热压而成的装饰板。在生产过程中,一般是由数层纸张组合而成,数量多少根据用途而定。
[0003]现有的板材经过贴面后,依靠两名操作工人搬运板材下料,操作工人将板材抬到转运台上,重复性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人工参与易损坏板材表面,增加生产成本。此外,人工抬板需要两个操作工人下料,人工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板材贴面自动下料装置。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板材贴面自动下料装置,包括横移机构和吸盘机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动力机构、横向移动机构和第二桁架;所述第二桁架的直杆两侧固定导轨;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两侧安装至少一个滚轮;所述滚轮在所述导轨内滚动;所述动力机构通过带传动驱动所述第一安装架沿所述第二桁架的直杆水平运动;所述吸盘机构包括第三连梁;所述第三连梁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机构;所述第三连梁上设置多组真空吸盘。
[0007]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两侧垂直安装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安装至少一个所述滚轮;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固定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连接第二连梁,且所述第二连梁和所述第一横梁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连梁之下固定多个所述第三连梁。
[0008]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两端安装限位块。
[0009]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两组带传动组件;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其中一组带传动组件;所述带传动组件同步带、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所述同步带张紧在所述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上;所述两组带传动组件的第二同步轮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其中一组所述带传动组件的第一同步轮;所述横移机构安装在所述同步带之上。
[0010]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盘包括相互连通的真空吸嘴和真空接管;所述真空吸嘴固定在第三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真空接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连接板并和所述真空吸嘴相连。
[0011]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板材贴面自动下料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接板升降
台;所述接板升降台设置在所述吸盘机构下方。
[0012]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接板升降台包括第一接板台;所述第一接板台的下方设置液压升降台。
[0013]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板材贴面自动下料装置还包括转运台;所述转运台设置在所述接板升降台的一侧;所述转运台包括第二接板台和支承座;所述支承座支承所述第二接板台。
[0014]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板台包括多个第二无动力滚筒;所述多个第二无动力滚筒相互平行地固定在所述第二接板台之上。
[0015]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机构固定在第一桁架的一侧。
[001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技术有效利用有限空间,自动化水平高,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0018]2、本技术操作方便,横移机构的线速度达到35m/min,完全可以替代人工下料方式。
[0019]3、本技术采用真空吸盘吸取或者放下板材,不会对板材造成任何损伤。
附图说明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4]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桁架;200、横移机构;201、第一横梁;202、第一连接板;203、第二连接板;204、第二连梁;205、同步带; 206、第一同步轮;207、第二同步轮;208、第二桁架;209、滚轮;210、导轨;300、吸盘机构;301、第三连梁;302、真空吸盘;303、第三连接板; 400、接板升降台;401、第一接板台;402、液压升降台;500、转运台;501、第二接板台;502、支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6]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此外,在全部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0027]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结合图1~图3,一种板材贴面自动下料装置,包括第一桁架100、横移机构200、吸盘机构300、两个接板升降台400和转运台500。接板升降台400设置在吸盘机构300下方。转运台500设置在接板升降台400的一侧。
[0028]第一桁架100包括支撑梁和一组立柱,一组立柱垂直固定在支撑梁的两侧。横移机构200固定在第一桁架100的一侧。
[0029]横移机构200包括动力机构、横向移动机构和第二桁架208。第二桁架 208包括相互垂直的连根直杆,其中一根直杆固定在第一桁架100的支撑梁上。第二桁架208的直杆两侧固定导轨210。
[0030]横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的两侧安装至少一个滚轮 209。滚轮209在导轨210内滚动。导轨210的两端安装限位块,限位块限制滚轮209的行程,从而限制第一安装架的移动行程。具体地,第一安装架包括第一横梁201。第一横梁201的两侧垂直安装第一连接板202。第一连接板202的一侧安装至少一个滚轮209。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202的一侧安装两个滚轮209,滚轮209带动第一安装架的移动,且满足第一安装架的移动速度。第一连接板202的另一侧固定第二连接板203,第一连接板202 和第二连接板203相互平行,第二连接板203的一侧连接第二连梁204,且第二连梁204和第一横梁201相互平行。第二连梁204之下固定第三连梁 301。
[0031]动力机构通过带传动驱动第一安装架沿第二桁架208的直杆水平运动。动力机构包括伺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贴面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移机构(200)和吸盘机构(300);所述横移机构(200)包括动力机构、横向移动机构和第二桁架(208);所述第二桁架(208)的直杆两侧固定导轨(210);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两侧安装至少一个滚轮(209);所述滚轮(209)在所述导轨(210)内滚动;所述动力机构通过带传动驱动所述第一安装架沿所述第二桁架(208)的直杆水平运动;所述吸盘机构(300)包括第三连梁(301);所述第三连梁(301)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机构;所述第三连梁(301)上设置多组真空吸盘(3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贴面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第一横梁(201);所述第一横梁(201)的两侧垂直安装第一连接板(202);所述第一连接板(202)的一侧安装至少一个所述滚轮(209);所述第一连接板(202)的另一侧固定第二连接板(203),所述第一连接板(202)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03)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连接板(203)的一侧连接第二连梁(204),且所述第二连梁(204)和所述第一横梁(201)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连梁(204)之下固定多个所述第三连梁(3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贴面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10)的两端安装限位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贴面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两组带传动组件;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其中一组带传动组件;所述带传动组件同步带(205)、第一同步轮(206)和第二同步轮(207);所述同步带(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品兴马树登许忆民刘随龙汤玉宝付玉刚
申请(专利权)人:奇兴家居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