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光串扰的反射式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893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光串扰的反射式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的底面为底部结构面,所述透镜本体的顶部为全反射面,所述透镜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顶壁为顶部入光面,所述凹槽的左右两侧壁为侧边入光面,所述透镜本体的左右两侧均为出光面,所述出光面包括出光面直线部分和出光面弧线部分。该防光串扰的反射式透镜,通过设置出光面直线部分和出光面弧线部分,改变透镜出射光线的空间分布,破坏原本圆形对称形态,控制灯条方向上的光线出射角度,控制进入相邻透镜的光能量,实现更少的光能量穿过相邻的透镜,实现控制相邻透镜光线串扰的问题,注塑一体成型,解决问题的同时且不增加注塑模具难度及产品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光串扰的反射式透镜


[0001]本技术涉及LED透镜
,具体为一种防光串扰的反射式透镜。

技术介绍

[0002]LED透镜即与LED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增强光的使用效率和发光效率,可以根据不同的效果来使用不同的透镜改变LED的光场分布的光学系统,目前,随着发光二极管(LED)的快速发展,在背光领域中,发光二极管(LED)背光源逐渐地代替了传统的冷阴极管(CCFL)背光源,而早期的背光源为侧入式背光,主要是通过导光板将点光源或线光源转换成面光源。
[0003]传统的背光模组或照明中,LED采用规则的直线排布,特别是在LED排布间距偏小时,相邻的LED光线从透镜出射后,相互串扰,即从某一颗透镜出射的光线,射入相邻的透镜中,再从相邻的透镜出射,这样的光线出射角度将难于控制,在应用中因光线串扰,在光条上方将呈现明显的亮线或亮斑,严重影响模组的光学品味,故而提出了一种防光串扰的反射式透镜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光串扰的反射式透镜,具备防光串扰等优点,解决了在LED排布间距偏小时,相邻的LED光线从透镜出射后,相互串扰,因光线串扰,在光条上方将呈现明显的亮线或亮斑,严重影响模组的光学品味,这样的光线出射角度将难于控制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光串扰的反射式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的底面为底部结构面,所述透镜本体的顶部为全反射面,所述透镜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顶壁为顶部入光面,所述凹槽的左右两侧壁为侧边入光面,所述透镜本体的左右两侧均为出光面。
[0006]进一步,所述出光面直线部分和出光面弧线部分相互连接,为一体化结构。
[0007]进一步,两个所述凸耳的形状均为圆弧形状,两个所述凸耳以透镜中心轴为中心呈空间对称排布。
[0008]进一步,所述出光面的直径为D,其数值大小包含:0 <L < D,两个所述凸耳的宽度为L,两个所述凸耳的高度为H,其数值大小包含:0 < H/L < 9.99。
[0009]进一步,所述透镜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定位柱,且定位柱的高度为0.2mm

0.8mm。
[0010]进一步,所述出光面为二段式侧面,所述出光面直线部分与全反射面相连接,所述出光面弧线部分与底部结构面相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出光面的最大横截面的截面积大于顶部入光面的最大横截面的截面积,所述全反射面、顶部入光面、侧边入光面和出光面均为光滑曲面。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该防光串扰的反射式透镜,通过设置出光面直线部分和出光面弧线部分,改变透
镜出射光线的空间分布,破坏原本圆形对称形态,即控制灯条方向上的光线出射角度,控制进入相邻透镜的光能量,实现更少的光能量穿过相邻的透镜,从而实现控制相邻透镜光线串扰的问题,且本设计控制光线的空间出射方向,不影响光线的出射角度,从而可实现控制空间某一方向光线传播的角度,实现控制更少的光线进入相邻的透镜,避免光线在透镜中串扰的问题,且本设计不影响透镜的出射角度,实现大出光角度透镜设计,且解决光线串扰的问题,该反射式透镜的侧面为二段式结构,使得侧面的出射光线具有向上折射和向下折射角度,能有效的解决由于光线过于集中而形成一个亮斑的问题,通过在透镜本体的底壁设置凹槽,改变了入射到凹槽内部的顶部入光面和侧边入光面的光线角度,从而使得整个光线分布均匀,进而增加光线从透镜中射出时的均匀性,大大提高了光线利用率,结构简单,满足注塑一体成型,解决问题的同时且不增加注塑模具难度及产品生产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正视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俯视图。
[0017]图中:1透镜本体、2底部结构面、3全反射面、4凹槽、5顶部入光面、6侧边入光面、7出光面、701出光面直线部分、702出光面弧线部分、8凸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图2、图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防光串扰的反射式透镜,包括透镜本体1,透镜本体1的底面为底部结构面2,透镜本体1的顶部为全反射面3,透镜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4,凹槽4的内顶壁为顶部入光面5,凹槽4的左右两侧壁为侧边入光面6,透镜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为出光面7。
[0020]通过设置出光面直线部分701和出光面弧线部分702,可以改变透镜出射光线的空间分布,破坏原本圆形对称形态,即控制灯条方向上的光线出射角度,控制进入相邻透镜的光能量,实现更少的光能量穿过相邻的透镜,从而实现控制相邻透镜光线串扰的问题,且本设计控制光线的空间出射方向,不影响光线的出射角度,从而可实现控制空间某一方向光线传播的角度,实现控制更少的光线进入相邻的透镜,避免光线在透镜中串扰的问题,且本设计不影响透镜的出射角度,实现大出光角度透镜设计,且解决光线串扰的问题,通过在透镜本体1的底部设有凹槽4,以及将侧面的出光面7设置为二段式结构,最终使得光线射出透镜的角度变大,光斑均匀,同时还能减小背光模组的混光距离,可以有一个大的扩散角,增加光线的无序性,从而提高整个背光模组的均匀性。
[0021]综上所述,该防光串扰的反射式透镜,通过设置出光面直线部分和出光面弧线部分,改变透镜出射光线的空间分布,破坏原本圆形对称形态,即控制灯条方向上的光线出射角度,控制进入相邻透镜的光能量,实现更少的光能量穿过相邻的透镜,从而实现控制相邻
透镜光线串扰的问题,且本设计控制光线的空间出射方向,不影响光线的出射角度,从而可实现控制空间某一方向光线传播的角度,实现控制更少的光线进入相邻的透镜,避免光线在透镜中串扰的问题,且本设计不影响透镜的出射角度,实现大出光角度透镜设计,且解决光线串扰的问题,该反射式透镜的侧面为二段式结构,使得侧面的出射光线具有向上折射和向下折射角度,能有效的解决由于光线过于集中而形成一个亮斑的问题,通过在透镜本体1的底壁设置凹槽4,改变了入射到凹槽4内部的顶部入光面5和侧边入光面6的光线角度,从而使得整个光线分布均匀,进而增加光线从透镜中射出时的均匀性,大大提高了光线利用率,结构简单,满足注塑一体成型,解决问题的同时且不增加注塑模具难度及产品生产的成本,解决了在LED排布间距偏小时,相邻的LED光线从透镜出射后,相互串扰,因光线串扰,在光条上方将呈现明显的亮线或亮斑,严重影响模组的光学品味,这样的光线出射角度将难于控制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光串扰的反射式透镜,包括透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本体(1)的底面为底部结构面(2),所述透镜本体(1)的顶部为全反射面(3),所述透镜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内顶壁为顶部入光面(5),所述凹槽(4)的左右两侧壁为侧边入光面(6),所述透镜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为出光面(7),所述透镜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凸耳(8);所述出光面(7)包括出光面直线部分(701)和出光面弧线部分(702),所述透镜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出光面直线部分(701),所述透镜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出光面弧线部分(7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光串扰的反射式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直线部分(701)和出光面弧线部分(702)相互连接,为一体化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光串扰的反射式透镜,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凸耳(8)的形状均为圆弧形状,两个所述凸耳(8)以透镜中心轴为中心呈空间对称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永志郑作成庞小滨
申请(专利权)人:晶展光电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