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瓦间隙平衡装置及踏面清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886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闸瓦间隙平衡装置及踏面清扫装置,其中,闸瓦间隙平衡装置包括缸体、活塞和闸瓦托,缸体的轴向沿水平方向设置,活塞能轴向滑动地设在缸体内。闸瓦托的第一端部伸入活塞的第一端部内,并在活塞和闸瓦托之间套设有支撑套,支撑套、闸瓦托通过一销轴与活塞连接,且销轴沿水平方向设置,闸瓦托与支撑套之间留有预设间隙,闸瓦托能围绕销轴相对于支撑套摆动。在支撑套和闸瓦托之间设有至少一组摩擦支撑组件,摩擦支撑组件能对闸瓦托提供竖直方向的摩擦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制动时保证闸瓦均匀贴在车轮踏面上,在排气缓解后能保证闸瓦与车轮踏面的上下间隙均匀,避免再次制动时闸瓦单侧先接触车轮踏面导致闸瓦上下偏磨。磨。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闸瓦间隙平衡装置及踏面清扫装置


[0001]本技术是关于轨道车辆制动
,尤其涉及一种闸瓦间隙平衡装置及踏面清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速动车组车辆的日益普及和城市轨道车辆速度的不断提高,车辆制动均采用了盘形制动,为保证车辆车轮踏面黏着系数,部分车辆配置了踏面清扫装置,该装置可以清除车轮踏面上附着的异物,让车轮踏面清洁、干燥,以改善车轮和钢轨之间的摩擦状况。在安装时踏面清扫装置的缸体会固定在车辆转向架上,制动时随着车辆转向架的高度发生变化,将带动踏面清扫装置整体上下移动,会造成闸瓦不能完全贴在车轮踏面上,一般会利用踏面清扫装置中的相应调节结构自动调节闸瓦托的角度,保证闸瓦贴在车轮踏面上。
[0003]目前踏面清扫装置中的调节结构均不相同,有销轴结构、橡胶堆结构、弹簧片组,闸瓦托与活塞均由销轴连接,闸瓦托均为橡胶挤压变形或弹簧片组来实现闸瓦托上下角度调节功能。然而,此类装置,随着车辆转向架的高度发生变化,虽然在制动时,会通过橡胶变形或弹簧片调节闸瓦托角度,使闸瓦贴合在车轮踏面上;但在排气缓解后,闸瓦托将恢复到原来初始位置,闸瓦与车轮踏面的上下间隙仍不均匀,再次制动时仍会造成闸瓦偏磨。
[0004]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闸瓦间隙平衡装置及踏面清扫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闸瓦间隙平衡装置及踏面清扫装置,能够在制动时保证闸瓦均匀贴在车轮踏面上,在排气缓解后能保证闸瓦与车轮踏面的上下间隙均匀,避免再次制动时闸瓦单侧先接触车轮踏面导致闸瓦上下偏磨。
[0006]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闸瓦间隙平衡装置,包括缸体、活塞和闸瓦托,缸体的轴向沿水平方向设置,活塞能轴向滑动地设在缸体内;闸瓦托的第一端部伸入活塞的第一端部内,并在活塞和闸瓦托之间套设有支撑套,支撑套、闸瓦托通过一销轴与活塞连接,且销轴沿水平方向设置,闸瓦托与支撑套之间留有预设间隙,闸瓦托能围绕销轴相对于支撑套摆动;在支撑套和闸瓦托之间设有至少一组摩擦支撑组件,摩擦支撑组件能对闸瓦托提供竖直方向的摩擦力。
[0008]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闸瓦托上开设有水平贯穿孔,在水平贯穿孔内穿设有一组摩擦支撑组件,摩擦支撑组件包括在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摩擦块以及夹设在两个摩擦块之间的弹性件,两个摩擦块均抵靠在支撑套的内壁上。
[0009]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支撑套的内壁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安装槽,每个安装槽内均嵌设有一组摩擦支撑组件,摩擦支撑组件包括在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摩擦块以及夹设在两个摩擦块之间的弹性件,每组摩擦支撑组件中的两个摩擦块分
别顶抵在安装槽的槽底和闸瓦托的外壁上。
[0010]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弹性件为碟簧。
[0011]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支撑套为第一端封闭第二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支撑套的第一端伸入活塞内,支撑套的第二端伸出活塞。
[0012]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支撑套的第二端外壁向外凸设有凸环,在活塞外部还间隔套设有防尘套,防尘套的两端分别与缸体的端部和凸环连接。
[0013]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闸瓦托包括相互垂直的连接板和安装板,连接板远离安装板的部分与销轴连接,且连接板的板面垂直于销轴的轴线;连接板靠近所安装板的部分在竖直面内的截面为尺寸由支撑套的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增大的等腰梯形。
[0014]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支撑套的第二端内孔在竖直面内的截面为尺寸由支撑套的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增大的等腰梯形。
[0015]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闸瓦托上开设有铰接孔,在支撑套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径向孔,在活塞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径向孔,销轴穿设在铰接孔、第一径向孔和第二径向孔中,并在第一径向孔和销轴之间夹设有密封圈。
[00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踏面清扫装置,包括上述的闸瓦间隙平衡装置。
[0017]由上所述,本技术中的闸瓦间隙平衡装置及踏面清扫装置,通过在活塞和闸瓦托之间设置支撑套,并在支撑套和闸瓦托之间设置摩擦支撑组件,在制动时若出现闸瓦与车轮踏面的上下间隙不均匀,通过摩擦支撑组件对闸瓦托提供的摩擦力可以调节闸瓦托角度,并将闸瓦托调节至闸瓦与车轮踏面的上下间隙均匀位置后静止,保证闸瓦贴在车轮踏面上;同时,排气缓解后闸瓦托角度保持静止,并不会恢复到初始位置,保证了闸瓦与车轮踏面的上下间隙均匀,实现再次制动时闸瓦摩擦面同时接触车轮踏面,实现闸瓦均匀磨耗,防止偏磨。
附图说明
[0018]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闸瓦间隙平衡装置在摩擦支撑组件采用第一种方式时的结构图。
[0020]图2:为图1中闸瓦托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3:为图1中沿A

A方向的部分剖视图。
[0022]图4:为图3中闸瓦托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闸瓦间隙平衡装置在摩擦支撑组件采用第二种方式时的结构图。
[0024]附图标号说明:
[0025]1、缸体;
[0026]2、活塞;21、第二径向孔;
[0027]3、闸瓦托;31、连接板;311、水平贯穿孔;312、铰接孔;32、安装板;
[0028]4、支撑套;41、安装槽;42、凸环;43、竖向壁面;44、斜向壁面;45、第一径向孔;46、密封圈;
[0029]5、销轴;
[0030]6、摩擦支撑组件;61、摩擦块;62、弹性件;
[0031]7、防尘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3]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闸瓦间隙平衡装置,包括缸体1、活塞2和闸瓦托3,缸体1的轴向沿水平方向设置,活塞2能轴向滑动地设在缸体1内。闸瓦托3的第一端部伸入活塞2的第一端部内,并在活塞2和闸瓦托3之间套设有支撑套4,支撑套4、闸瓦托3通过一销轴5与活塞2连接,且销轴5沿水平方向设置,闸瓦托3与支撑套4之间留有预设间隙,闸瓦托3能围绕销轴5相对于支撑套4摆动。在支撑套4和闸瓦托3之间设有至少一组摩擦支撑组件6,摩擦支撑组件6能对闸瓦托3提供竖直方向的摩擦力。
[0034]其中,缸体1的第一端部具有开口,活塞2的第一端部能由该开口伸出,缸体1的第二端部具有接气口。活塞2为至少第一端部开口的筒状结构,支撑套4和闸瓦托3通过销轴5连接在活塞2上(该销轴5的轴向垂直于缸体1的轴向),且允许闸瓦托3围绕销轴5转动,闸瓦托3的第二端部用于连接闸瓦。本实施例中的闸瓦间隙平衡装置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闸瓦间隙平衡装置,包括缸体、活塞和闸瓦托,所述缸体的轴向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活塞能轴向滑动地设在所述缸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闸瓦托的第一端部伸入所述活塞的第一端部内,并在所述活塞和所述闸瓦托之间套设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所述闸瓦托通过一销轴与所述活塞连接,且所述销轴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闸瓦托与所述支撑套之间留有预设间隙,所述闸瓦托能围绕所述销轴相对于所述支撑套摆动;在所述支撑套和所述闸瓦托之间设有至少一组摩擦支撑组件,所述摩擦支撑组件能对所述闸瓦托提供竖直方向的摩擦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瓦间隙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闸瓦托上开设有水平贯穿孔,在所述水平贯穿孔内穿设有一组所述摩擦支撑组件,所述摩擦支撑组件包括在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摩擦块以及夹设在两个所述摩擦块之间的弹性件,两个所述摩擦块均抵靠在所述支撑套的内壁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瓦间隙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套的内壁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嵌设有一组所述摩擦支撑组件,所述摩擦支撑组件包括在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摩擦块以及夹设在两个所述摩擦块之间的弹性件,每组所述摩擦支撑组件中的两个摩擦块分别顶抵在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和所述闸瓦托的外壁上。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闸瓦间隙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碟簧。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彦利吕换小韩晓辉孙新海焦标强张庆爽李业明李辉王正杰郭斌郝亮陈骞韩超常程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