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微光夜视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884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微光夜视仪,包括微光夜视仪主体,还包括握持座和限位板,所述微光夜视仪主体的外周通过螺钉安装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安装固定有握持座,所述握持座的侧壁通过拉簧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侧壁构造有与拉簧适配的圆槽,所述微光夜视仪主体的底部安装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周套接有固定在底板侧壁的扭簧,所述转动柱的外周套接固定有防脱板,且转动柱的外周系接有位于防脱板之间的挂绳。便于士兵手部握持,不易产生疲劳,不易脱落,不使用时能够为镜头提供遮挡和防护,避免划伤镜头,方便携带使用。方便携带使用。方便携带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微光夜视仪


[0001]本技术涉及微光夜视仪
,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微光夜视仪。

技术介绍

[0002]手持夜视仪分为主动式的红外夜视仪和被动式的微光夜视仪,主动式红外夜视仪需要红外光源照射,易暴露自己。被动式的微光夜视仪不易暴露自己,且操作简单。
[0003]申请号CN201910436727.7公布了一种手持式微光夜视仪,包括壳体、物镜组件、超二代像增强器、中继镜组件、目镜组件、处理电路、开关组件以及电池组,所述物镜组件、继镜组件和目镜组件共光轴;所述微光夜视仪还设置有一过曝保护机构,位于微光夜视仪的壳体的上方,包含一窗口以及设置在窗口内的光敏模块,所述光敏模块用于感应当前的环境光照度,并传输至处理电路,用于判定当前光照能否允许开启微光夜视仪。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超二代像增强器的新型单目微光夜视仪,采用目镜和中继镜联合优化的结构,加工成本低,并且能够缩短目镜和中继镜之间的距离,减少机身的长度和重量,结构更加紧凑,更加适合单兵作战使用。
[0004]上述技术的一种手持式微光夜视仪有以下缺点:使用时不便于握持,使用一段时间后手部疲劳容易脱落,不使用时不便于携带。
[000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手持式微光夜视仪。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微光夜视仪,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手持式微光夜视仪,包括微光夜视仪主体,还包括握持座和限位板,所述微光夜视仪主体的外周通过螺钉安装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安装固定有握持座,所述握持座的侧壁通过拉簧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侧壁构造有与拉簧适配的圆槽;
[0009]所述微光夜视仪主体的底部安装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周套接有固定在底板侧壁的扭簧,所述转动柱的外周套接固定有防脱板,且转动柱的外周系接有位于防脱板之间的挂绳。
[0010]进一步的,所述微光夜视仪主体的一端套接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的侧壁安装固定有目镜防护套,所述第一套环与微光夜视仪主体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绳;不使用时能够遮挡目镜,避免划伤目镜。
[0011]进一步的,所述微光夜视仪主体远离第一套环的一端套接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侧壁安装固定有视镜防护套,所述第二套环与微光夜视仪主体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绳;不使用时能够遮挡视镜,避免划伤视镜。
[0012]进一步的,所述握持座的侧壁构造有指槽;使得手部与握持座之间的贴合效果更好,不易发生滑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握持座的侧壁构造有与微光夜视仪主体贴合的弧形面,且弧形面涂覆有黏胶;握持座与微光夜视仪主体之间的连接效果较好,不易发生晃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握持座、限位板、指槽和拉簧,便于士兵手部握持,不易产生疲劳,且指部穿过握持座和限位板之间后,限位板在拉簧的作用下能够向外拓展,将士兵手部牢牢地夹持在握持座和限位板之间,无需长时间握紧微光夜视仪主体,使用方便,不会从手部脱落;通过设置的目镜防护套、第一套环、第一连接绳、视镜防护套、第二套环和第二连接绳,不使用时能够为微光夜视仪主体的镜头提供遮挡和防护,避免划伤微光夜视仪主体的镜头;通过设置的扭簧、防脱板、挂绳、转动柱和底板,不使用时便于通过挂绳将微光夜视仪主体挂放在士兵的脖子上,不使用时,挂绳能够在扭簧的作用下收卷在防脱板之间。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手持式微光夜视仪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手持式微光夜视仪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手持式微光夜视仪的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0018]图中:1、微光夜视仪主体;2、目镜防护套;21、第一套环;22、第一连接绳;3、视镜防护套;31、第二套环;32、第二连接绳;4、握持座;5、限位板;6、指槽;7、拉簧;8、固定块;9、底板;10、转动柱;11、扭簧;12、防脱板;13、挂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如图1

3所示,一种手持式微光夜视仪,包括微光夜视仪主体1,还包括握持座4和限位板5,所述微光夜视仪主体1的外周通过螺钉安装固定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侧壁安装固定有握持座4,所述握持座4的侧壁通过拉簧7连接有限位板5,所述限位板5的侧壁构造有与拉簧7适配的圆槽;
[0021]所述微光夜视仪主体1的底部安装固定有底板9,所述底板9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柱10,所述转动柱10的外周套接有固定在底板9侧壁的扭簧11,所述转动柱10的外周套接固定有防脱板12,且转动柱10的外周系接有位于防脱板12之间的挂绳13。
[0022]其中,所述微光夜视仪主体1的一端套接有第一套环21,所述第一套环21的侧壁安装固定有目镜防护套2,所述第一套环21与微光夜视仪主体1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绳22;不使用时能够遮挡目镜,避免划伤目镜。
[0023]其中,所述微光夜视仪主体1远离第一套环21的一端套接有第二套环31,所述第二套环31的侧壁安装固定有视镜防护套3,所述第二套环31与微光夜视仪主体1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绳32;不使用时能够遮挡视镜,避免划伤视镜。
[0024]其中,所述握持座4的侧壁构造有指槽6;使得手部与握持座4之间的贴合效果更好,不易发生滑动。
[0025]其中,所述握持座4的侧壁构造有与微光夜视仪主体1贴合的弧形面,且弧形面涂覆有黏胶;握持座4与微光夜视仪主体1之间的连接效果较好,不易发生晃动。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手持式微光夜视仪,使用时,士兵的手部穿过握持座4和限位板5,指部与指槽6贴合,手背向外侧挤压限位板5,限位板5在拉簧7的作用下与手背贴合,取下目镜防护套2和视镜防护套3即可使用,不使用时,将第一套环21和第二套环31分别套接在目镜和视镜的外侧,拉伸挂绳13,通过挂绳13将微光夜视仪主体1挂放在士兵的脖子上。
[00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微光夜视仪,包括微光夜视仪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握持座(4)和限位板(5),所述微光夜视仪主体(1)的外周通过螺钉安装固定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侧壁安装固定有握持座(4),所述握持座(4)的侧壁通过拉簧(7)连接有限位板(5),所述限位板(5)的侧壁构造有与拉簧(7)适配的圆槽;所述微光夜视仪主体(1)的底部安装固定有底板(9),所述底板(9)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柱(10),所述转动柱(10)的外周套接有固定在底板(9)侧壁的扭簧(11),所述转动柱(10)的外周套接固定有防脱板(12),且转动柱(10)的外周系接有位于防脱板(12)之间的挂绳(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微光夜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光夜视仪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际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一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