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文望远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491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文望远镜,包括望远镜与微调装置,所述望远镜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壁设有主镜筒,所述主镜筒后端固定安装有调整镜筒,所述调整镜筒外壁套接有微调装置,所述微调装置包括六角框、若干油泵、若干进油管、若干出油管、若干气缸、电机、若干复位弹簧、若干滚动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所述调整镜筒一端贯穿第一齿轮并与第一齿轮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另一侧侧壁与六角框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安设在六角框外侧,所述电机输出端与第二齿轮侧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用电机对主镜筒的位置进行微调,使得使用者可以一直从目镜中观察目标天体,不需要费心移动主镜筒的位置,大大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验。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文望远镜


[0001]本技术涉及天文观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天文望远镜。

技术介绍

[0002]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捕捉天体信息的主要工具。从1609年伽利略制作第一台望远镜开始,望远镜就开始不断发展,从光学波段到全波段,从地面到空间,望远镜观测能力越来越强,可捕捉的天体信息也越来越多。目前,人类在电磁波段、中微子、引力波、宇宙射线等方面均有望远镜。
[0003]由于天文望远镜所观测的天体都较为遥远,而天文望远镜在使用之前又需要调节观测角度,若是直接用手调节外筒,即使只是移动了一小段距离,都会远远偏离观测目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天文望远镜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精确微调天文望远镜的镜筒位置,而提出的一种天文望远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天文望远镜,包括望远镜与微调装置,所述望远镜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壁设有主镜筒,所述主镜筒后端固定安装有调整镜筒,所述调整镜筒外壁套接有微调装置,所述微调装置包括六角框、若干油泵、若干进油管、若干出油管、若干气缸、电机、若干复位弹簧、若干滚动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所述调整镜筒一端贯穿第一齿轮并与第一齿轮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另一侧侧壁与六角框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安设在六角框外侧,所述电机输出端与第二齿轮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若干所述气缸一端分别与调整镜筒穿过第一齿轮一端侧壁相抵,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六角框侧壁并与外筒内壁相抵,所述主镜筒侧壁安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可以控制油泵,所述主镜筒侧壁与外筒之间安设有弹簧杆。
[0007]优选的,所述外筒一端安设有目镜,另一端安设有物镜,所述外筒的一侧侧壁安设有寻星镜,所述外筒底壁安设有赤道仪,所述赤道仪的底壁连接有铝合金支架,所述赤道仪与外筒之间安设有调节装置。
[0008]优选的,若干所述油泵分别安设在六角框的外壁上,所述油泵的数量与气缸的数量相同,每一组所述油泵与气缸之间均连通有进油管与出油管,若干所述气缸伸出六角框一端侧壁分别与滚动轮侧壁固定连接,每一个所述气缸均匹配两个滚动轮,若干所述滚动轮分别与外筒侧壁滚动连接。
[0009]优选的,若干所述气缸伸出六角框一端侧壁均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六角框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筒内壁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整螺母、第二调整螺母、第一调节杆、调节旋钮与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整螺母穿过赤道仪并与外筒的侧壁相抵,所述第一调节杆一端
穿过第二调整螺母,另一端与第二调节杆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旋钮安设在第一调节杆侧壁。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调整螺母与第一调节杆侧壁相抵,所述第一调节杆的长度臂第二调节杆的长度要长,所述第二调节杆远离第一调节杆一端与外筒侧壁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电机调节主镜筒的位置不仅可以更加精确,而且不用使用者分心去调节,使用者在利用控制面板控制电机,从而调节主镜筒的位置时,可以一直在目镜处观察,大大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0014]2、当电机带动六角框以及主镜筒位置发生偏移时,滚动轮的设置可以让六角框的移动更加平稳顺滑,而且设置在六角框侧壁的若干复位弹簧也使得主镜筒可以更加方便地回到初始位置,更加有利于下次的观测。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天文望远镜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外筒的剖视图;
[0017]图3为微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00望远镜、110外筒、120主镜筒、121控制面板、122调整镜筒、130寻星镜、140物镜、150目镜、160赤道仪、161第一调整螺母、162第二调整螺母、170第一调节杆、171调节旋钮、180第二调节杆、190铝合金支架、200微调装置、210六角框、220油泵、221进油管、222出油管、230气缸、240复位弹簧、241滚动轮、250第一齿轮、260第二齿轮、270弹簧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参照图1

3,一种天文望远镜,包括望远镜100与微调装置200,望远镜100包括外筒110,外筒110一端安设有目镜150,另一端安设有物镜140,外筒110的一侧侧壁安设有寻星镜130,寻星镜130的主要作用是在使用目镜150之前事先寻找观测目标,外筒110底壁安设有赤道仪160,赤道仪160的底壁连接有铝合金支架190;
[0021]赤道仪160与外筒110之间安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整螺母161、第二调整螺母162、第一调节杆170、调节旋钮171与第二调节杆180,第一调整螺母161穿过赤道仪160并与外筒110的侧壁相抵,第一调节杆170一端穿过第二调整螺母162,另一端与第二调节杆180转动连接,调节旋钮171安设在第一调节杆170侧壁,第二调整螺母162与第一调节杆170侧壁相抵,第一调节杆170的长度臂第二调节杆180的长度要长,第二调节杆180远离第一调节杆170一端与外筒110侧壁固定连接,使用第二调整螺母162以及第一调节杆170可以调节望远镜100的俯仰角度,使得望远镜100的观测范围得到提升;
[0022]外筒110内壁设有主镜筒120,主镜筒120后端固定安装有调整镜筒122,调整镜筒122外壁套接有微调装置200,微调装置200包括六角框210、若干油泵220、若干进油管221、若干出油管222、若干气缸230、电机、若干复位弹簧240、若干滚动轮241、第一齿轮250与第二齿轮260,油泵220、气缸230、进油管221、出油管222与复位弹簧240的数量相同且均为三
个,滚动轮241的数量为六个,每一个气缸230对应两个滚动轮241;
[0023]调整镜筒122一端贯穿第一齿轮250并与第一齿轮250内壁固定连接,第一齿轮250另一侧侧壁与六角框210侧壁转动连接,电机安设在六角框210外侧,电机输出端与第二齿轮260侧壁固定连接,第一齿轮250与第二齿轮260啮合,若干气缸230一端分别与调整镜筒122穿过第一齿轮250一端侧壁相抵,另一端分别穿过六角框210侧壁并与外筒110内壁相抵,气缸230在油泵220输送油之后可以调节自身的高度,从而使得六角框210的位置发生偏移;
[0024]若干油泵220分别安设在六角框210的外壁上,油泵220的数量与气缸230的数量相同,每一组油泵220与气缸230之间均连通有进油管221与出油管222,若干气缸230伸出六角框210一端侧壁分别与滚动轮241侧壁固定连接,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文望远镜,包括望远镜(100)与微调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望远镜(100)包括外筒(110),所述外筒(110)内壁设有主镜筒(120),所述主镜筒(120)后端固定安装有调整镜筒(122),所述调整镜筒(122)外壁套接有微调装置(200),所述微调装置(200)包括六角框(210)、若干油泵(220)、若干进油管(221)、若干出油管(222)、若干气缸(230)、电机、若干复位弹簧(240)、若干滚动轮(241)、第一齿轮(250)与第二齿轮(260),所述调整镜筒(122)一端贯穿第一齿轮(250)并与第一齿轮(25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50)另一侧侧壁与六角框(210)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安设在六角框(210)外侧,所述电机输出端与第二齿轮(260)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50)与第二齿轮(260)啮合,若干所述气缸(230)一端分别与调整镜筒(122)穿过第一齿轮(250)一端侧壁相抵,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六角框(210)侧壁并与外筒(110)内壁相抵,所述主镜筒(120)侧壁安设有控制面板(121),所述控制面板(121)可以控制油泵(220),所述主镜筒(120)侧壁与外筒(110)之间安设有弹簧杆(2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文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10)一端安设有目镜(150),另一端安设有物镜(140),所述外筒(110)的一侧侧壁安设有寻星镜(130),所述外筒(110)底壁安设有赤道仪(160),所述赤道仪(160)的底壁连接有铝合金支架(190),所述赤道仪(160)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龙施逸乐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托普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