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动夹装置及其含有该磁动夹装置的多芯电缆分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852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04
本分案申请公开了磁动夹装置及其含有该磁动夹装置的多芯电缆分线装置,属于电缆领域,使用时,先撑开磁动夹,使对向弯杆解除对多触角磁球的控制,其靠近分线平卷条并进行多点吸附定位,限制磁动夹的位置,然后将需要分线的缆芯插入到磁动夹内后,将其环绕成环状,在此过程中,通过类似捆绑的方式将不需要分线的缆芯进行束缚,相较于现有技术,显著降低工作人员在光线弱、空间狭小的井下环境中对电缆的分线难度,提高操作便利性,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在井下工作的时长,降低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动夹装置及其含有该磁动夹装置的多芯电缆分线装置
[0001]本申请为申请号202111178801.3 ,申请日为2021年10月11日,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井下多芯电缆分线装置”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芯电缆分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3]电缆在日常生活常被用于电力、通信及相关传输。随着社会的发展,线缆的使用范围和场合越来越多,有时候需要将单一多芯线缆中的内芯作为支线进行使用,但现有技术需要人工将多芯电缆的外护套剥离,且剥离后电缆多个内芯会出现交叉,导致难以辨别不同的内芯,因此需要用到分线装置。
[0004]在对多芯电缆分线安装时,往往仅部分缆芯需要分线,缆皮剥离后,由于分线,多个缆芯外往往呈现一定的分叉状态,不需要分线的部分缆芯同样需要集中插入分线装置的分线腔内固定,然而在光线弱、空间狭小的井下环境中,该操作对工作人员来说难度较大,操作不便,导致电缆安装时长增加,然而井下环境相对复杂,长时间在井下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磁动夹装置及其含有该磁动夹装置的多芯电缆分线装置,它通过平卷式的分线装置的设置,使用时,先撑开磁动夹,使对向弯杆解除对多触角磁球的控制,其靠近分线平卷条并进行多点吸附定位,限制磁动夹的位置,然后将需要分线的缆芯插入到磁动夹内后,将其环绕成环状,在此过程中,通过类似捆绑的方式将不需要分线的缆芯进行束缚,相较于现有技术,显著降低工作人员在光线弱、空间狭小的井下环境中对电缆的分线难度,提高操作便利性,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在井下工作的时长,降低安全隐患。
[0006]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多芯电缆分线装置,包括分线平卷条,所述分线平卷条中部开凿有贯穿腔,所述贯穿腔内滑动连接有多个磁动夹,相邻两个所述磁动夹相互吸附,所述分线平卷条左右下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耳,所述分线平卷条上端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磁动夹包括外凸弧磁片、分别位于外凸弧磁片上下两端的两个双口滑球以及连接在外凸弧磁片两端的对向弯杆,所述对向弯杆的端部活动贯穿双口滑球并延伸至双口滑球内,所述双口滑球内壁固定连接有控位球,所述控位球中部相互交叠穿过两个控位半球之间的空隙并延伸至对向弯杆内侧,所述控位球远离外凸弧磁片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多触角磁球,通过平卷式的分线装置的设置,使用时,先撑开磁动夹,使对向弯杆解除对多触角磁球的控制,其靠近分线
平卷条并进行多点吸附定位,限制磁动夹的位置,然后将需要分线的缆芯插入到磁动夹内后,将其环绕成环状,在此过程中,通过类似捆绑的方式将不需要分线的缆芯进行束缚,相较于现有技术,显著降低工作人员在光线弱、空间狭小的井下环境中对电缆的分线难度,提高操作便利性,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在井下工作的时长,降低安全隐患。
[0008]进一步的,所述分线平卷条为掺入有夜光材料以及磁性材料的弹性结构,使分线平卷条具备弹性的同时还具有磁性,并且具有夜光,提高在井下操作时的便利性,所述气囊为带有智能充气组件的囊状结构,当分线平卷条首尾相连后,可以控制智能充气组件向气囊内充气,使其适应多个缆芯的形状,提高分线后缆芯的稳定性。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对向弯杆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凸弧磁片端部的内凹弧杆以及连接在内凹弧杆位于双口滑球内端部的控位半球,所述多触角磁球位于两个控位半球下方,且多触角磁球隔着控位球与控位半球挤压接触,所述控位球为弹性结构,且控位球处于拉伸状态,在磁动夹未被撑开时,对向弯杆对控位球和多触角磁球限位,使多触角磁球与分线平卷条之间不存在或者存在很小的吸引力,使其不易影响磁动夹的移动,当通过手指或者其他辅助件撑开磁动夹后,在磁动夹中部横向向外扩展的作用下,对向弯杆受到拉扯力,使控位球和多触角磁球从两个控位半球下脱离,实现对多触角磁球限位的解除。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双口滑球正对控位球的口部固定连接有柔性片,所述柔性片处于松弛状态,使其不易因过于紧绷而影响多触角磁球隔着柔性片与分线平卷条之间的吸附定位。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多触角磁球包括与控位球固定连接的定型层、连接在定型层端部的缓冲层以及多个分别固定连接在定型层和缓冲层外表面的外延磁线球,多触角磁球限位被解除后,控位球快速恢复形变,使多触角磁球朝向分线平卷条快速移动,此时,多个外延磁线球的端部靠近分线平卷条,从而实现多触角磁球与分线平卷条之间的多点吸附固定,限制磁动夹的位置,有效保证分线后缆芯的稳定性。
[0012]进一步的,所述定型层内部为蜂窝状的多孔结构,且定型层外表面经过密封处理,所述缓冲层与定型层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缓冲液,当多触角磁球快速朝向分线平卷条移动时,缓冲层受到冲击后,部分缓冲液进入到定型层内,从而实现一定的缓冲效果,使多触角磁球不易被损坏。
[0013]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外凸弧磁片相互靠近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弧板,两个所述限位弧板挤压接触,所述限位弧板中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气垫,限位弧板和气垫有效提高缆芯在磁动夹内的稳定性,使其不易移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弧板包括与外凸弧磁片内壁固定连接的两个支撑层以及连接在两个支撑层之间的适应层,所述气垫与适应层连接,且适应层为弹性结构,缆芯在插入到磁动夹内后,适应层适应其形状形变,同时支撑层对缆芯表面产生支撑,提高缆芯稳定性。
[0015]进一步的,所述气垫包括弹片以及多个连接在弹片外表面的磁吸点,两个所述弹片上的多个磁吸点相互靠近的一端磁极相反,使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吸附力,在不使用时,隔着适应层相互吸附,一方面拉动外凸弧磁片使其不易横向向外延伸,另一方面,其具备磁性,在缆芯穿过时,其能够与外凸弧磁片吸附,从而在缆芯外形成较为稳定的气垫层,使缆芯不易因意外受力而损坏。
[0016]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通过平卷式的分线装置的设置,使用时,先撑开磁动夹,使对向弯杆解除对多触角磁球的控制,其靠近分线平卷条并进行多点吸附定位,限制磁动夹的位置,然后将需要分线的缆芯插入到磁动夹内后,将其环绕成环状,在此过程中,通过类似捆绑的方式将不需要分线的缆芯进行束缚,相较于现有技术,显著降低工作人员在光线弱、空间狭小的井下环境中对电缆的分线难度,提高操作便利性,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在井下工作的时长,降低安全隐患;(2)分线平卷条为掺入有夜光材料以及磁性材料的弹性结构,使分线平卷条具备弹性的同时还具有磁性,提高在井下操作时的便利性,气囊为带有智能充气组件的囊状结构,当分线平卷条首尾相连后,可以控制智能充气组件向气囊内充气,使其适应多个缆芯的形状,提高分线后缆芯的稳定性;(3)对向弯杆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凸弧磁片端部的内凹弧杆以及连接在内凹弧杆位于双口滑球内端部的控位半球,多触角磁球位于两个控位半球下方,且多触角磁球隔着控位球与控位半球挤压接触,控位球为弹性结构,且控位球处于拉伸状态,在磁动夹未被撑开时,对向弯杆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动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凸弧磁片(21)、分别位于外凸弧磁片(21)上下两端的两个双口滑球(22)以及连接在外凸弧磁片(21)两端的对向弯杆,所述对向弯杆的端部活动贯穿双口滑球(22)并延伸至双口滑球(2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动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口滑球(22)内壁固定连接有控位球(7),所述控位球(7)中部相互交叠穿过两个控位半球(24)之间的空隙并延伸至对向弯杆内侧,所述控位球(7)远离外凸弧磁片(21)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多触角磁球(8),两个所述外凸弧磁片(21)相互靠近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弧板(4),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青松郭凯周仝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中周输配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