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反应堆内热交换器的支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反应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反应堆内热 交换器的支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核电结构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其建设成本高,一旦遭到地震破坏,将会导致经济损失,并且震后修复困难。我国属于多地震国家,保证核反应堆在地震下的安全性是关键问题,热交换器是核反应堆内的换热设备,热交换器的支承设置在堆内支承上,这就要求热交换器的支承有足够的支承强度,使热交换器在地震载荷下仍能可靠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 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反应堆内热交换器的支承结构。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反应堆内热交换器 的支承结构,包括:容纳部,用于容纳所述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 器用于冷却所述反应堆内的冷却剂;支承部,设置于所述容纳部内, 所述热交换器固定于所述支承部,所述支承部用于约束所述热交换 器的晃动。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反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反应堆内热交换器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部(10),用于容纳所述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用于冷却所述反应堆内的冷却剂;支承部(20),设置于所述容纳部(10)内,所述热交换器固定于所述支承部(20),所述支承部(20)用于约束所述热交换器的晃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10)设有第一连通部(11),所述第一连通部(11)用于使所述冷却剂流入和/或流出所述容纳部(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部(11)设置于所述支承部(20)上方和/或所述支承部(20)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部(11)包括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均匀设置于所述容纳部(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20)设置为环形,所述热交换器固定于所述支承部(20)的内表面,所述支承部(20)的外表面固定于所述容纳部(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20)设有第二连通部(21),用于使所述冷却剂在所述容纳部(10)内流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兆阳,孙刚,邓夏,夏宇,孙帅,李晓轩,高付海,王明政,吴水金,杨孔雳,张东辉,高岳,曾晓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