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液检测装置及电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8155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39
本申请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漏液检测装置及电源。漏液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盒、检测电容和检测单元,所述检测盒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一端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与电源冷液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对应;所述检测电容设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检测电容连接,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电容的电容信息,并根据所述电容信息判断检测电容是否异常。本申请中的漏液检测装置设置于电源冷液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能够实时的检测电源冷液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是否漏液,防止冷液对设备以及电源造成严重的危害。及电源造成严重的危害。及电源造成严重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漏液检测装置及电源


[0001]本申请涉及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到一种漏液检测装置及电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简称GPU)的运行频率越来越高,对电源的功率密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风冷散热已经无法有效的散掉电源积累的热能。
[0003]目前,大部分的高功率密度的电源一般采用液冷散热器进线散热,以使电源的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散出,且液冷散热器具有低噪音、能耗低的特点,非常适合大功率和高功率密度电源的散热。
[0004]但是,液冷散热的方式产生冷液泄漏的机率较大,如不能及时监测到有冷液的泄漏,冷液将会造成设备失效、电源烧毁等严重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漏液检测装置及电源,漏液检测装置设置于电源冷液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能够实时的检测电源冷液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是否漏液,防止冷液对设备以及电源造成严重的危害。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漏液检测装置,漏液检测装置可以包括检测盒、检测电容和检测单元,检测盒可以具有容纳腔,且容纳腔的开口与电源冷液的进液口以及出液口相对应,其中,检测电容也可以设置在容纳腔中,检测单元与检测电容连接,检测单元能够检测该检测电容的电容信息,并可以根据该电容信息判断检测电容是否异常。当电源冷液的进液口和/或冷液的出液口处于有冷液泄露时,泄露的冷液由容纳腔的开口进入到容纳腔中,进入到容纳腔的冷液会使检测电容的电容容值变为异常状态,检测单元可以检测到异常的电容信息,并根据异常的电容信息判断出电源冷液的进液口和/或出液口漏液,进而能够及时的发现漏液,提高电源使用的安全性,降低漏液产生的危害。
[0007]在一种实施例中,检测电容可以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检测电极板、检测纸和第二检测电极板,其中,检测纸可以吸收漏液。具体而言,第一检测电极板和/或第二检测电极板上设有漏液穿过的漏液穿过区,当电源冷液的进液口和/或冷液的出液口有冷液泄露时,泄露的冷液可以穿过漏液穿过区,流至检测纸上,检测纸吸收冷液后,可以使第一检测电极板和第二检测电极板之间处于导通的状态,进而导致第一检测电极板和第二检测电极板之间的电容产生变化,检测电路可以检测到第一检测电极板和第二检测电极板之间的电容变化(异常)时,即可判断出电源冷液的进液口和/或出液口漏液。
[000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检测电极板和/或第二检测电极板上均可以设置有多个镂空部,镂空部贯穿第一检测电极板和第二检测电极板的厚度方向,以使第一检测电极板和/或第二检测电极板上可以形成用于漏液穿过的漏液穿过区。
[0009]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电极板具体可以为网状的金属板,其中,金属板可以为
铜板或其他的合金导电板均可,此处不进行列举;检测纸可以为含有固定导电介质的吸水材料组成,例如:检测纸可以为泡棉和氯化钠组成;第二检测电极板可以为薄铜片或其他的金属合金导体。
[0010]在一种实施例中,检测单元可以包括检测电路和逻辑处理电路,其中,检测电路的一端与第二检测电极板连接,检测电路的另一端与逻辑处理电路连接,逻辑处理电路可以检测该检测电路输出的电平是否异常,若电平异常,则电源冷液的进液口和/或出液口出现了漏液的问题。
[0011]更具体来说,检测电路可以包括比较器,比较器的一端与第二检测电极板连接,比较器的另一端与逻辑处理电路连接,当电源冷液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没有产生漏液时,第一检测电极板和第二检测电极板之间相对绝缘,经过比较器输出的电平为第一电平(电流较小);当电源冷液的进液口和/或出液口产生漏液时,第一检测电极板和第二检测电极板之间通过测试纸导通,经过比较器输出的电平为第二电平(电流较大),逻辑处理电路可以根据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的变化,来判断电源冷液的进液口和/或出液口是否产生漏液,进而提高电源使用的安全性,降低漏液产生的危害。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漏液检测装置的使用,可以在检测盒的侧壁上设有供电端子和接地端子,其中,供电端子的一端可以与第一检测电极板连接,供电端子的另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比较器的一端可以与接地端子连接,比较器的另一端与第二检测电极板连接。
[0013]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为了使用户快捷的知道电源冷液是否产生漏液,漏液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告警单元,告警单元与检测单元连接,且当检测单元判断出电源冷液的进液口和/或出液口产生漏液时,检测单元可以控制告警单元产生声光报警信号,提示用户或者维护人员进行维护。
[0014]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源,包括外壳、散热装置、电源模块以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漏液检测装置,其中,电源模块和部分散热装置均设置于壳体内,散热装置英语对电源模块进行散热,散热装置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设置在外壳的外部,漏液检测装置也设置在外壳的外侧,且在第一方向上,漏液检测装置的开口位于散热装置的进液口和出液口的下方,以使散热装置的进液口和/或出液口产生漏液时,泄漏的冷液可以经过开口进入到漏液检测装置中,进入到漏液检测装置的冷液会使检测电容的电容容值变为异常状态,检测单元可以检测到异常的电容信息,并根据异常的电容信息判断出电源冷液的进液口和/或出液口漏液,进而能够及时的发现漏液,提高电源使用的安全性,降低漏液产生的危害。
[0015]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降低电源冷液泄露产生的危害,还可以包括用于控制进液口进液的阀体组件,阀体组件具体可以包括驱动单元和阀门,当电源冷液产生泄漏时,检测单元可以对驱动单元发射驱动信号,以使阀门关闭,进而降低电源冷液的泄漏量,从而降低电源冷液泄漏产生的危害。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漏液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001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漏液检测装置检测的流程图;
[0019]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漏液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漏液检测装置中第一检测电极板的俯视图;
[0021]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漏液检测装置中检测纸的俯视图;
[0022]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漏液检测装置中第二检测电极板的俯视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
外壳;2

散热装置;20

进液口;21

出液口;3

电源模块;4

漏液检测装置;40

检测盒;41

检测电容;410

第一检测电路板;4100

第一金属连接柱;411

检测纸;412

第二检测电路板;4120

第二金属连接柱;42

检测单元;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盒,所述检测盒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一端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与电源冷液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对应;检测电容,所述检测电容设置于所述容纳腔;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检测电容连接,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电容的电容信息,并根据所述电容信息判断检测电容是否异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容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检测电极板、检测纸和第二检测电极板,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电极板和/或所述第二检测电极板上具有漏液穿过区,所述检测纸用于吸收漏液,且当所述检测纸吸收漏液时,所述检测纸导电,所述检测单元能够检测所述第一检测电极板和所述第二检测电极板之间的电容产生的变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电极板和/或所述第二检测电极板上具有多个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形成所述漏液穿过区。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电极板为网状金属板。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检测电路和逻辑处理电路,所述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二检测电极板连接,所述逻辑处理电路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电路输出的电平是否异常。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升强永攀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