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农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亚麻籽油改善黑水虻虫体PUFAs构成的方法及其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8031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亚麻籽油改善黑水虻虫体PUFAs构成的方法,步骤如下:使用一次性注塑餐盒作为黑水虻幼虫饲养容器,餐盒盖中间用剪刀剪出通风口,以便黑水虻幼虫呼吸;将黑水虻幼虫与调制日粮共同加入一次性注塑餐盒,放入生化培养箱保持28℃,每天通风补水,补水量以补至日粮湿度为70%为准,日粮分多次添加,以上一次喂料剩余50%为参照增添日粮;以一次性注塑餐盒中出现第一只变黑幼虫为信号,将其一次性全部收集,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基于该现状,为充分发挥黑水虻的优良特性,创新性的研发了利用亚麻籽油改变黑水虻幼虫体内PUFAs的方法,降低了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亚麻籽油改善黑水虻虫体PUFAs构成的方法及其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饲料
,尤其是一种利用亚麻籽油改善黑水虻虫体PUFAs构成的方法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必需脂肪酸是指对维持机体功能不可缺少、但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脂肪酸。被明确定义的人体必需脂肪酸有两类,一类是以α

亚麻酸(α

Linolenic acid,ALA)为母体的n

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另一类是以亚油酸(linoleic acid,LA)为母体的n

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均为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s)。随着人们对不饱和脂肪酸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n

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创伤术后应激和组织功能恢复、提升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生长发育、改善脂类代谢、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及对机体激素代谢和许多酶活性起调控作用,在促进大脑正常发育及视力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膳食中n

6PUFAs与n

3PUFAs比值与心血管疾病呈相关性,降低该比值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效果。
[0003]然而,当前我国居民大多数日常食用的主要为LA含量较高的玉米油、菜籽油、大豆油为主,致使我国居民膳食LA严重超标,ALA严重不足,远高于人民饮食中n

6PUFAs与n

3PUFAs推荐的4:1
>‑
6:1比例,导致人体内n

6PUFAs与n

3PUFAs比值普遍较高。因此,提高食品中n

3PUFAs的含量为人类提供健康饮食具有重要意义。,陆地动物由于摄入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较少,所以体内几乎不含DHA、EPA,普通鱼体内DHA、EPA含量极微,只有寒冷地区深海里的鱼,如三文鱼、沙丁鱼等体内EPA、DHA含量极高,所以深海鱼油是提供n

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传统膳食来源。由于深海鱼捕捞难度大、数量少,通过深海鱼油补充n

3多不饱和脂肪酸成本较高且鱼的味道、气味、毒素含量、过敏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所以目前对于深海鱼油的应用仍存在较大限制。亚麻籽是植物性ALA最丰富的来源之一,可作为深海鱼油的替代品。亚麻籽油与其他食用油相比,其ALA含量较高占总脂肪酸的50%以上,而LA含量相对较低约占总脂肪酸含量13%。根据临床试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的结果,摄入ALA已被认为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影响。由于亚麻籽的ALA含量高,所以人们一直提倡使用亚麻籽来对抗心血管疾病。
[0004]黑水虻,是一种重要的具有资源再生和环境保护功能的腐生性昆虫,生物量大,食物转化效率高,繁殖速度快。黑水虻具有采食范围广的特点,多种有机废物(例如厨余、禽畜粪便、变质的蔬果、农作物废物及食物加工废物)均可被其加以利用,转化为蛋白质、脂类、肽类、氨基酸、甲壳素、维生素及聚磷脂等多种营养成分。黑水虻转化的虫体蛋白质和氨基酸已用于生产水产养殖饲料和具有高消化率的饲料。黑水虻作为一种处理废弃物的经济昆虫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研究表明黑水虻幼虫体内粗蛋白含量达44%

48%以上,粗脂肪含量达25%

30%,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作为良好的饲料原料,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自然界
中正常生长的黑水虻幼虫n

6/n

3PUFAs比值约为18:1,若能将其n

6/n

3PUFAs比值降低到4:1以下,可显著提高其经济利用价值。然而,目前黑水虻产业开发过程中,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饲养、虫体加工等简单技术层面,如何更好地提高黑水虻利用价值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的降低黑水虻幼虫体内n

6/n

3PUFAs比值及检测方法对于提高黑水虻经济价值及其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5]通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利用亚麻籽油改善黑水虻虫体PUFAs构成的方法及检测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利用亚麻籽油改善黑水虻虫体PUFAs构成的方法,步骤如下:
[0009]使用一次性注塑餐盒作为黑水虻幼虫饲养容器,餐盒盖中间用剪刀剪出通风口,以便黑水虻幼虫呼吸;
[0010]将黑水虻幼虫与调制日粮共同加入一次性注塑餐盒,放入生化培养箱保持28℃,每天通风补水,补水量以补至日粮湿度为70%为准,日粮分多次添加,以上一次喂料剩余50%为参照增添日粮;
[0011]以一次性注塑餐盒中出现第一只变黑幼虫为信号,将其一次性全部收集,即得;
[0012]其中,所述调制日粮的组成成分及质量份数为:
[0013]大豆油3.0份,亚麻籽油2.0份,含水量70%鸡粪93.68份,叔丁基对苯二酚0.01份,2%吐温

201.32份;上述分数为质量分数;
[0014]其制备方法为:将大豆油、亚麻籽油、叔丁基对苯二酚混合备用,再向含水量70%的鸡粪中添加2%吐温

20充分混合,最后加入大豆油、亚麻籽油、叔丁基对苯二酚组成的混合物,充分搅拌即得。
[0015]进一步地,所述黑水虻幼虫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孵化:
[0016]取米糠与麸皮按质量比为1:1添加入养殖盒中,加水调节其湿度为80%,将黑水虻虫卵均匀分散于基质表面,放入生化培养箱,保持温度28℃;每日观察,直至基质表面出现肉眼可见幼虫为止,孵化完成。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一次性注塑餐盒的材质为透明材质。
[0018]进一步地,所述一次性注塑餐盒为650ml,通风口为12cm*6cm。
[0019]进一步地,所述调制日粮制备时,使用种子法对食用油与叔丁基对苯二酚进行混合,混合方法如下:
[0020]先将叔丁基对苯二酚完全溶于少量食用油中,配成10%的叔丁基对苯二酚油脂溶液,然后直接加入剩余的油脂中搅拌均匀。
[0021]如上所述的方法获得的黑水虻虫体的PUFAs构成的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0022]将收集得到的黑水虻虫体,利用幼虫蠕动特点将其表面残留粪便清理干净;对其进行24小时饥饿处理,使虫体消化道内未消化残渣排出;
[0023]将收获幼虫在60

7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去除初水份,制成半干样打碎;以上操作除特殊说明外均在温度为18

25℃,空气湿度小于25%的环境中进行;
[00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亚麻籽油改善黑水虻虫体PUFAs构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使用一次性注塑餐盒作为黑水虻幼虫饲养容器,餐盒盖中间用剪刀剪出通风口,以便黑水虻幼虫呼吸;将黑水虻幼虫与调制日粮共同加入一次性注塑餐盒,放入生化培养箱保持28℃,每天通风补水,补水量以补至日粮湿度为70%为准,日粮分多次添加,以上一次喂料剩余50%为参照增添日粮;以一次性注塑餐盒中出现第一只变黑幼虫为信号,将其一次性全部收集,即得;其中,所述调制日粮的组成成分及质量份数为:大豆油3.0份,亚麻籽油2.0份,含水量70%鸡粪93.68份,叔丁基对苯二酚0.01份,2%吐温

201.32份;上述分数为质量分数;其制备方法为:将大豆油、亚麻籽油、叔丁基对苯二酚混合备用,再向含水量70%的鸡粪中添加2%吐温

20充分混合,最后加入大豆油、亚麻籽油、叔丁基对苯二酚组成的混合物,充分搅拌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饲料改善黑水虻虫体PUFAs构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水虻幼虫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孵化:取米糠与麸皮按质量比为1:1添加入养殖盒中,加水调节其湿度为80%,将黑水虻虫卵均匀分散于基质表面,放入生化培养箱,保持温度28℃;每日观察,直至基质表面出现肉眼可见幼虫为止,孵化完成。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德宝李振阳缪美玲郭震张建斌丁向彬周书玄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农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