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800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坡道板在未推出时,设置在坡道腔中,与底盘整体平行,相当于藏在底盘内部。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有第二齿轮在一平面上,而导轨槽与第二齿轮不在一平面上,即所述滚子与有第二齿轮不在一平面上。平移槽和摆动槽形成一个钝角。其工作原理为:当驱动部驱动传动座进行平移运动时,有第二齿轮通过摆杆推动滚子在导轨槽内运动。当滚子在平移槽段运动时,有第二齿轮保持不转,通过齿条啮合,相应的第一齿轮也保持不转,从而将坡道板平移推出;当滚子在摆动槽段运动时,滚子带动摆杆向下摆动,此时带动有第二齿轮转动,有第二齿轮再通过齿条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使坡道板向下摆动,形成坡道。形成坡道。形成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助残旅游观光车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1344224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残疾人上下的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旅游观光车,以及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11560733 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轮椅上车机构及电动观光车,都是通过在车身一侧设置转动板,控制转动板转落,形成坡道,以供将轮椅推上车。但是旅游观光车通常不设置围边或者侧门,两边通常为敞开式,以方便游客上下车,使用转动板做坡道,必然会在旅游观光车侧边形成围边,一方面在没有残疾人使用时,有碍于普通游客上下车,影响观光车整体使用适性,另一方面,还是需要人辅助推动轮椅,将坐轮椅的游客推上车,自动化程度还不高,并且转动板落下的运动过程为加速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结构紧凑,具有机构合理,传动平稳,自动化程度高,使用适性好的优点。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包括:车身和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坡道腔,所述坡道腔内设有坡道板,所述坡道板一侧固定设有撑杆,所述撑杆远离坡道板一端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设置在传动座上,所述传动座上转动设有第二齿轮,所述有第二齿轮上固定有摆杆,所述摆杆一端转动设有滚子,所述传动座还设有齿条槽,所述齿条槽上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还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传动座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部固定在底盘上;所述底盘上还固定设有导轨部,所述导轨部设有导轨槽,所述导轨槽包括平移槽和摆动槽,所述滚子设置在所述导轨槽内。
[0005]上述装置中,坡道板在未推出时,设置在坡道腔中,与底盘整体平行,相当于藏在底盘内部。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有第二齿轮在一平面上,而导轨槽与第二齿轮不在一平面上,即所述滚子与有第二齿轮不在一平面上。平移槽和摆动槽形成一个钝角。其工作原理为:当驱动部驱动传动座进行平移运动时,有第二齿轮通过摆杆推动滚子在导轨槽内运动。当滚子在平移槽段运动时,有第二齿轮保持不转,通过齿条啮合,相应的第一齿轮也保持不转,从而将坡道板平移推出;当滚子在摆动槽段运动时,滚子带动摆杆向下摆动,此时带动有第二齿轮转动,有第二齿轮再通过齿条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使坡道板向下摆动,形成坡道。复位时,同理反向驱动,即可完成坡道板复位,坡道板复位后藏于坡道腔内。在此机构的基础上合理计算结构强度以及驱动功率后,只要将轮椅推到坡道板上,复位坡道板就能够自动将轮椅送至观光车上。具有结构紧凑,机构合理,传动平稳,自动化程度高,使用适性好的优点。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所述坡道板上设有拆卸椅。此为坡
道板与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车腔底面共面的一种设计,所述拆卸椅通过支撑脚通过螺钉件与坡道板相连接,当有坐轮椅的游客需要上观光车时,拆除拆卸椅,将坡道板放下,将轮椅推至坡道板上,驱动坡道板复位,即可将轮椅送至观光车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所述坡道板上设有固定环。其中,所述固定环可设置绑带,用于固定轮椅,防止轮椅滚动从坡道板滑落。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所述坡道腔出口转动设有搭板。此为坡道板低于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的车腔底面的一种设计,即坡道腔设置在观光车车腔底面之下,在坡道腔上面还有车腔底板,轮椅需从坡道板上推至观光车内。搭板与车腔底板铰链连接,当坡道板在坡道腔内部时,搭板盖在坡道腔出口处,当坡道板从伸出坡道腔伸出时,搭板被顶动,向上转开;当坡道板向下转动时,搭板搭在坡道板近撑杆一侧,用于连接坡道板与车腔底面,避免坡道板与车腔底面产生间隙,确保轮椅能够平稳推上观光车。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所述底盘上坡道腔上方连接设有活动椅。即坡道腔上方的活动椅可拆卸,可选的,用螺钉件将活动椅连接在车腔底面上。没有坐轮椅的游客需要上车时,以方便正常的游客坐,有坐轮椅的游客需要上车时,拆除活动椅即可,增强所述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的使用适性。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所述底盘上固定设有导杆,所述传动座套设在所述导杆上。其中,所述传动座可在所述导杆滑动,导杆用于承重,增强传动座整体的牢靠性和运动的平稳性。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所述驱动部为丝杠电机,所述传动座设置在所述丝杠电机丝杠轴上。其中,使用丝杠电机驱动传动座往复运动,具有方便控制,传动平稳的优点。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所述坡道板远离撑杆一侧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起到缓冲作用,防止路面不平,或者路况不好对坡道板造成磨损。
[0013]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所述坡道板在未推出时,设置在坡道腔中,与底盘整体平行,相当于藏在底盘内部。只要将轮椅推到坡道板上,复位坡道板就能够自动将轮椅送至观光车上。因此,具有结构紧凑,机构合理,传动平稳,自动化程度高,使用适性好的优点。
[0014]2.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坡道板上设有拆卸椅或者底盘上坡道腔上方连接设有活动椅。没有坐轮椅的游客需要上车时,以方便正常的游客坐,有坐轮椅的游客需要上车时,拆除活动椅即可,增强所述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的使用适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坡道板复位后在车腔底面之下型的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内部机构透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图2中方框A内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坡道板复位后与车腔底面共面型的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
车内部机构透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图4中方框B内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中:1

车身;2

底盘;21

坡道腔;22

搭板;3

坡道板;31

撑杆;32

第一齿轮;33

拆卸椅;34

固定环;35

活动椅;36

橡胶垫;4

传动座;41

有第二齿轮;411

摆杆;412

滚子;42

齿条槽;5

齿条;6

驱动部。61

丝杠电机;7

导轨部;71

导轨槽;71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残疾人便携旅游观光车,包括车身(1)和底盘(2),所述车身(1)设置在底盘(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上设有坡道腔(21),所述坡道腔(21)内设有坡道板(3),所述坡道板(3)一侧固定设有撑杆(31),所述撑杆(31)远离坡道板(3)一端固定有第一齿轮(32),所述第一齿轮(32)转动设置在传动座(4)上,所述传动座(4)上转动设有第二齿轮(41),所述有第二齿轮(41)上固定有摆杆(411),所述摆杆(411)一端转动设有滚子(412),所述传动座(4)还设有齿条槽(42),所述齿条槽(42)上设有齿条(5),所述齿条(5)与所述第一齿轮(32)和所述第二齿轮(41)啮合连接;还包括驱动部(6),所述驱动部(6)与所述传动座(4)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部(6)固定在底盘(2)上;所述底盘(2)上还固定设有导轨部(7),所述导轨部(7)设有导轨槽(71),所述导轨槽(71)包括平移槽(711)和摆动槽(712),所述滚子(412)设置在所述导轨槽(7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国
申请(专利权)人:朗格车辆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