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控制系统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794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系统测试装置,由工作台、第一固定座、传动轴组成,将第二滑块放置于第二滑槽内,往第三卡槽方向移动固定机构,并使移动板穿过空腔,直至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完全卡接在一起,从而固定螺杆的位置,并用第二轴承将螺杆与第二卡槽转动连接在一起,将螺杆伸进传动轴内,将第一卡块卡进第一卡槽内,从而将传动轴与固定机构固定连接在一起,当需要更换传动轴时,拧松螺栓,先将第二固定座往远离第一固定座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传动轴与固定机构的分离,再往远离第二固定座的方向拉动传动轴,从而实现传动轴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的分离,从而方便传动轴与固定机构之间的安装与拆卸。装与拆卸。装与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控制系统测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测试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机控制系统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大部分是交流电机,可以是同步电机或者是异步电机。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电动机在应用于市场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测试。
[0003]在传统的电机控制系统测试装置对电机进行扭矩测试时,传动轴不好固定,并且在测试后需要更换新的传动轴,而现有的电机控制系统测试装置中传动轴拆除过程复杂,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控制系统测试装置,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机控制系统测试装置,由工作台、第一固定座、传动轴组成。
[0007]其中,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开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内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衔接杆,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待测电机,用螺栓穿过固定孔能够将第二固定座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在一起,待检测完,取出螺栓,方便更换使用后的传动轴。
[0008]其中,第一固定座焊接在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固定座内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衔接杆。
[0009]其中,传动轴通过橡胶套连接在所述第一衔接杆与第二衔接杆之间,所述传动轴的表面粘贴有应变片,所述应变片电性连接有测量电路,测量电路安装在传动轴上随传动轴转动,避免了传动轴引线困难和接触滑环的接触电阻的影响。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衔接杆与第二衔接杆的一侧壁上均开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卡接有固定机构,所述第二卡槽内开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的背面开有第四卡槽,所述第三卡槽的正面开有第三滑槽。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杆,所述螺杆与第二卡槽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螺杆的一端外壁上焊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侧壁上焊接有第一卡块。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均开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之间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滑槽内开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一卡块之间相互匹配。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杆的外壁上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卡槽的内壁上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底部焊接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之间相互匹配。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杆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壁上焊接有滑条,所述滑条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空腔的内底部开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二滑块之间滑动连接在一起。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动板的另一侧壁焊接有第一耳板与第二耳板,所述第一耳板的另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二耳板的另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的另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三活动板。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活动板的另一端正面焊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与第三滑槽之间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活动板的背面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与第四卡槽之间相互匹配。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四卡槽内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二卡块的一侧壁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凸起之间相互匹配,所述凹槽呈半圆形,所述凹槽背离螺杆弯曲,所述第二卡块的背面为半球形曲面。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测量电路包括应变电桥,所述应变电桥输出的信号通过振荡器转换成与扭矩成正比的输出频率,所述振荡器的输出信号从发送线圈送到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接收的信号经过鉴别器进行解调并转换成电压信号进行记录和显示。
[00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0](1)将第二滑块放置于第二滑槽内,往第三卡槽方向移动固定机构,并使移动板穿过空腔,直至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完全卡接在一起,从而固定螺杆的位置,并用第二轴承将螺杆与第二卡槽转动连接在一起,将螺杆伸进传动轴内,将第一卡块卡进第一卡槽内,从而将传动轴与固定机构固定连接在一起,当需要更换传动轴时,拧松螺栓,先将第二固定座往远离第一固定座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传动轴与固定机构的分离,再往远离第二固定座的方向拉动传动轴,从而实现传动轴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的分离,从而方便传动轴与固定机构之间的安装与拆卸。
[0021](2)启动待测电机驱动第二衔接杆进行旋转,第二衔接杆的转动带动传动轴进行旋转,传动轴的转动带动螺杆进行旋转,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之间的相互配合,螺杆的转动带动移动板进行移动,通过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之间的相互配合,移动板的移动带动第三活动板进行移动,通过第三滑块与第三滑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当第二卡块与第三卡槽的内壁接触时,在弹簧的作用下,通过第三滑块与第三滑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第二卡块在第三卡槽内移动,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通过第二卡块与第四卡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当第二卡块移动到第四卡槽时,在弹簧的作用下,使第二卡块卡进第四卡槽内,此时,弹簧处于正常状态,从而加强了固定机构、第一衔接杆、第二衔接杆之间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A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C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测量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标号说明:
[0029]1、工作台;2、待测电机;3、固定孔;4、第一固定座;5、第二固定座;6、第一衔接杆;61、第二卡槽;62、固定板;63、空腔;64、第二滑槽;65、第一卡板;66、第三卡槽;67、第三滑槽;68、第四卡槽;69、凸起;7、第二衔接杆;8、固定机构;81、螺杆;82、第一滑块;83、第一卡块;84、第一轴承;85、第二卡板;86、移动板;87、第一耳板;88、第二耳板;89、第一活动板;810、第二活动板;811、第三活动板;812、弹簧;813、第二卡块;814、第二滑块;815、第三滑块;816、滑条;817、凹槽;9、橡胶套;10、传动轴;11、第一滑槽;12、第一卡槽;13、应变片;14、应变电桥;15、振荡器;16、发送线圈;17、接收线圈;18、第二轴承;19、第三轴承;20、测量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控制系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开有固定孔(3),所述固定孔(3)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5),所述第二固定座(5)内通过第三轴承(19)转动连接有第二衔接杆(7),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待测电机(2);第一固定座(4),焊接在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固定座(4)内通过第三轴承(19)转动连接有第一衔接杆(6);传动轴(10),通过橡胶套(9)连接在所述第一衔接杆(6)与第二衔接杆(7)之间,所述传动轴(10)的表面粘贴有应变片(13),所述应变片(13)电性连接有测量电路(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控制系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衔接杆(6)与第二衔接杆(7)的一侧壁上均开有第二卡槽(61),所述第二卡槽(61)内卡接有固定机构(8),所述第二卡槽(61)内开有第三卡槽(66),所述第三卡槽(66)的背面开有第四卡槽(68),所述第三卡槽(66)的正面开有第三滑槽(6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控制系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螺杆(81),所述螺杆(81)与第二卡槽(61)之间通过第二轴承(18)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螺杆(81)的一端外壁上焊接有第一滑块(82),所述第一滑块(82)的侧壁上焊接有第一卡块(8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控制系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0)的两端均开有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与第一滑块(82)之间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滑槽(11)内开有第一卡槽(12),所述第一卡槽(12)与第一卡块(83)之间相互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控制系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81)的外壁上通过第一轴承(84)转动连接有第二卡板(85),所述第二卡槽(61)的内壁上焊接有固定板(62),所述固定板(62)内设置有空腔(63),所述空腔(63)的内底部焊接有第一卡板(65),所述第一卡板(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