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767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氟[
18
F]化钠注射液的自动合成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放射性药物
,特别涉及一种氟[
18
F]化钠注射液的自动合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氟[
18
F]化钠注射液是一种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药物,主要用于活跃的成骨性反应骨疾病的诊断。早在1962年Blau等就发现其为一种优良的骨显像剂,197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氟[
18
F]化钠注射液用于临床,但1975年因商业原因暂停市场供应。近年来,由于PET和PET/CT技术的快速发展、氟[18F]化钠PET显像的优越性及
99
Mo/
99
Tc
m
发生器
99
Mo原料面临的全球性供货短缺,国际上对氟[
18
F]化钠用于骨显像的研究和应用重新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
[0003]氟[
18
F]化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应用最多的方法为医用回旋加速器加速质子轰击H
218
O,经
18
O(p,n)
18
F核反应得到
18
F

,然后将
18
F

吸附在阴离子交换柱QMA柱上,用氯化钠注射液淋洗,再用0.22μm的除菌滤膜过滤后得到氟[
18
F]化钠注射液。由于氟
[18
F]化钠具有放射性活度高、辐照量大的特点,传统的手工方法来制备氟[
18
F]化钠已经越来越不适用于操作人员的防护和对产品质量稳定性的要求,中国专利CN105662865A和CN203370133U均公开了用于制备氟[
18
F]化钠的制备设备,但氟[
18
F]化钠为注射液时,需要满足严格的无菌无热原条件,尽量不引入外界的气体作为驱动原料、中间体及产物移动的动力,同时与原料、中间体及产物接触的容器和管道应方便替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氟[
18
F]化钠注射液的自动合成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氟[
18
F]化钠注射液的自动合成装置,所述合成装置包括
18
F

供应装置、氯化钠注射液供应装置、灭菌注射用水供应装置、第一三通阀组、QMA柱、第二三通阀组、氟[
18
F]化钠注射液接收装置以及废液回收瓶组;所述
18
F

供应装置、所述氯化钠注射液供应装置和所述灭菌注射用水供应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组、所述QMA柱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组以及所述废液回收瓶组串接,在所述第一三通阀组和所述第二三通阀组的控制下选择性地分别导通。
[0007]可选的,所述氯化钠注射液供应装置包括氯化钠注射液瓶和第一蠕动泵,所述氯化钠注射液瓶与所述第一蠕动泵通过硅胶管连接,所述第一蠕动泵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组通过硅胶管与鲁尔接头连接;
[0008]所述灭菌注射用水供应装置包括灭菌注射用水瓶和第二蠕动泵,所述灭菌注射用水瓶与所述第二蠕动泵通过硅胶管连接,所述第二蠕动泵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组通过硅胶管
与鲁尔接头连接。
[0009]可选的,废液回收瓶组包括废液瓶和
18
O水回收瓶,其中,所述氯化钠注射液供应装置和灭菌注射用水供应装置产生的废液分别接入所述废液瓶中,所述
18
F

供应装置中未被所述QMA柱吸附的成分进入
18
O水回收瓶。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三通阀组和所述第二三通阀组为三联三通阀。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三通阀组、所述QMA柱以及所述第二三通阀组以其连接件经过无菌无热原处理。
[0012]可选的,所述合成装置还包括控制子装置,所述控制子装置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和传感器模块,且所述可编程控制器与所述传感器模块、蠕动泵、以及第一三通阀组、第二三通阀组电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多个位置传感器和放射性活度探头,所述第一三通阀组和所述第二三通阀组内设置有若干个阀门转向驱动模块。
[0014]可选的,所述
18
F

供应装置包括加速器打靶子装置和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连通所述加速器打靶子装置和所述第一三通阀组。
[0015]可选的,所述自动合成装置还包括第三蠕动泵,所述第三蠕动泵用于将环境中洁净空气泵入并干燥所述第一三通阀组、所述QMA柱、第二三通阀组及硅胶管。
[0016]可选的,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阀门转向驱动模块的一侧;所述放射性活度探头设置在所述氟[
18
F]化钠注射液接收装置内及所述QMA柱一侧。
[0017]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提供的氟[
18
F]化钠注射液的自动合成装置与传统的手工方式相比,具有效率高,操作简便,操作人员可避免接受高剂量的放射性辐射等优点;
[0019]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氟[
18
F]化钠注射液的自动合成方案与现有的氟[
18
F]化钠合成装置相比,采用卡套式结构,易于更换;且采用了蠕动泵驱动各反应步骤的成分转移,使得反应进程能更好的精确定时和定量控制。
[0020]本技术提供的氟[
18
F]化钠注射液的自动合成装置占用体积小,各系统集成度高,方便在符合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生产规范)要求的车间或工作台中完成合成过程。
[0021]本技术提供的氟[
18
F]化钠注射液的自动合成装置与原料、中间体及最终产品直接接触的卡套系统为可装卸的一次性配件,无菌无热原处理方便,合成过程中无需引入外源性气体,完全符合GMP对注射液合成的临床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0022]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氟[
18
F]化钠注射液的自动合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自动合成装置中可拆卸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
18
F]化钠注射液的自动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合成装置包括
18
F

供应装置、氯化钠注射液供应装置、灭菌注射用水供应装置、第一三通阀组、QMA柱、第二三通阀组、氟[
18
F]化钠注射液接收装置以及废液回收瓶组;所述
18
F

供应装置、所述氯化钠注射液供应装置和所述灭菌注射用水供应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组、所述QMA柱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组以及所述废液回收瓶组串接,在所述第一三通阀组和所述第二三通阀组的控制下选择性地分别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钠注射液供应装置包括氯化钠注射液瓶和第一蠕动泵,所述氯化钠注射液瓶与所述第一蠕动泵通过硅胶管连接,所述第一蠕动泵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组通过硅胶管与鲁尔接头连接;所述灭菌注射用水供应装置包括灭菌注射用水瓶和第二蠕动泵,所述灭菌注射用水瓶与所述第二蠕动泵通过硅胶管连接,所述第二蠕动泵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组通过硅胶管与鲁尔接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废液回收瓶组包括废液瓶和
18
O水回收瓶,其中,所述氯化钠注射液供应装置和灭菌注射用水供应装置产生的废液分别接入所述废液瓶中,所述
18
F

供应装置中未被所述QMA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成伟华张文辉宋志浩张蕴瀚高菲董瑞林
申请(专利权)人: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