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倍率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7632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倍率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极组件、隔膜、非水电解液和外壳,电极组件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电极组件和所述非水电解液密封在外壳中;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涂层,正极涂层包括正极涂层一和正极涂层二,正极涂层一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上表面,正极涂层二涂覆于正极涂层一的上表面;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涂层,负极涂层包括负极涂层一和负极涂层二,负极涂层一涂覆于负极集流体的上表面,负极涂层二涂覆于负极涂层一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高倍率性能优异,安全、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倍率锂离子电池


[0001]本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高倍率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下,安全、环保、节能已成为当今汽车发展的主题,新能源汽车因其节能、环保无污染的优势,受到交通、能源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而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近年来动力电池价格昂贵,续航里程短,一直是行业发展的制约点,为此需要降低成本及提升能量密度。
[0003]提升能量密度、快充性能、安全性能及降低成本是锂离子电池行业的目标,增加极片活性物质载量,重量占比较高的正负极集流体及隔膜用量降低,不但能提升能量密度,还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但厚极片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电池极化大,电池极片较厚,锂离子和电子扩散的路径增加,极片厚度方向内外极化的不均一性加剧;若极片压实密度做大,孔隙率更低,极片厚度方向锂离子运动的路径更长;另外,材料与电解液之间接触面积减小,电解液浸润困难,电极的反应场所减少,电池内阻也会增大,进而导致电池温升高,倍率性能、循环性能变差等问题。
[0004]现有专利CN109148820A中公开了一种厚极片的制备方法及其高能量密度软包锂离子电池,描述了厚极片制备方法及配方,但存在电解液浸润困难、电池极化大等问题;另一件现有专利CN107093701A中公开了一种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厚电极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描述了电极厚度大于300μm的制备方法,但也仍没有解决高压实下厚电极的极化大、电解液浸润困难等问题。此外,现有技术还存在如下缺点:(1)加入表面活性剂、多孔活性物等物质使得成本高;(2)厚电极难以做到高压实,低压实下进一步提高不了能量密度;(3)厚电极的极化大、电解液浸润困难,电化学性能差;(4)难以实现大规模加工量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量密度高、高倍率性能优异、安全性好的锂离子电池。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高倍率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极组件、隔膜、非水电解液和外壳,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非水电解液密封在所述外壳中;
[0008]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涂层,所述正极涂层包括正极涂层一和正极涂层二,所述正极涂层一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上表面,所述正极涂层二涂覆于正极涂层一的上表面;
[0009]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涂层,所述负极涂层包括负极涂层一和负极涂层二,所述负极涂层一涂覆于负极集流体的上表面,所述负极涂层二涂覆于负极涂层一的上表面。
[0010]优选地,所述正极片的厚度≥400μm。
[0011]优选地,所述负极片的厚度≥300μm。
[0012]优选地,所述正极集流体为厚度13μm的铝箔。
[0013]更优选地,所述正极涂层一涂覆在铝箔上的单面厚度为260~300μm,所述正极涂层二涂覆在正极涂层一上表面的单面厚度为140~160μm。
[0014]优选地,所述正极集流体为厚度6μm的铜箔。
[0015]更优选地,所述负极涂层一涂覆在铜箔上的单面厚度为200~230μm,所述负极涂层二涂覆在负极涂层一上表面的单面厚度为110~130μm。
[0016]优选地,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叠置或卷绕。
[0017]本技术的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优异、安全、成本低。本技术单体磷酸铁锂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大于200Wh/kg。在空电状态下充电20min充入的电量可达额定容量的85%以上;电池从空电状态电池以3I电流(A)恒流充电至上限电压(V),达到上限电压后以该电压恒压充电,充电过程持续20min,整个过程中的电池表面温度最高温升<25℃;电池以3I电流(A)高倍率循环1000次时,电池容量仍可达到自身初始容量的80%以上。说明本技术的倍率性能较好,在高倍率条件下仍然保持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本技术的电极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0019]图2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3本技术的正极片的涂布的侧截面示意图;
[0021]图4本技术的负极片的涂布的侧截面示意图;
[0022]图1

4标记含义如下:正极片1,负极片2,电极组件3、隔膜4,铝箔5,铜箔6;正极涂层一1

1,正极涂层二1

2;负极涂层一2

1和负极涂层二2

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有必要理解的是,“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目标仅为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25]一种高倍率锂离子电池,如图1

4所示,包括电极组件3、隔膜4、非水电解液和外壳,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非水电解液密封在所述外壳中;
[0026]所述正极片1包括正极集流体(厚度13μm铝箔5)和正极涂层,所述正极涂层包括正极涂层一1

1和正极涂层二1

2,所述正极涂层一1

1涂覆于厚度13μm的铝箔5的上表面,所述正极涂层二1

2涂覆于所述的正极涂层一1

1的上表面;
[0027]所述负极片2包括负极集流体(厚度6μm铜箔6)和负极涂层,所述负极涂层包括负极涂层一2

1和负极涂层二2

2,所述负极涂层一2

1涂覆于负极集流体的上表面,所述负极涂层二涂覆于所述的负极涂层二2

2的上表面;
[0028]所述正极涂层一1

1涂覆在铝箔5上的单面厚度为280μm,所述正极涂层二1

2涂覆在正极涂层一1

1上的单面厚度为150μm;所述负极涂层一2

1涂覆在铜箔6上的单面厚度为215μm,所述负极涂层二2

2涂覆在负极涂层一上的单面厚度为120μm。
[0029]本实施例的正极片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0030](1)先将96g磷酸铁锂、1g导电剂SP和2g PVDF进行干混,然后加入1g分散剂

乙醇(烘干后分散剂挥发)、1g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混合导电剂和溶剂NMP,混合搅拌均匀,达到黏度5000mPa
·
s、固含量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倍率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组件、隔膜、非水电解液和外壳,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非水电解液密封在所述外壳中;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涂层,所述正极涂层包括正极涂层一和正极涂层二,所述正极涂层一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上表面,所述正极涂层二涂覆于正极涂层一上表面;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涂层,所述负极涂层包括负极涂层一和负极涂层二,所述负极涂层一涂覆于负极集流体的上表面,所述负极涂层二涂覆于负极涂层一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倍率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的厚度≥4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倍率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的厚度≥300μm。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正兵孙玉龙白科郭娜娜汪依水彭小河陈富源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