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营养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758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营养管,包括营养管管口,所述营养管管口前部设有管塞,所述营养管管口尾端设有调控关节,所述调控关节横向设有调控手柄,所述营养管管口尾端设有通过调控关节内部的营养管导管,所述营养管导管末端设有营养管管头,所述营养管管头上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侧设有瓣叶结构,所述瓣叶结构沿着营养管导管的外壁设有延伸至调控关节处的控制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防止营养管在十二指肠内发生位移,并起到引导营养管进入十二指肠内的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营养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内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营养管。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对于食管癌、胃癌手术后或晚期食管癌、胃癌等进食梗阻的患者,常常需要通过内镜引导下放置营养管至幽门以下位置,比如十二指肠降部以下。相对于把营养管放置到胃内,放置到十二指肠降部以下,可以减少患者仰卧位时营养液的反流,以减轻营养液对于食管、胃吻合口、肿瘤创面的刺激。目前使用的胃肠营养管为前端带有侧孔的类圆柱形营养管,这种营养管如果想放置到十二指肠降部以下比较困难,实际临床工作中往往需要在营养管前端绑上线头,通过内镜活检钳夹住线头,带着营养管跟着内镜一起进入十二指肠降部以下。
[0003]现有技术的缺点包括以下内容:首先,绑线花费时间精力,操作较繁琐;此外,由于这种缝线亲肤性差,在人体胃十二指肠降部内长时间停留,患者有明显不适感,缝线还有导致肠道内细菌在十二指肠降部聚集,有导致细菌通过Vater壶腹部逆流进入胆管和胰管的可能,导致胆管炎和胰腺炎;除了缝线引导会产生残留问题以外,由于营养管是前端光滑的,当内镜退出十二指肠时候常常带出营养管至胃内,容易导致放置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营养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内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营养管,包括营养管管口,所述营养管管口前部设有管塞,所述营养管管口尾端设有调控关节,所述调控关节横向设有调控手柄,所述营养管管口尾端设有通过调控关节内部的营养管导管,所述营养管导管末端设有营养管管头,所述营养管管头上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侧设有瓣叶结构,所述瓣叶结构沿着营养管导管的外壁设有延伸至调控关节处的控制通道。
[0007]进一步的,所述瓣叶结构外侧为医用聚氨酯层,所述瓣叶结构内部设有收束核心,所述收束核心向外发散出多条纵向收束网,所述纵向收束网发散出的落点为瓣叶结构的内壁,所述落点处设有横向支撑网。
[0008]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支撑网和纵向收束网的材质为钛镍合金,所述瓣叶结构的连接处设有硬质封堵,所述硬质封堵上设有过孔,所述收束核心上设有控制线,所述控制线通过过孔和控制通道延伸至调控关节内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调控关节通过控制线连接调控手柄,所述调控手柄包括鱼钩形的拇指扣环和套设在拇指扣环外侧的食指扣环,所述拇指扣环在食指扣环内部连接控制线。
[0010]进一步的,所述瓣叶结构外表面设有颗粒状的防滑层。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设计了一种内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营养管,本设计下的营养管在进入人体时不需要绑线引导,可以采用活检钳夹住瓣叶结构引导营养管进入十二指肠,而瓣叶结构的外侧材质和营养管相同,和人体相容性好,无需缝线残留在十二指肠内;此外,瓣叶结构设在通孔上侧,当进入人体后,由于记忆金属丝在人体内部温度下展开,使得瓣叶结构在体内展开,有防止营养管从十二指肠内反滑入胃内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中的瓣叶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的调控手柄中的内部结构图。
[0015]图中:1、营养管管口;11、管塞;12、营养管导管;13、营养管管头;14、通孔;2、瓣叶结构;201、横向支撑网;202、纵向收束网;203、收束核心;21、控制通道;210、控制线;211、硬质封堵;212、过孔;22、调控关节;23、调控手柄;231、拇指扣环;232、食指扣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18]一种内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营养管,包括营养管管口1,营养管管口1前部设有管塞11,营养管管口1尾端设有调控关节22,调控关节22横向设有调控手柄23,营养管管口1尾端设有通过调控关节22内部的营养管导管12,营养管导管12末端设有营养管管头13,营养管管头13上侧设有通孔14,通孔14上侧设有瓣叶结构2,瓣叶结构2沿着营养管导管12的外壁设有延伸至调控关节22处的控制通道21。
[0019]瓣叶结构2外侧为医用聚氨酯层,瓣叶结构2内部设有收束核心203,收束核心203向外发散出多条纵向收束网202,纵向收束网202发散出的落点为瓣叶结构2的内壁,落点处设有横向支撑网201。
[0020]具体的,瓣叶结构2外侧为医用聚氨酯层,这一材质同营养管导管12的材质,对人体的适应性好。营养管在进入人体时不需要绑线引导,可以采用活检钳夹住瓣叶结构2引导营养管进入十二指肠,瓣叶结构2起到引导作用。
[0021]横向支撑网201和纵向收束网202的材质为钛镍合金,瓣叶结构2的连接处设有硬质封堵211,硬质封堵211上设有过孔212,收束核心203上设有控制线210,控制线210通过过孔212和控制通道21延伸至调控关节22内部。
[0022]进一步的,钛镍合金为记忆合金,在瓣叶结构2进入人体前,在常温或低温下处于收束状态,瓣叶结构2不会鼓起,方便营养管管头13进入人体。进入人体后,记忆合金随着温度变化展开,则可起到防止置管后发生移位的作用。
[0023]调控关节22通过控制线210连接调控手柄23,调控手柄23包括鱼钩形的拇指扣环
231和套设在拇指扣环231外侧的食指扣环232,拇指扣环231在食指扣环232内部连接控制线210。
[0024]进一步的,上述设计是为了当营养管使用若干时长后,需要取出,由于瓣叶结构2在体内展开了,固定作用较强,不易取出。因此,采用调控手柄23去破坏瓣叶结构2的内部支撑结构。瓣叶结构2则从鼓起变得平瘪,便于取出。由于调控手柄23中拇指扣环231和食指扣环232可相对位移,则可拉动控制线210,控制线210经过调控关节22同时拉动两个控制通道21内的控制线210,然后控制线21均通过各自的硬质封堵211上的过孔212,拉动收束核心203,收束核心203则通过纵向收束网202收束横向支撑网201。
[0025]瓣叶结构2外表面设有颗粒状的防滑层,可以增强瓣叶结构2的防滑性能。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营养管,包括营养管管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管管口(1)前部设有管塞(11),所述营养管管口(1)尾端设有调控关节(22),所述调控关节(22)横向设有调控手柄(23),所述营养管管口(1)尾端设有通过调控关节(22)内部的营养管导管(12),所述营养管导管(12)末端设有营养管管头(13),所述营养管管头(13)上侧设有通孔(14),所述通孔(14)上侧设有瓣叶结构(2),所述瓣叶结构(2)沿着营养管导管(12)的外壁设有延伸至调控关节(22)处的控制通道(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瓣叶结构(2)外侧为医用聚氨酯层,所述瓣叶结构(2)内部设有收束核心(203),所述收束核心(203)向外发散出多条纵向收束网(202),所述纵向收束网(202)发散出的落点为瓣叶结构(2)的内壁,所述落点处设有横向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