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汽车雷达控制系统密封防水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9758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汽车雷达控制系统密封防水组件,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的顶部与上壳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收纳槽、定位装置、对接槽、卡槽、移动孔、密封槽和密封圈的配合使用,当移动杆与对接槽接触后,松开拉环,拉簧发生弹性形变带动拉板回到远处,拉板移动带动挤压板拉扯转板,转板以转轴为圆心旋转带动移动杆移动,移动杆在移动孔内移动并带动卡块插入卡槽内,完成了对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处的密封,解决了现有雷达控制器上没有对缝隙进行密封的装置,一旦有水空气进入壳体内,雷达控制器内部的芯片和主板会发生烧毁,一旦驾驶人员没有及时发生,人员会发生事故的问题。员会发生事故的问题。员会发生事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汽车雷达控制系统密封防水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雷达控制器防水
,尤其涉及基于汽车雷达控制系统密封防水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雷达控制器可以控制汽车上的前雷达和后雷达,当快要发生碰撞是会通过声音或者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驾驶员周围障碍物的情况,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雷达控制器上没有对缝隙进行密封的装置,一旦有水空气进入壳体内,雷达控制器内部的芯片和主板会发生烧毁,一旦驾驶人员没有及时发生,人员会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基于汽车雷达控制系统密封防水组件,具备密封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雷达控制器上没有对缝隙进行密封的装置,一旦有水空气进入壳体内,雷达控制器内部的芯片和主板会发生烧毁,一旦驾驶人员没有及时发生,人员会发生事故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于汽车雷达控制系统密封防水组件,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的顶部与上壳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下壳体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上壳体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上壳体的内腔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定位装置,所述下壳体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对接槽,两个对接槽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收纳槽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移动孔。
[000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顶部与上壳体固定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拉板,两个拉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靠近收纳槽内壁的一侧与收纳槽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拉板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环,两个拉环相反的一侧均穿过上壳体并延伸至收纳槽的外侧。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拉板的前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靠近收纳槽内壁的一侧与收纳槽内壁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拉板的左侧和右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远离拉板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底部通过转轴与收纳槽内壁活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靠近卡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卡槽配合使用的卡块,所述卡块靠近卡槽内壁的一侧与卡槽的内壁接触。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通过设置收纳槽、定位装置、对接槽、卡槽、移动孔、密封槽和密封圈
的配合使用,当移动杆与对接槽接触后,松开拉环,拉簧发生弹性形变带动拉板回到远处,拉板移动带动挤压板拉扯转板,转板以转轴为圆心旋转带动移动杆移动,移动杆在移动孔内移动并带动卡块插入卡槽内,完成了对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处的密封,解决了现有雷达控制器上没有对缝隙进行密封的装置,一旦有水空气进入壳体内,雷达控制器内部的芯片和主板会发生烧毁,一旦驾驶人员没有及时发生,人员会发生事故的问题。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密封槽和密封圈,下壳体和上壳体连接带动密封圈插入密封槽内,可以对下壳体和上壳体连接处进行密封,液体无法进入内部。
[0013]3、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装置,挤压板在对转板限位时,通过拉簧拉扯拉板,可以对挤压板进行位置限位,起到了汽车在启动时挤压板不会发生移动的作用。
[0014]4、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孔和限位杆,拉环拉扯拉板时,限位杆可以对拉板进行位置限位,在拉扯拉板时拉板不会发生左右晃动,增加了稳定性。
[0015]5、本技术通过设置挤压板和转板,使用者需要调节卡块位置时,通过拉板带动两个挤压板挤压转板,可以同时对两个卡块进行位置移动,便于使用者使用。
[0016]6、本技术通过设置移动杆和卡块,转板移动时带动移动杆在移动孔内移动,移动杆会带动卡块插入卡槽内,可以对下壳体和上壳体进行连接固定。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第二连接块的俯视剖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第一连接块的俯视剖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左视剖视图。
[0021]图中:1、下壳体;2、上壳体;3、第一连接块;4、第二连接块;5、收纳槽;6、定位装置;7、对接槽;8、卡槽;9、移动孔;10、密封槽;11、密封圈;601、拉板;602、拉簧;603、拉环;12、限位孔;13、限位杆;14、挤压板;15、转板;16、移动杆;17、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汽车雷达控制系统密封防水组件,包括下壳体1和上壳体2,下壳体1的顶部与上壳体2的底部活动连接,下壳体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上壳体2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4,上壳体2的内腔开设有收纳槽5,收纳槽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定位装置6,下壳体1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对接槽7,两个对接槽7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8,收纳槽5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移动孔9。
[0025]参考图4,下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密封槽10,密封槽10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密封圈11,密封圈11的顶部与上壳体2固定连接。
[0026]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密封槽10和密封圈11,下壳体1和上壳体2连接带动密封圈11插入密封槽10内,可以对下壳体1和上壳体2连接处进行密封,液体无法进入内部。
[0027]参考图2,定位装置6包括拉板601,两个拉板60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簧602,拉簧602靠近收纳槽5内壁的一侧与收纳槽5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拉板601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环603,两个拉环603相反的一侧均穿过上壳体2并延伸至收纳槽5的外侧。
[0028]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定位装置6,挤压板14在对转板15限位时,通过拉簧602拉扯拉板601,可以对挤压板14进行位置限位,起到了汽车在启动时挤压板14不会发生移动的作用。
[0029]参考图2,拉板601的前侧开设有限位孔12,限位孔1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13,限位杆13靠近收纳槽5内壁的一侧与收纳槽5内壁固定连接。
[0030]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位孔12和限位杆13,拉环603拉扯拉板601时,限位杆13可以对拉板601进行位置限位,在拉扯拉板601时拉板601不会发生左右晃动,增加了稳定性。
[0031]参考图2,拉板601的左侧和右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挤压板14,挤压板14远离拉板601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板15,转板15的底部通过转轴与收纳槽5内壁活动连接。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汽车雷达控制系统密封防水组件,包括下壳体(1)和上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的顶部与上壳体(2)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下壳体(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所述上壳体(2)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4),所述上壳体(2)的内腔开设有收纳槽(5),所述收纳槽(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定位装置(6),所述下壳体(1)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对接槽(7),两个对接槽(7)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8),所述收纳槽(5)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移动孔(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汽车雷达控制系统密封防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密封槽(10),所述密封槽(10)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密封圈(11),所述密封圈(11)的顶部与上壳体(2)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汽车雷达控制系统密封防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6)包括拉板(601),两个拉板(60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簧(602),所述拉簧(602)靠近收纳槽(5)内壁的一侧与收纳槽(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靖何申海黄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杰宜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