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M盾构随动式渡线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743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TBM盾构随动式渡线台车,包括轨枕,轨枕表面铺设有运输轨道和台车行走轨道;台车行走轨道表面设置有多节台车,台车下表面通过行走轮与台车行走轨道滑动配合;台车表面设置有渡线轨道机构。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TBM盾构施工长距离单线运输中,TBM台车尾部出料和准备载料的空重车快速会车时需要进行错车让车,极大地延缓了物料运输速率,影响了掘进效率的问题,具有可提高物料的运输和施工效率,降低车辆调度管理难度,节约成本的特点。节约成本的特点。节约成本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BM盾构随动式渡线台车


[0001]本技术属于TBM盾构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TBM盾构随动式渡线台车。

技术介绍

[0002]市域快线施工中,大直径长距离TBM盾构掘进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伴随TBM盾构法而来的物料运输问题被广泛提出,其配套的排渣设备对施工条件的适应性、技术工艺的研究和提高具有较高的价值;现有技术中,TBM盾构施工长距离单线运输中,TBM台车尾部出料和准备载料的空重车快速会车时需要进行错车让车,极大地延缓了物料运输速率,影响了掘进效率;因此有必要不断技术、改进适用于TBM盾构施工物料运输效率的设备装置,确保高效物料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TBM盾构随动式渡线台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TBM盾构施工长距离单线运输中,TBM台车尾部出料和准备载料的空重车快速会车时需要进行错车让车,极大地延缓了物料运输速率,影响了掘进效率的问题,具有可提高物料的运输和施工效率,降低车辆调度管理难度,节约成本的特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BM盾构随动式渡线台车,包括轨枕,轨枕表面铺设有运输轨道和台车行走轨道;台车行走轨道表面设置有多节台车,台车下表面通过行走轮与台车行走轨道滑动配合;台车表面设置有渡线轨道机构。
[0005]优选地,轨枕两端均连接有可拆除马镫,马镫上表面高于运输轨道上表面。
[0006]优选地,台车行走轨道为连接在轨枕两端的双轨道;台车行走轨道与马镫上表面连接,台车行走轨道的轨间距大于运输轨道的轨间距。
[0007]优选地,台车包括头台车和尾台车,头台车和尾台车之间连接有多节中间台车,尾台车端部连接有后配套台车。
[0008]优选地,渡线轨道机构包括设置在头台车表面的第一对称道岔,以及设置在尾台车表面的第二对称道岔;第一对称道岔为一端四轨,另一端双轨的交叉轨道,第二对称道岔与第一对称道岔结构相同。
[0009]优选地,渡线轨道机构包括设置在中间台车表面的渡线轨道,渡线轨道包括四条平行轨道;渡线轨道两端分别与第一对称道岔和第二对称道岔的四轨一端连接;轨道对接均采用45
°
斜口对接。
[0010]优选地,尾台车端部连接有斜坡轨,斜坡轨包括相互连接的坡面台车和斜坡轨支架;坡面台车上表面两侧设置有轨道与第二对称道岔的双轨端对接配合;坡面台车下表面通过滑轮与运输轨道滑动配合;斜坡轨支架底端与运输轨道接触配合。
[0011]优选地,斜坡轨的坡度不超过机车满载爬坡坡度;斜坡轨支架低端连接有L型板状结构的防脱过渡轨与运输轨道侧表面卡合配合。
[0012]优选地,后TBM盾构后配套台车表面设置有平台轨道与第一对称道岔双轨端对接
配合;平台轨道的上轨面标高与渡线轨道标高相同。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装置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拆装组合极为方便,且具有良好的可运输性;台车长度可以通过增减中间台车的数量进行自由调节,从而便于使用不同的施工环境;
[0015]2、TBM盾构随动式渡线台车随TBM盾构的掘进随动行走,解决了TBM盾构施工长距离单线运输中,TBM台车尾部空重车快速会车让车问题,有效提高了物料的运输和施工效率,降低车辆调度管理难度,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1中C处放大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图6中C

C面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图6中B

B面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图6中A

A面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中:轨枕1,运输轨道2,马镫3,台车行走轨道4,行走轮5,台车6,头台车61,尾台车62,中间台车63,第一对称道岔7,第二对称道岔8,渡线轨道9,转撤器10,后配套台车平台轨道11,后配套台车12,斜坡轨13,坡面台车14,斜坡轨支架15,连接销16,过渡轨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图9中,以φ9830mm隧道的TBM施工为例,一种TBM盾构随动式渡线台车,包括长度为3.3m的轨枕1,轨枕1表面铺设有运输轨道2和台车行走轨道4;台车行走轨道4表面设置有多节台车6,台车6下表面通过行走轮5与台车行走轨道4滑动配合;台车6表面设置有渡线轨道9机构。
[0028]进一步地,运输轨道2为轨距为970mm的P43轨道;台车行走轨道4为轨距为2910mm的P43轨道.
[0029]优选地,轨枕1两端均连接有间距2910mm的加高马镫3,马镫3加高高度为120mm,马镫3上表面高于运输轨道2上表面;
[0030]优选地,台车行走轨道4为连接在轨枕1两端的双轨道;台车行走轨道4与马镫3上表面连接,台车行走轨道4的轨间距大于运输轨道2的轨间距。
[0031]进一步地,每节台车6长宽高尺寸为12370*4300*410mm,每节台车6设置四个直径为260mm的行走轮5在台车行走轨道4行走。
[0032]优选地,台车6包括头台车61和尾台车62,头台车61和尾台车62之间连接有多节中间台车63,头台车61端部连接在TBM盾构后配套台车12尾部。
[0033]优选地,渡线轨道9机构包括设置在头台车61表面的第一对称道岔7,以及设置在
尾台车62表面的第二对称道岔8;第一对称道岔7为一端四轨,另一端双轨的交叉轨道,第二对称道岔8与第一对称道7岔结构相同;对称道岔7、8型号为DC943
‑5‑
50。
[0034]优选地,渡线轨道9机构包括设置在中间台车63表面的渡线轨道9,渡线轨道9包括四条平行轨道;渡线轨道9两端分别与第一对称道岔7和第二对称道岔8的四轨一端连接;轨道对接均采用45
°
斜口对接;渡线轨道9选择轨距为970mm、P43的四轨双线渡线轨道9。
[0035]优选地,尾台车62端部连接有斜坡轨13,斜坡轨13包括相互连接的坡面台车14和斜坡轨支架15;坡面台车14上表面两侧设置有轨道与第二对称道岔8的双轨端对接配合;坡面台车14下表面通过滑轮与运输轨道2滑动配合;斜坡轨支架15底端与运输轨道2接触配合。
[0036]优选地,斜坡轨13的坡度不超过机车满载爬坡坡度;斜坡轨支架15低端连接有L型板状结构的防脱过渡轨17与运输轨道2侧表面卡合配合。
[0037]优选地,后配套台车12表面设置有平台轨道11与第一对称道岔7双轨端对接配合;平台轨道1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BM盾构随动式渡线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轨枕(1),轨枕(1)表面铺设有运输轨道(2)和台车行走轨道(4);台车行走轨道(4)表面设置有多节台车(6),台车(6)下表面通过行走轮(5)与台车行走轨道(4)滑动配合;台车(6)表面设置有渡线轨道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BM盾构随动式渡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1)两端均连接有可拆除马镫(3),马镫(3)上表面高于运输轨道(2)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BM盾构随动式渡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行走轨道(4)为连接在轨枕(1)两端的双轨道;台车行走轨道(4)与马镫(3)上表面连接,台车行走轨道(4)的轨间距大于运输轨道(2)的轨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BM盾构随动式渡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6)包括头台车(61)和尾台车(62),头台车(61)和尾台车(62)之间连接有多节中间台车(63),头台车(61)端部连接在TBM盾构后配套台车(12)尾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BM盾构随动式渡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渡线轨道机构包括设置在头台车(61)表面的第一对称道岔(7),以及设置在尾台车(62)表面的第二对称道岔(8);第一对称道岔(7)为一端四轨,另一端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超瑚邦谭大恒刘聪潘杰王振坤高磊胡飞张思波聂冬冬郭二涛曹富荣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