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氧水生产塔的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735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双氧水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双氧水生产塔的密封装置,包括罐体、第一清洗口、第二清洗口、爬升组件和密封组件,所述第一清洗口置于罐体的顶部,所述第二清洗口置于罐体的侧边,所述爬升组件置于罐体的侧边,所述密封组件置于罐体内壁顶部,所述密封组件设有膨胀胶条。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清洗口和第二清洗口在反应前后对罐体内壁进行清洗操作,爬升组件为操作人员提供攀登作业的平台,密封组件为该操作罐体提高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膨胀胶条在反应过程中遇水膨胀,对该罐体进行二次紧固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的双氧水生产塔在反应过程中会出现双氧水水分子和水分子逸散状况出现等问题。现双氧水水分子和水分子逸散状况出现等问题。现双氧水水分子和水分子逸散状况出现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双氧水生产塔的密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双氧水生产
,具体为一种用于双氧水生产塔的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可任意比例与水混溶,是一种强氧化剂,水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其水溶液适用于医用伤口消毒及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在一般情况下会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但分解速度极其慢,加快其反应速度的办法是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等或用短波射线照射。在不同情况下有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用于照相除污剂、彩色正片蓝色减薄、软片超比例减薄等;
[0003]申请号为CN201922488136.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氧水存储装置,包括:储存结构以及防护结构;所述储存结构可拆卸安置于防护结构上,该技术涉及双氧水存储罐
,在外筒受撞击力或者运输中颠簸时,通过限位块的限位使内罐并不借助外筒内壁,进而可通过外筒进行防护,同时内罐受力后通过限位块的限位可上下移动,通过承载板下方的弹簧可进行减震减缓冲击力,防止内罐破裂泄漏;在运输时,可将外筒底部嵌装在底部限位环内,并翻转安装杆上的卡爪,使其相对卡紧外筒顶部,进而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进行固定,防止晃动相互撞击;该设计不仅结构简单巧妙,且成本较低,可根据情况单独使用,同时可有效防护储罐受力发生事故,并保证运输稳定。
[0004]但是,目前传统的双氧水生产塔在反应过程中会出现双氧水水分子和水分子逸散状况出现,本专利通过采用一种用于双氧水生产塔的密封装置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目前传统的双氧水生产塔在反应过程中会出现双氧水水分子和水分子逸散状况出现,用以解决一种用于双氧水生产塔的密封装置等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双氧水生产塔的密封装置,包括罐体、第一清洗口、第二清洗口、爬升组件和密封组件,所述第一清洗口置于罐体的顶部,所述第二清洗口置于罐体的侧边,所述爬升组件置于罐体的侧边,所述密封组件置于罐体内壁顶部,所述密封组件设有膨胀胶条。
[0008]进一步,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环、填充通道、填充口和第二密封环,所述膨胀胶条置于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中部,所述膨胀胶条中部设有填充通道,所述填充口置于膨胀胶条的底部,所述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置于罐体的顶部。
[0009]进一步,所述罐体包括进水管、罐盖、多个拉耳、罐身、液位柱、出水管和多个支脚,所述罐盖与罐身顶部密封连接,所述进水管置于罐盖的顶部,多个所述拉耳环形均布置于罐身顶部,所述液位柱置于罐身的侧边,所述液位柱侧边与罐身底部连通,所述出水管置于罐身的底部,多个所述支脚环形均布置于罐身的底部。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清洗口包括第一手轮开关和第一闭合盖板,所述第一闭合盖板一边与罐盖顶部铰接,所述第一手轮开关置于第一闭合盖板顶部,所述第一手轮开关与罐盖卡接。
[0011]进一步,所述第二清洗口包括第二手轮开关和第二闭合盖板,所述第二闭合盖板一边与罐身铰接,所述第二手轮开关置于第二闭合盖板的侧边,所述第二手轮开关与罐身卡接。
[0012]进一步,所述爬升组件包括爬梯和护栏,所述爬梯顶部固定在罐体顶部,所述爬梯侧边与罐体侧边固定连接,所述护栏为圆弧状结构,所述护栏两端与爬梯两侧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包括罐体、第一清洗口、第二清洗口、爬升组件和密封组件,罐体为双氧水生产提供反应场所,第一清洗口和第二清洗口在反应前后对罐体内壁进行清洗操作,爬升组件为操作人员提供攀登作业的平台,密封组件为该操作罐体提高密封效果,本技术采用膨胀胶条在反应过程中遇水膨胀,对该罐体进行二次紧固密封。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对该罐体进行初步密封,在反应过程中,水分子向上运动,通过填充口进入填充通道,使得膨胀胶条膨胀,向外扩散挤压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完成该罐体的二次密封。罐体通过进水管输入液体,通过液位柱中液面高低来判断罐体内部液体的容积大小。第一清洗口和第二清洗口分别通过第一手轮开关和第二手轮开关控制第一闭合盖板和第二闭合盖板的开合,实现对罐体内壁快速清理。爬升组件通过爬梯为操作人员提供爬升平台,护栏在操作人员爬升时全程保护,防止操作人员摔落。
[0015]本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的双氧水生产塔在反应过程中会出现双氧水水分子和水分子逸散状况出现等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双氧水生产塔的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双氧水生产塔的密封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1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0020]罐体1;进水管101;罐盖102;拉耳103;罐身104;液位柱105;出水管106;支脚107;第一清洗口2;第一手轮开关201;第一闭合盖板202;第二清洗口3;第二手轮开关301;第二闭合盖板302;爬升组件4;爬梯401;护栏402;密封组件5;第一密封环501;膨胀胶条502;填充通道503;填充口504;第二密封环505。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

3所示,一种用于双氧水生产塔的密封装置,包括罐体1、第一清洗口2、第二清洗口3、爬升组件4和密封组件5,第一清洗口2置于罐体1的顶部,第二清洗口3置于罐体1的侧边,爬升组件4置于罐体1的侧边,密封组件5置于罐体1内壁顶部,密封组件5设有膨胀
胶条502。
[0024]本技术包括罐体1、第一清洗口2、第二清洗口3、爬升组件4和密封组件5,罐体1为双氧水生产提供反应场所,第一清洗口2和第二清洗口3在反应前后对罐体内壁进行清洗操作,爬升组件4为操作人员提供攀登作业的平台,密封组件5为该操作罐体1提高密封效果,本技术采用膨胀胶条502在反应过程中遇水膨胀,对该罐体1进行二次紧固密封。
[0025]密封组件5包括第一密封环501、填充通道503、填充口504和第二密封环505,膨胀胶条502置于第一密封环501和第二密封环505中部,膨胀胶条502中部设有填充通道503,填充口504置于膨胀胶条502的底部,第一密封环501和第二密封环505置于罐体1的顶部。
[0026]第一密封环501和第二密封环505对该罐体进行初步密封,在反应过程中,水分子向上运动,通过填充口504进入填充通道503,使得膨胀胶条502膨胀,向外扩散挤压第一密封环501和第二密封环505,完成该罐体1的二次密封。
[0027]罐体1包括进水管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氧水生产塔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第一清洗口(2)、第二清洗口(3)、爬升组件(4)和密封组件(5),所述第一清洗口(2)置于罐体(1)的顶部,所述第二清洗口(3)置于罐体(1)的侧边,所述爬升组件(4)置于罐体(1)的侧边,所述密封组件(5)置于罐体(1)内壁顶部,所述密封组件(5)设有膨胀胶条(5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氧水生产塔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5)包括第一密封环(501)、填充通道(503)、填充口(504)和第二密封环(505),所述膨胀胶条(502)置于第一密封环(501)和第二密封环(505)中部,所述膨胀胶条(502)中部设有填充通道(503),所述填充口(504)置于膨胀胶条(502)的底部,所述第一密封环(501)和第二密封环(505)置于罐体(1)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氧水生产塔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包括进水管(101)、罐盖(102)、多个拉耳(103)、罐身(104)、液位柱(105)、出水管(106)和多个支脚(107),所述罐盖(102)与罐身(104)顶部密封连接,所述进水管(101)置于罐盖(102)的顶部,多个所述拉耳(103)环形均布置于罐身(104)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凯杜广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宏大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