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型板整体结构的PP厚板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7018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型板整体结构的PP厚板模具,包括底板,还包括出模机构,所述底板顶部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模机构,所述出模机构具体由滑块、滑槽、液压泵、伸缩杆、支撑板、推杆和推块组成,所述底板顶部上表面右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顶部上表面中间位置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输入端与液压泵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液压泵安装于滑槽右侧,所述支撑板左侧固定连接有均与排列的推杆。通过在箱体一侧开设模槽组,可以同时进行多组注模作业,加快生产的效率,并且在箱体右侧安装液压泵与支撑板以及推块配合使用,可以加速模具出模的速度,更佳高效稳定。更佳高效稳定。更佳高效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型板整体结构的PP厚板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下型板整体结构的PP厚板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0003]PP板,又称聚丙烯板(PP纯板,改性PP板,增强PP板,PP焊条),是一种半结晶性材料。它比PE要更坚硬并且有更高的熔点。由于均聚物型的PP温度高于0℃以上时非常脆,因此许多商业的PP材料是加入1~4%乙烯的无规则共聚物或更高比率乙烯含量的钳段式共聚物。
[0004]专利号CN210910491U公布了一种叠合板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可拆卸连接于模具本体上的且用于将模具本体磁吸固定于所述台模上的电磁盒以及与电磁盒可拆卸连接且为电磁盒供电的供电电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不同的磁吸力时只需更换不同电压等级的供电电源即可,从而使电磁盒的磁吸力可调,进而使磁盒本身能够应用于不同信号的预制板加工磁吸力需要。
[0005]该一种叠合板模具存在以下弊端:对板模具的生产效率不高,不能同时进行多组板的生产,并且在对模具进行出模的效率不高,不利于对板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型板整体结构的PP厚板模具,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下型板整体结构的PP厚板模具,包括底板,还包括出模机构,所述底板顶部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模机构,所述出模机构具体由滑块、滑槽、液压泵、伸缩杆、支撑板、推杆和推块组成,所述底板顶部上表面右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顶部上表面中间位置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输入端与液压泵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液压泵安装于滑槽右侧,所述支撑板左侧固定连接有均与排列的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支撑板一侧安装有推块。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注模机构,所述底板顶部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注模机构;通过注模机构可以更佳高效的进行注模作业。
[0010]进一步地,所述注模机构具体由箱体、模槽组和出模孔组成,所述底板顶部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左侧开设有模槽组,所述模槽组右侧车制有出模孔,所述出模孔延伸至箱体右侧外部位置;通过在箱体左侧开设模槽组,可以同时进行多组注模作业,加快生产的效率。
[0011]进一步地,所述出模孔内壁活动连接有推块;通过推块便于对模槽组内的模具进行出模作业。
[0012]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左侧安装有柜门,所述柜门左侧前部中间位置焊接有扶手;通过柜门便于对模槽组进行密封。
[0013]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底部四周位置活动连接有滚轮;便于对装置的整体进行移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在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并且在箱体左侧开设有模槽组,将模槽组内注入模具远离,然后将柜门关闭,就可以完成对模具的注模作业,由于模槽组具有三组模槽,这样可以一次作业就可以实现多组pp厚板的注模作业,由于在底板顶部上表面右侧开设有滑槽,并且滑动连接有滑块,在滑块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板,由于支撑板左侧安装有均匀排列的推杆,这样通过调节滑块在滑槽内的位置就可以对支撑板和推杆的位置进行调节,由于在推杆一侧安装有推块,并且推块位于箱体内的出模孔内,又因为支撑板右侧通过伸缩杆与液压泵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液压泵控制推块进行移动,在模槽组内模具成型后,将柜门打开,就可以通过推块推动模具进行移动,实现出模作业,更佳高效稳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下型板整体结构的PP厚板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下型板整体结构的PP厚板模具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滚轮;2、底板;3、出模机构;301、滑块;302、滑槽;303、液压泵;304、伸缩杆;305、支撑板;306、推杆;307、推块;4、注模机构;401、箱体;402、模槽组;403、出模孔;5、柜门;6、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如图1

2所示,一种下型板整体结构的PP厚板模具,包括底板2,还包括出模机构3,所述底板2顶部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模机构3,所述出模机构3具体由滑块301、滑槽302、液压泵303、伸缩杆304、支撑板305、推杆306和推块307组成,所述底板2顶部上表面右侧开设有滑槽302,所述滑槽302滑动连接有滑块301,所述滑块301顶部上表面中间位置焊接有支撑板305,所述支撑板305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04,所述伸缩杆304输入端与液压泵303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液压泵303安装于滑槽302右侧,所述支撑板305左侧固定连接有均与排列的推杆306,所述推杆306远离支撑板305一侧安装有推块307。
[0020]其中,还包括注模机构4,所述底板2顶部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注模机构4;通过注模机构4可以更佳高效的进行注模作业。
[0021]其中,所述注模机构4具体由箱体401、模槽组402和出模孔403组成,所述底板2顶部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箱体401,所述箱体401左侧开设有模槽组402,所述模槽组402右侧车制有出模孔403,所述出模孔403延伸至箱体401右侧外部位置;通过在箱体401左侧开设模槽组402,可以同时进行多组注模作业,加快生产的效率。
[0022]其中,所述出模孔403内壁活动连接有推块307;通过推块307便于对模槽组42内的
模具进行出模作业。
[0023]其中,所述箱体401左侧安装有柜门5,所述柜门5左侧前部中间位置焊接有扶手6;通过柜门5便于对模槽组402进行密封。
[0024]其中,所述底板2底部四周位置活动连接有滚轮1;便于对装置的整体进行移动。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下型板整体结构的PP厚板模具,工作时,通过调节出模机构3的液压泵303使得推块307位于出模孔403的左端位置,然后将柜门5打开,由于在底板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401,并且在箱体401左侧开设有模槽组402,将模槽组402内注入模具远离,然后将柜门5关闭,就可以完成对模具的注模作业,由于模槽组402具有三组模槽,这样可以一次作业就可以实现多组pp厚板的注模作业,由于在底板2顶部上表面右侧开设有滑槽302,并且滑动连接有滑块301,在滑块301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板305,由于支撑板305左侧安装有均匀排列的推杆306,这样通过调节滑块301在滑槽302内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型板整体结构的PP厚板模具,包括底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模机构(3),所述底板(2)顶部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模机构(3),所述出模机构(3)具体由滑块(301)、滑槽(302)、液压泵(303)、伸缩杆(304)、支撑板(305)、推杆(306)和推块(307)组成,所述底板(2)顶部上表面右侧开设有滑槽(302),所述滑槽(302)滑动连接有滑块(301),所述滑块(301)顶部上表面中间位置焊接有支撑板(305),所述支撑板(305)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04),所述伸缩杆(304)输入端与液压泵(303)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液压泵(303)安装于滑槽(302)右侧,所述支撑板(305)左侧固定连接有均与排列的推杆(306),所述推杆(306)远离支撑板(305)一侧安装有推块(3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型板整体结构的PP厚板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模机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潮冯满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杰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