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赶鱼用新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693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捕鱼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赶鱼用新型设备,包括内部开有空腔的箱体和一端与箱体底部固接且可伸入水下的管体结构,管体结构包括管体和设置在管体内的发声装置,管体表面设有若干呈线性分布的LED灯,管体底部设有可产生气泡幕的曝气装置,所述箱体内设有电源和鼓风机,鼓风机与曝气装置之间输气管道,箱体表面还设有连通箱体内部与外界的进气管,箱体外表面沿周向设有浮力圈,箱体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LED灯、发声装置和鼓风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声、光、气泡幕复合式技术,达到更好的驱赶效果,解决了传统的气泡幕拦截技术在夜晚和能见度低的水底无法起到驱赶作用的问题。无法起到驱赶作用的问题。无法起到驱赶作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赶鱼用新型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捕鱼用设备
,具体公开了一种赶鱼用新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核电站、水电站的取水口时常规岛循环水、重要厂用水以及循环水处理等关键系统的重要水源,然而近年来通报了涉及国内大亚湾、宁德、红沿河等核电站因海生物或异物堵塞影响曲水安全的事件,如何对水下生物进行有效的驱赶消杀是发电站防护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3]国内多座发电站采取了一系列防护措施,比如在取水口前端加装拦截滤网,虽缓解了部分水下生物的入侵,然而对浮游生物和固着生物的驱赶消杀一般使用消杀剂,但消杀剂的应用会对水下生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现有的气泡幕拦截技术虽然能从水下生物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影响它们的行为,但在夜晚和光线不充足的水下不适合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气泡幕拦截技术存在在夜晚和光线不充足的水下不适合使用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赶鱼用新型设备,包括内部开有空腔的箱体和一端与箱体底部固接且可伸入水下的管体结构,管体结构包括管体和设置在管体内的发声装置,管体表面设有若干呈线性分布的LED灯,管体底部设有可产生气泡幕的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鼓风机和设置在管体自由端的曝气管,鼓风机与曝气管之间设有输气管道,箱体表面还设有连通箱体内部与外界的进气管,箱体外表面沿周向设有可使箱体浮在水面上的浮力圈,所述箱体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LED灯、发声装置和鼓风机电连接。
[0006]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0007]1.通过设置LED灯、发声装置和曝气装置,结合光、声和气泡幕的拦截技术,通过对水下生物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影响水下生物的行动,在光线较差的夜晚也能通过LED灯的照射使得气泡幕正常工作。
[0008]2.通过设置浮力圈使得本设备能漂浮在水面上,在较宽的河道内,可以通过绳索将多个设备连接在一起完成对整条河道的拦截,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0009]3.通过设置鼓风机对曝气管输送空气,以气泡形式弥散逸出,在气液界面把氧气溶入水中,形成密集的气泡幕墙,气泡破裂时发生震动,可以对水下生物完成驱赶。
[0010]4.通过控制器控制,可使LED灯、发声装置或曝气装置单独工作,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控制,更具有实用性、自动化程度高。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曝气装置可以形成气泡幕,对部分生物进行驱赶,在管体两侧设置LED灯,可以照亮气泡幕,解决了传统的气泡幕拦截技术在夜晚和能见度低的水底无法起到驱赶作用的问题,设置发声装置、LED灯和曝气装置,采用声、光、气泡幕复合式技术,
达到更好的驱赶效果。
[0012]进一步,所述曝气管为管式微孔曝气管。可形成密集的气泡幕墙,具有良好的驱赶效果。
[0013]进一步,所述管体底部固接有用于固定曝气装置的支架。支架用于安装曝气装置,拆卸方便。
[0014]进一步,所述箱体上表面设有信号灯。信号灯可以在黑夜或能见度低的气候下,发出闪烁信号,避免遭到船只损坏。
[0015]进一步,所述进气管为弯曲结构且自由端竖直向下。避免箱体内进水,影响装置的运行。
[0016]进一步,所述鼓风机与输气管道之间设有阀门。可通过调节阀门,控制气泡的大小和密度。
[0017]进一步,所述浮力圈为可充气的救生圈。通过充入的气体使得整个装置浮在水面上。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赶鱼用新型设备的结构图;
[0020]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赶鱼用新型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2]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管体2、发声装置3、LED灯4、曝气管5、控制器6、鼓风机7、输送管道8、进气管9、浮力圈10、支架11、信号灯12。
[0023]一种赶鱼用新型设备,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内部开设有空腔的箱体1和上端与箱体1底部焊接的管体2结构,箱体1上表面为一体成型的进气管9,进气管9远离箱体1的一端形成弯曲且开口竖直向下,可以避免雨水从进气管9进入箱体1内,进气管9的左侧为焊接在箱体1表面的信号灯12,信号灯12可以发出穿透力强的闪烁光源,在夜晚或能见度较低的气候状况下,避免船只撞上,箱体1表面还贴合有一圈浮力圈10,浮力圈10采用可充气的救生圈,箱体1内还固定有可为整体提供电源供应的电池,电池右侧还设置有鼓风机7,鼓风机7的进气口与进气管9连接,鼓风机7的输出端与箱体1外的输送管道8连接,鼓风机7和输送管道8连接处还设置有阀门,通过阀门可调节气泡幕的气泡大小和密度,管体2结构包括竖直的管体2和设置在管体2两侧呈线性分布的LED灯4,管体2内设置了发声装置3,发声装置3可发出声波驱赶鱼群,管体2底部一体成型有一横梁型的支架11,支架11上卡接有曝气管5,曝气管5为管式微孔曝气管5,曝气管5的进气口与输送管道8自由端连接,箱体1内还设置有可控制发声装置3、LED灯4、曝气管5、鼓风机7的控制器6,控制器6可由信号发生器远程控
制。
[0024]如图2所示,包括圆柱形的箱体1和贴合箱体1外表面的浮力圈10,箱体1上表面设置有一体成型的进气管9,进气管9的一头弯曲向下,进气管9的附近焊接有信号灯12,箱体1内还设置有作为电源供应的电池和鼓风机7,鼓风机7可以通过进气管9抽入空气,在通过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输送管道8送出,箱体1底部焊接有管体2结构,管体2结构包括管体2和固定在管体2两侧且呈线性分布的LED灯4,管体2的底端一体成型有一横梁支架11,支架11两端一体成型有对称设置的支座,曝气管通过支座固定在支架11上,曝气管5为管式微孔曝气管5,曝气管5与箱体1内的鼓风机7通过输送管道8连接。
[0025]在本实施例的实施过程中,本设备可单独使用,也可在较宽河道两侧通过绳索连接多个设备同时使用,从而增加拦截的范围,然而不仅仅只是通过绳索连接多个设备,也可以通过过滤网进行连接,进行物理拦截,对单个设备的浮力圈10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后,连接输送管道8,在确定无漏气漏水情况后,将设备放入水中,通电后可以通过控制器6控制鼓风机7的运作,使曝气装置形成气泡幕墙,同时为发声装置3和LED灯4进行通电,通过控制阀门可以调节气泡的大小和密度。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发声装置3、LED灯4和曝气装置,采用声、光、气泡幕复合式技术,达到更好的驱赶效果,解决了传统的气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赶鱼用新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开有空腔的箱体和一端与箱体底部固接且可伸入水下的管体结构,所述管体结构包括管体和设置在管体内的发声装置,所述管体表面设有若干呈线性分布的LED灯,管体底部设有可产生气泡幕的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鼓风机和设置在管体自由端的曝气管,鼓风机与曝气管之间设有输气管道,所述箱体表面还设有连通箱体内部与外界的进气管,所述箱体外表面沿周向设有可使箱体浮在水面上的浮力圈,所述箱体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LED灯、发声装置和鼓风机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赶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绍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安飞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