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烤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6511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烤一体机,包括具有排气口的内胆,该内胆的上方设置有具排气风机的排气通道,所述排气口包括开设在内胆背板上的第一排气口和开设在内胆顶板上并能启闭的第二排气口,上述排气风机设置在排气通道的进气口端并包括蜗壳腔和安装在该蜗壳腔中的叶轮,该蜗壳腔的腔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该第一进气口与上述第一排气口相流体连通,上述排气通道上开设有能启闭的第一通风口,该第一通风口与上述第二排气口通过导风管相连通,且该导风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导风口,该导风口与上述第二进气口相流体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专业蒸、专业烤以及烹饪结束后对内胆中残留气体的强排。烤以及烹饪结束后对内胆中残留气体的强排。烤以及烹饪结束后对内胆中残留气体的强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烤一体机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烤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蒸烤一体机是一种同时具备蒸功能和烤功能的烹饪装置,传统的蒸烤一体机蒸功能和烤功能在同一内胆中进行,且该内胆仅开设有一个排气口,即蒸制和烘烤过程中,内胆中的热气均通过该排气口外排。排气口一般为固定尺寸的圆孔,通过在该排气口上外接排气管将内胆中的热气排入内胆上方的排气通道中。例如,申请号为CN201910454720.8(公开号为CN11200655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蒸烤一体机,其包括内胆和散热通道,所述内胆的胆壁上开设有排气口,该排气口与上述散热通道上的进气口相流体连通。
[0003]现有的蒸烤一体机中,由于蒸功能时需要内胆中的蒸汽尽量慢的外排,从而使得蒸汽能与带蒸制的食物充分的发生热交换,提高蒸制效率,而在烤功能时需要烘烤产生的蒸汽尽快外排,从而保证烘烤效果。然而,单排气口的设计使得现在的蒸烤一体机在烹饪过程中无法根据不同的烹饪模式来调节内胆的排气速度,进而使得现有的蒸烤一体机无法达到专业烤和专业蒸的烹饪效果。此外,烹饪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烤一体机,包括具有排气口的内胆(1),该内胆(1)的上方设置有具排气风机的排气通道(3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包括开设在内胆(1)背板上的第一排气口(11)和开设在内胆(1)顶板上并能启闭的第二排气口(12),上述排气风机设置在排气通道(30)的进气口端并包括蜗壳腔(40)和安装在该蜗壳腔(40)中的叶轮(41),该蜗壳腔(40)的腔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气口(21)和第二进气口(22),该第一进气口(21)与上述第一排气口(11)相流体连通,上述排气通道(30)上开设有能启闭的第一通风口(23),该第一通风口(23)与上述第二排气口(12)通过导风管(5)相连通,且该导风管(5)的管壁上开设有导风口(51),该导风口(51)与上述第二进气口(22)相流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烤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的上方水平设置有上安装板(2),该上安装板(2)与内胆(1)的顶面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10),且该上安装板(2)的上表面上分别罩设有导风罩(3)和蜗壳罩(4),该导风罩(3)和蜗壳罩(4)与上述上安装板(2)的上表面分别围成上述排气通道(30)和蜗壳腔(40),上述第一进气口(21)、第二进气口(22)以及第一通风口(23)分别开设在上述上安装板(2)上,上述第二排气口(12)和第一通风口(23)上分别盖设有上排气盖(71)和下排气盖(72),且该上排气盖(71)和下排气盖(72)能分别相对于第二排气口(12)和第一通风口(23)上下移动而分别启闭该第二排气口(12)和第一通风口(2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烤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口(23)与第二排气口(12)上下相对设置,而上述导风管(5)竖向延伸,上述上排气盖(71)和下排气盖(72)能分别盖封在上述第一通风口(23)与第二排气口(12)的上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烤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上述下排气盖(72)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6),以及用于控制上述上排气盖(71)与该下排气盖(72)联动或者断开的离合组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烤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气盖(71)和下排气盖(72)的外形均呈圆盘状,所述驱动装置(6)安装在上述导风罩(3)的顶面上,该驱动装置(6)的输出轴(61)竖向穿过该导风罩(3)并通过上述第一通风口(23)而伸入上述导风管(5)中,该输出轴(61)沿上述导风管(5)的中心轴方向延伸,且该输出轴(61)的端部与上述下排气盖(72)的顶部中心处固定,上述上排气盖(71)的中心开设有连接孔(710)且该连接孔(710)上连接有位于该上排气盖(71)顶部的连接套筒(73),该上排气盖(71)通过该连接孔(710)以及连接套筒(73)连接在上述输出轴(61)上,且该连接套筒(73)的上端的内周面沿周向朝下凹陷而形成离合环阶(731),上述离合组件包括上下间隔固定在上述输出轴(61)上的第一离合块(81)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权杨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