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真空玻璃保温性能非稳态检测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6394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真空玻璃保温性能非稳态检测方法,包括:A)、加热装置开启后,连续采集保温箱体的实时温度数据t,每个表面可取多点;B)、计算机检测系统将保温箱体各表面的多点温度值均值化,取稳态法标准样品的第t时刻的温度及一阶导数的传热系数U值建立分度表,先计算出温度变化速率t'及温度变化加速度t”,同时根据公式计算出各真空玻璃的导热系数λ;C)、分析真空玻璃的数据趋势曲线,初步比较各真空玻璃的性能;D)、计算各真空玻璃传热系数U值;通过设计了本申请,可填补长期以来真空玻璃的传热系数难以快速精确检测、真空寿命难以预测等空白,对真空玻璃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对真空玻璃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对真空玻璃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玻璃保温性能非稳态检测方法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真空玻璃检测
,具体涉及真空玻璃保温性能非稳态检测方法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真空玻璃的保温性能主要依据GB/T 13475-2008防护热板法原理来检测传热系数,检测周期长,精度不高,重复性差,且只能检测单层真空玻璃。
[0003]GB/T 32062-2015《真空玻璃真空度衰减率现场检测方法光弹法》提出了利用支撑应力光斑尺寸与真空度衰减对应关系来评估真空玻璃真空度衰减率,结果只是定性和半定量,且数据无法实时显示,为此我们提出真空玻璃保温性能非稳态检测方法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真空玻璃保温性能非稳态检测方法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真空玻璃保温性能非稳态检测方法,包括:
[0006]A)、加热装置开启后,连续采集保温箱体的实时温度数据t,每个表面可取多点;
[0007]B)、计算机检测系统将保温箱体各表面的多点温度值均值化,取稳态法标准样品的第t时刻的温度及一阶导数的传热系数U值建立分度表,先计算出温度变化速率t'及温度变化加速度t”,同时根据公式1计算出各真空玻璃的导热系数λ;
[0008][0009]C)、分析真空玻璃的数据趋势曲线,初步比较各真空玻璃的性能;
[0010]D)、计算各真空玻璃传热系数U值,W/m2·
K,并建立智能预测模型数据库
[0011]E)、启动退化数据评价,预测真空玻璃寿命L;
[0012]F)、综合评价各真空玻璃性能。
[0013]进一步地,所述真空玻璃的始温度为20
±
1℃,且在开始检测前,真空玻璃应置于实验室内不少于8小时。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中,参照〈GB/T 13475-2008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进行计算传热系数。
[0015]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温度设定在40-100℃。
[0016]进一步地,公式1中t为温度,τ为时间,λ为导热系数,ρ为密度,c为比热容。
[0017]进一步地,真空玻璃保温性能非稳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箱体,所述保温箱体的内侧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保温箱体的一侧安装有真空玻璃,所述加热装置靠
近真空玻璃一侧安装有导流屏,且所述保温箱体的内侧安装有空气温度传感器B、空气温度传感器A,所述真空玻璃朝向导流屏的侧壁上安装有热流传感器,所述热流传感器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内表面温度传感器A、内表面温度传感器B,所述真空玻璃的外侧安装有外表面温度传感器A、外表面温度传感器B。
[0018]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温度传感器B、空气温度传感器A位于导流屏与真空玻璃之间。
[0019]进一步地,所述内表面温度传感器A、内表面温度传感器B以及外表面温度传感器A、外表面温度传感器B均以真空玻璃的中点为对称点上下对称分布。
[00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通过设计了本申请,可填补长期以来真空玻璃的传热系数难以快速精确检测、真空寿命难以预测等空白,对真空玻璃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01、保温箱体;102、加热装置;103、空气温度传感器B;104、内表面温度传感器B;105、导流屏;106、空气温度传感器A;107、内表面温度传感器A;108、外表面温度传感器A;109、真空玻璃;110、外表面温度传感器B;111、热流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7]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技术方案:真空玻璃保温性能非稳态检测方法,包括:
[0028]A)、加热装置102开启后,连续采集保温箱体101的实时温度数据t,每个表面可取多点;
[0029]B)、计算机检测系统将保温箱体101各表面的多点温度值均值化,取稳态法标准样品的第t时刻的温度及一阶导数的传热系数U值建立分度表,先计算出温度变化速率t'及温度变化加速度t”,同时根据公式(1)计算出各真空玻璃109的导热系数λ,公式1中t为温度,τ为时间,λ为导热系数,ρ为密度,c为比热容;
[0030][0031]C)、分析真空玻璃109的数据趋势曲线,初步比较各真空玻璃109的性能;
[0032]D)、参照〈GB/T 13475-2008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进行计
算传热系数,计算各真空玻璃109传热系数U值,W/m2·
K,并建立智能预测模型数据库;
[0033]E)、启动退化数据评价,预测真空玻璃109寿命L;
[0034]F)、综合评价各真空玻璃109性能。
[0035]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真空玻璃109的始温度为20
±
1℃,且在开始检测前,真空玻璃109应置于实验室内不少于8小时。
[0036]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加热装置102温度设定在40-100℃。
[0037]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真空玻璃保温性能非稳态检测装置,包括保温箱体101,保温箱体101的内侧安装有加热装置102,保温箱体101的一侧安装有真空玻璃109,加热装置102靠近真空玻璃109一侧安装有导流屏105,且保温箱体101的内侧安装有空气温度传感器B103、空气温度传感器A106,真空玻璃109朝向导流屏105的侧壁上安装有热流传感器111,热流传感器111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内表面温度传感器A107、内表面温度传感器B104,真空玻璃109的外侧安装有外表面温度传感器A108、外表面温度传感器B110。
[0038]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空气温度传感器B103、空气温度传感器A106位于导流屏105与真空玻璃109之间。
[0039]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内表面温度传感器A107、内表面温度传感器B104以及外表面温度传感器A108、外表面温度传感器B110均以真空玻璃109的中点为对称点上下对称分布。
[0040]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确保的测量条件,环境温度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真空玻璃保温性能非稳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加热装置(102)开启后,连续采集保温箱体(101)的实时温度数据t,每个表面可取多点;B)、计算机检测系统将保温箱体(101)各表面的多点温度值均值化,取稳态法标准样品的第t时刻的温度及一阶导数的传热系数U值建立分度表,先计算出温度变化速率t'及温度变化加速度t”,同时根据公式(1)计算出各真空玻璃(109)的导热系数λ;C)、分析真空玻璃(109)的数据趋势曲线,初步比较各真空玻璃(109)的性能;D)、计算各真空玻璃(109)传热系数U值,W/(m2·
K),并建立智能预测模型数据库;E)、启动退化数据评价,预测真空玻璃(109)寿命L;F)、综合评价各真空玻璃(109)性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玻璃保温性能非稳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玻璃(109)的初始温度为20
±
1℃,且在开始检测前,真空玻璃(109)应置于实验室内不少于8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玻璃保温性能非稳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参照〈GB/T 13475-2008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进行计算传热系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玻璃保温性能非稳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102)温度设定在40-100℃。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范欣玉王元麒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