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传送带结构的孩童滑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632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传送带结构的孩童滑梯,包括第一接地部、支撑部和第二接地部,支撑部相对的两端设置第一接地部和第二接地部;第一接地部设有爬梯,支撑部设有支撑台面;爬梯延伸至支撑台面,且与支撑台面的一侧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二接地部设有滑道部,滑道部内设有腔体,腔体内置有电机驱动的多组滚轮,滚轮的外侧设有传送带,传送带具有直接朝向空气的一面,传送带背向空气的一面包围贴合于滚轮;第二接地部背向支撑台的一侧设有挡块,挡块与第二接地部贴合连接;通过引入传送带结构,避免了女性孩童在使用滑梯时裙装衣物无法保持遮蔽状态的情况,保护了女性孩童的自身隐私。身隐私。身隐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传送带结构的孩童滑梯


[0001]本技术属于孩童滑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传送带结构的孩童滑梯。

技术介绍

[0002]在中国,性别教育一直都比西方国家落后,很多性别教育都从小学高年级阶段才开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授课,而在西方的性别教育中普遍的认为在正常情况下,3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开始树立男女的性别概念了,那时他就开始知道有男女之分了,此时期就可以简单地进行性别教育,而只有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他才真正形成性别角色意识。6

12岁的小学阶段,孩子从幼儿期过渡到青春期,孩子的聚焦点也集中到接受社会知识上,这整个阶段叫做性别意识潜伏期。因此,对孩子开展性别教育,能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的人格,为以后乃至整个人生更好的处理两性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0003]滑梯作为游乐场及孩童乐园游玩最常见的综合型运动器械,其通过攀爬才能进行滑梯活动,在游戏的享受成功的喜悦中,激发了受众孩童的坚定的意志和信心,进而培养受众孩童的勇敢精神;现有技术中,滑梯的设计没有针对孩童的性别的保护,不少家长带着女性孩童进行游玩时,都是穿着裙子进行滑梯器械的使用,穿着裙子的女性孩童在滑梯滑下过程中,由于滑道与裙子接触产生的静电和摩擦力,裙子无法保持遮蔽女性孩童裆部的状态,会发生走光的情况,处于性别认识萌芽阶段的孩子们无法第一时间对自身隐私的保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若通过分开男女孩童的来进行游乐设备的安置显然会浪费许多场地,导致趣味性的游乐设备无法更多的安置,因此,亟需要一种可保护的孩童自身隐私且安全的滑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传送带结构的孩童滑梯,通过引入传送带结构,避免了女性孩童在使用滑梯时裙装衣物无法保持遮蔽状态的情况,保护了女性孩童的自身隐私。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传送带结构的孩童滑梯,包括第一接地部、支撑部和第二接地部,支撑部相对的两端设置第一接地部和第二接地部;第一接地部设有爬梯,支撑部设有支撑台面;爬梯延伸至支撑台面,且与支撑台面的一侧连接;第二接地部设有滑道部,滑道部内设有腔体,腔体内置有电机驱动的多组滚轮,滚轮的外侧设有传送带,传送带具有直接朝向空气的一面,传送带背向空气的一面包围贴合于滚轮;第二接地部背向支撑台的一侧设有挡块,挡块与第二接地部贴合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朝向空气的一面设有多组阻尼条。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接地部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第一缓冲部、滑道部和第二缓冲部依次连接;第一缓冲部远离滑道部的一端与支撑台面连接;第二缓冲部远离滑道部的一端与地面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滑道部的边缘设有可拆卸连接的侧盖板,侧盖板置于第一缓冲部
和第二穿缓冲部之间。
[0009]作为优选,所述滚轮设有松紧调节钮,松紧调节钮置于滚轮的平面端。
[0010]作为优选,所述滑道部朝向空气的一面设有挡板,挡板设于滑道部的两侧边,挡板往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双向延伸,与滑道部的表面围合成凹槽。
[0011]作为优选,所述挡板的朝向空气的延伸的宽度高于支撑台面。
[0012]作为优选,所述挡块贴合于第二缓冲部的一侧边缘,且与第二缓冲部围合形成出口。
[0013]作为优选,所述挡块设有柔性表层。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接地部与所述支撑部设有护栏,护栏一体式设计并分别置于爬梯和支撑台面的边缘两侧。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传送带结构的孩童滑梯,引入传送带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穿着裙装衣物女性孩童与传送带贴合,通过电机驱动滚轮转动配合传送带滑落到地面,裙装衣物始终与其接触的阻尼条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使得裙装衣物始终保持遮蔽女性孩童的裆部的穿着状态。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透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挡块图。
[00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2]1、第一接地部;2、支撑部;3、第二接地部;4、护栏;5、挡块;
[0023]11、爬梯;21、支撑台面;31、滑道部;32、腔体;321、侧盖板;
[0024]33、滚轮;331、松紧调节钮;34、传送带;341、阻尼条;35、第一缓冲部;
[0025]36、第二缓冲部;37、挡板;51、柔性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7]请参阅图1到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传送带结构的孩童滑梯,包括第一接地部1、支撑部2、第二接地部3和挡块5,支撑部2相对两端设置第一接地部1和第二接地部3,第二接地部3背向支撑部2的一端的设置挡块5;第一接地部1设有爬梯11,爬梯11倾斜抵靠且连接于支撑部2,通过攀爬过程到达支撑部2,能锻炼孩童们的攀爬能力及体力;支撑部2设有支撑台面21,支撑台面21可以对孩童达到一定承载能力,便于孩童在上面排队进入第二接地部3游玩;第二接地部3设有滑道部31,滑道部31内设有腔体32,腔体32内置有电机驱动多组的滚轮33,滚轮33的外侧设有传送带34,传送带34具有直接朝向空气的一面,传送带34背向空气的一面包围贴合于滚轮,现有中,滑道都为一体式设计的凹槽状滑道,身穿裙装衣物的女性孩童在使用滑梯过程中,由于滑道与裙子滑落摩擦产生的静电吸附力和摩擦力,裙状下摆无法保持遮蔽孩童裆部的状态,通过将滑道部31设有腔体32,腔体32内容置电
机驱动的多组滚轮33,电机容置于腔体32内,由外部提供电源,滚轮33的外侧使用传送带34包裹,电机驱动滚轮33旋转,传送带34将孩童从高到低往下滑落,传送带34朝向空气的一面设有多组阻尼条341,身穿裙装衣物的女性孩童在使用滑梯时,裙装衣物与阻尼条341接触,增大了接触的摩擦力,女性孩童通过自身的重力对裙装衣服进行挤压,在滑落的过程中,裙装衣物始终及与其接触的阻尼条341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实现不会出现裙摆往反滑动方向牵引拖拽的现象,进而解决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了防止孩童在滑落至地面端时出现重心不稳的情况,第二接地部3背向支撑台面21的一端还设有柔性表层51的挡块5,挡块5与第二接地部围合成出口方便孩童完成滑落离开,挡块5的柔性表层51对孩童提供了缓冲性的阻挡,避免孩童因滑落时出现磕碰受伤;
[0028]本实施例中,第二接地部2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缓冲部35和第二缓冲部36;第一缓冲部35、滑道部31和第二缓冲部36依次连接;第一缓冲部35远离滑道部的一端与支撑台面21连接;第二缓冲部36远离滑道部的一端与地面连接;第一缓冲部35的设置能让孩童进入准备阶段,第二缓冲部36达到了减缓孩童下滑过程中出现的冲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传送带结构的孩童滑梯,包括第一接地部、支撑部和第二接地部,支撑部相对的两端设置第一接地部和第二接地部;第一接地部设有爬梯,支撑部设有支撑台面;爬梯延伸至支撑台面,且与支撑台面的一侧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二接地部设有滑道部,滑道部内设有腔体,腔体内置有电机驱动的多组滚轮,滚轮的外侧设有传送带,传送带具有直接朝向空气的一面,传送带背向空气的一面包围贴合于滚轮;第二接地部背向支撑台的一侧设有挡块,挡块与第二接地部贴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传送带结构的孩童滑梯,其特征在于,传送带朝向空气的一面设有多组阻尼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传送带结构的孩童滑梯,其特征在于,第二接地部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第一缓冲部、滑道部和第二缓冲部依次连接;第一缓冲部远离滑道部的一端与支撑台面连接;第二缓冲部远离滑道部的一端与地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传送带结构的孩童滑梯,其特征在于,滑道部的边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正涂永君朱惠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炬星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