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鼻式供氧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626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鼻式供氧控制器,包括设置于供氧器本体顶部的控制器;控制器包括MCU,MCU分别与LCD显示屏、按键、电源、通信模块、压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氧传感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和流量计电连接;LCD显示屏和按键设置于供氧器本体顶部外表面;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氧气瓶出口管道上,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加湿室侧壁上,缓存罐内安装氧传感器;氧气瓶与加湿室之间连通的管道上安装第一电磁阀;加湿室与水箱之间连通的管道上安装第二电磁阀;加湿室与缓存罐之间连通的管道上安装第三电磁阀;供氧管上安装流量计和第四电磁阀。流量计和第四电磁阀。流量计和第四电磁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鼻式供氧控制器


[0001]本技术属于供氧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吸鼻式供氧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占地壳质量的48.6%,是丰度最高的元素,在烃类的氧化、废水的处理、火箭推进剂以及航空、航天和潜水中供动物及人进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动物呼吸、燃烧和一切氧化过程都消耗氧气,而在医院的呼吸科中,一些患者需要进行吸氧来辅助治疗。
[0003]在医院或者在家治疗的患者需要吸鼻式供氧器进行供氧,但现有的吸鼻式供氧器缺少控制器以调控氧气的温度、湿度以及供氧浓度,智能化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吸鼻式供氧控制器,以解决或改善上述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吸鼻式供氧控制器,其包括设置于供氧器本体顶部的控制器;供氧器本体内设置氧气瓶;氧气瓶依次与加湿室和缓存罐连通;加湿室与水箱连通;加湿室内设有与水箱连通的雾化喷头;缓存罐通过供氧管与外部呼吸面罩连通;
[0007]控制器包括MCU,MCU分别与LCD显示屏、按键、电源、通信模块、压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氧传感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和流量计电连接;
[0008]LCD显示屏和按键设置于供氧器本体顶部外表面;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氧气瓶出口管道上,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加湿室侧壁上,缓存罐内安装氧传感器;氧气瓶与加湿室之间连通的管道上安装第一电磁阀;加湿室与水箱之间连通的管道上安装第二电磁阀;加湿室与缓存罐之间连通的管道上安装第三电磁阀;供氧管上安装流量计和第四电磁阀;
[0009]MCU通过通信模块与外部上位机信号连接。
[0010]进一步地,通信模块为E103

W01 WIFI模块。
[0011]进一步地,LCD显示屏包括HT1625驱动芯片。
[0012]进一步地,MCU为STM32F103RCT6单片机。
[0013]进一步地,水箱设置于供氧器本体顶部内壁上,水箱的进水口延伸出供氧器本体顶部并与外部连通,且进水口上设置密封帽。
[0014]本技术提供的吸鼻式供氧控制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在供氧器本体内安装温湿度传感器,通过反馈的氧气的温度和湿度信息,控制开启第二电磁阀,将水箱内具有温度的水雾化并喷向加湿室内,以实现对氧气的加热和加湿,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0016]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实现氧气的供应、加温加湿、缓存、输出。
[0017]控制器通过WIFI模块实时上传当前的供氧信息至上位机,上位机可以是监控室计算机也可以是患者家属手机端,不需要时刻守候在病床上,也能在一定距离内实时监控供氧信息。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供氧器本体结构图。
[0019]图2为控制器原理框图。
[0020]其中,1、氧气瓶;2、加湿室;3、缓存罐;4、控制器;5、密封帽;6、进水口;7、水箱;8、压力传感器;9、供氧器本体;10、第一电磁阀;11、温湿度传感器;12、雾化喷头;13、第二电磁阀;14、第三电磁阀;15、氧传感器;16、第四电磁阀;17、流量计;18、LCD显示屏;19、按键;20、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002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参考图1

图2,本方案的吸鼻式供氧控制器,包括设置于供氧器本体9顶部的控制器4。
[0023]其中,本实施例供氧器本体9内设置氧气瓶1,氧气瓶1依次与加湿室2和缓存罐3连通,加湿室2与水箱7连通,加湿室2内设有通过管道与水箱7连通的雾化喷头12;缓存罐3通过供氧管与外部呼吸面罩连通。
[0024]控制器4包括MCU,MCU通过连接线20分别与LCD显示屏18、按键19、电源、通信模块、压力传感器8、温湿度传感器11、氧传感器15、第一电磁阀10、第二电磁阀13、第三电磁阀14、第四电磁阀16和流量计17电连接。
[0025]其中,LCD显示屏18和按键19设置于供氧器本体9顶部外表面,便于操作。
[0026]LCD显示屏18包括HT1625驱动芯片,用于显示氧气瓶1内的压力参数,加湿室2内氧气的温湿度参数和缓存罐3内氧气浓度。
[0027]压力传感器8安装于氧气瓶1出口管道内,用于采集氧气瓶1氧气导出时的压力参数,并将压力参数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上传至MCU。
[0028]加湿室2的侧壁安装温湿度传感器11,温湿度传感器11采用SHT30

DIS温湿度传感器11,用于实时检测当前氧气的温湿度信息,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传送至MCU。
[0029]加湿室2与水箱7连通,水箱7内可根据需求注入一定温度的水,比如30℃,具体水温根据需求而定。
[0030]水箱7设置于供氧器本体9顶部内壁上,水箱7的进水口6延伸出供氧器本体9顶部并与外部连通,可根据需要从进水口6注入一定温度的水,并采用密封帽5密封。
[0031]且加湿室2内的雾化喷头12与水箱7直接连通,控制第二电磁阀13开启,雾化喷头12将具有一定温度的水雾化,增加氧气的温度和湿度,以增加患者吸氧的舒适度。
[0032]缓存罐3内安装氧传感器15,用于氧气的缓存,避免氧气压力、流速过快,造成患者
的不适,且氧传感器15实时采集缓存罐3内的氧气浓度信息,并将氧气浓度信息实时上传至MCU。
[0033]氧气瓶1与加湿室2之间连通的管道上安装第一电磁阀10;加湿室2与水箱7之间连通的管道上安装第二电磁阀13;加湿室2与缓存罐3之间连通的管道上安装第三电磁阀14;供氧管上安装流量计17和第四电磁阀16。
[0034]MCU通过通信模块与外部上位机信号连接,通信模块为E103

W01 WIFI模块,上位机可以是监控室计算机也可以是患者家属手机端,不需要时刻守候在病床上,也能在一定距离内(WIFI覆盖的范围)实时监控供氧信息。
[0035]MCU采用STM32F103RCT6单片机,用于接收流量计17、压力传感器8、温湿度传感器11、氧传感器15上传的参数信息,并将各个参数信息于LCD显示屏18上显示,并通过通信模块将该参数信息上传于上位机,实现一定距离内的信息监控。
[0036]且MCU通过指令控制第一电磁阀10、第二电磁阀13、第三电磁阀14和第四电磁阀16的开启和关闭。
[0037]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鼻式供氧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供氧器本体顶部的控制器;所述供氧器本体内设置氧气瓶;所述氧气瓶依次与加湿室和缓存罐连通;所述加湿室与水箱连通;所述加湿室内设有与水箱连通的雾化喷头;所述缓存罐通过供氧管与外部呼吸面罩连通;所述控制器包括MCU,MCU分别与LCD显示屏、按键、电源、通信模块、压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氧传感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和流量计电连接;所述LCD显示屏和按键设置于供氧器本体顶部外表面;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氧气瓶出口管道上,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加湿室侧壁上,缓存罐内安装氧传感器;所述氧气瓶与加湿室之间连通的管道上安装第一电磁阀;所述加湿室与水箱之间连通的管道上安装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山清黄新铭蒲海伦吴德川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天润康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