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热式加热装置和智能坐便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524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即热式加热装置和智能坐便器。其中,即热式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壳体、加热棒以及螺杆;加热壳体内形成有加热腔,并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加热棒的一端面开设有贯通至另一端面的加热通道,加热通道具有入水口和排水口,入水口与进水口连通,排水口与出水口连通;螺杆至少部分穿设于加热通道,且螺杆的外侧壁与加热通道的内壁之间形成螺旋形递进水路。另外,在水道中设有分布式第一杀菌组件和第二杀菌组件,以对水流进行即时消菌,使得与人体接触的水质更安全健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解决水温响应时间不达标、水流温度不稳定的问题;并且可即时消杀水中的细菌、霉菌,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以及水质卫生保障。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以及水质卫生保障。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以及水质卫生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即热式加热装置和智能坐便器


[0001]本技术涉及卫浴产品
,特别涉及一种即热式加热装置以及应用该即热式加热装置的智能坐便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智能坐便器使用的即热式加热装置中,加热棒周围通常为直通式的水流通道,在水压较高的情况下,水流速度较快,水流以层流形式流经加热棒时无法与加热棒充分接触,导致出水温度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设定温度或者存在加热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导致水温响应时间不达标、水流温度不稳定等现象,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即热式加热装置,旨在解决水温响应时间不达标、水流温度不稳定的问题,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即热式加热装置,包括:
[0005]加热壳体,所述加热壳体内形成有加热腔,所述加热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加热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0006]加热棒,所述加热棒设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加热棒的一端面开设有贯通至另一端面的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具有入水口和排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出水口连通;以及
[0007]螺杆,所述螺杆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加热通道,且所述螺杆的外侧壁与所述加热通道的内壁之间形成螺旋形递进水路。
[000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杆包括:
[0009]螺杆本体,所述螺杆本体穿设于所述加热通道,所述螺杆本体的外侧壁与所述加热通道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螺旋形递进水路;和
[0010]端盖,所述端盖设于所述螺杆本体的靠近所述入水口的一端,并盖设于所述入水口,所述端盖开设有连通所述入水口和所述进水口的连通口。
[00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棒的靠近所述进水口一端的外侧壁凸设有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的外缘与所述加热腔的内壁抵接;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环形挡板的两侧。
[001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即热式加热装置还包括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套设于所述加热棒的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端,用以密封所述加热棒与所述加热腔内壁之间的间隙。
[001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棒的外壁与所述加热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与所述排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连通。
[001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壳体包括:
[0015]加热本体,所述加热本体内形成第一腔体,所述加热本体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
体的所述出水口;所述加热棒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和
[0016]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加热本体的一侧,所述盖体内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并与所述第二腔体构成所述加热腔,所述盖体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腔体所述进水口。
[001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即热式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杀菌组件,所述加热本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加热腔的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杀菌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口,且所述第一杀菌组件的照射口朝向所述加热腔设置。
[001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杀菌组件包括:
[0019]第一透明盖,所述第一透明盖盖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口;和
[0020]第一紫外灯结构,所述第一紫外灯结构设于所述第一透明盖的外侧,且所述第一紫外灯结构的照射口朝向所述加热腔设置。
[002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即热式加热装置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安装于所述进水口,所述进水管内形成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加水通道。
[002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即热式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杀菌组件,所述进水管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加水通道的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二杀菌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口,且所述第二杀菌组件的照射口朝向所述加水通道设置。
[002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杀菌组件包括:
[0024]第二透明盖,所述第二透明盖盖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口;和
[0025]第二紫外灯结构,所述紫外灯结构设于所述第二透明盖的外侧,且所述第二紫外灯结构的照射口朝向所述加热通道设置。
[002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杀菌组件设置有两个,所述进水管的侧壁开设有两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安装口,每一所述第二杀菌组件安装于一所述第二安装口。
[0027]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智能坐便器,包括即热式加热装置,该即热式加热装置包括:
[0028]加热壳体,所述加热壳体内形成有加热腔,所述加热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加热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0029]加热棒,所述加热棒设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加热棒的一端面开设有贯通至另一端面的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具有入水口和排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出水口连通;以及
[0030]螺杆,所述螺杆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加热通道,且所述螺杆的外侧壁与所述加热通道的内壁之间形成螺旋形递进水路。
[0031]本技术的即热式加热装置,通过在加热棒的加热通道内设有螺杆,以使螺杆的外侧壁与加热通道的内壁之间形成螺旋形递进水路;因此,当水流通过进水口进入加热腔后,将通过入水口进入加热通道内,加热通道内的水流在螺旋形递进水路中前进,能够将水流由层流转变为螺旋式絮流,使得水流与加热棒充分接触,以保证水流均匀受热,同时还可有效延长水流在加热通道内的流动路径,从而有效增加水流在流动过程中与加热棒的接触时间,以保证水流温度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设定温度,从而解决了水温响应时间不达标、水流温度不稳定的问题,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技术即热式加热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技术即热式加热装置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0035]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6]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7]图5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8]图6为本技术即热式加热装置一实施例的水路图;
[0039]图7为本技术即热式加热装置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0040]图8为本技术即热式加热装置一实施例中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0041]附图标号说明:
[0042]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即热式加热装置40密封套10加热壳体50第一杀菌组件11加热本体51第一透明盖111出水口52第一紫外灯结构112第一安装口60进水管12盖体61第二安装口121进水口70第二杀菌组件20加热棒71第二透明盖21入水口72第二紫外灯结构22排水口80出水管23环形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热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壳体,所述加热壳体内形成有加热腔,所述加热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加热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加热棒,所述加热棒设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加热棒的一端面开设有贯通至另一端面的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具有入水口和排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出水口连通;以及螺杆,所述螺杆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加热通道,且所述螺杆的外侧壁与所述加热通道的内壁之间形成螺旋形递进水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包括:螺杆本体,所述螺杆本体穿设于所述加热通道,所述螺杆本体的外侧壁与所述加热通道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螺旋形递进水路;和端盖,所述端盖设于所述螺杆本体的靠近所述入水口的一端,并盖设于所述入水口,所述端盖开设有连通所述入水口和所述进水口的连通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的靠近所述进水口一端的外侧壁凸设有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的外缘与所述加热腔的内壁抵接;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环形挡板的两侧;且/或,所述即热式加热装置还包括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套设于所述加热棒的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端,用以密封所述加热棒与所述加热腔内壁之间的间隙;且/或,所述加热棒的外壁与所述加热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与所述排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壳体包括:加热本体,所述加热本体内形成第一腔体,所述加热本体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所述出水口;所述加热棒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和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加热本体的一侧,所述盖体内形成第二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兰董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首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