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5069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45
一种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装置,作用于电站燃煤锅炉的锅炉外墙,包括集热块和数字热电偶传感器;集热块与锅炉外墙的接触位置设有导热硅胶层,每个集热块设有集热块固定孔和热电偶插入孔,集热块通过集热块固定孔与锅炉外墙连接;数字热电偶传感器通过热电偶插入孔与集热块连接固定;若干现场总线连接的带有集热块的数字热电偶传感器沿锅炉外墙四周水平分布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助数字热电偶传感器对不同墙面的保温层传导到外侧的热量的变化进行检测,通过数字热电偶传感器的测温结果判断火焰中心偏斜情况,以此为基础进行锅炉燃烧调整,不破坏原有锅炉炉墙,不会造成炉膛漏风,实施及维护方便,投资费用低。投资费用低。投资费用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道锅炉
,具体涉及一种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站燃煤锅炉是电厂用来发电的锅炉,其容量较大,主力机组多为600MW,较先进的超超临界锅炉容量可达1000MW。电站锅炉主要有煤粉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这两类锅炉是目前电站所用的主要类型。
[0003]锅炉火焰中心偏斜是导致水冷壁管受热面不均的主要原因,管道间的热偏差容易引起水冷壁产生热应力,导致水冷壁撕裂;同时受热面不均,容易引起受热面结焦,影响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0004]传统技术中,对于火焰中心的偏斜的检测技术主要有CCD成像技术、声波测温技术。现有技术的共性问题是需要对炉膛进行改造,在四周水冷壁进行开孔,工作量大,成本高,而且给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如漏风问题。亟需一种新的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装置,实现对锅炉炉墙无实质性破坏的情况下,通过炉墙外壁温的测量反映火焰中心的偏斜。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装置,作用于电站燃煤锅炉的锅炉外墙,包括集热块和数字热电偶传感器;所述集热块与所述锅炉外墙的接触位置设有导热硅胶层,每个所述集热块设有集热块固定孔和热电偶插入孔,集热块通过所述集热块固定孔与所述锅炉外墙连接;
[0007]所述数字热电偶传感器通过所述热电偶插入孔与集热块连接;通过总线电缆连接的若干带有集热块的数字热电偶传感器沿所述锅炉外墙四周水平分布。
[0008]作为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集热块固定孔分布在所述集热块的四角处,所述集热块通过集热块固定孔,采用膨胀卡扣与所述锅炉外墙连接;
[0009]所述锅炉外墙与所述集热块固定孔的对应位置开设有外墙孔。
[0010]作为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热电偶插入孔设置在所述集热块的侧部,热电偶插入孔的走向与所述集热块固定孔呈垂直状。
[0011]作为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集热块还设有热电偶固定孔,所述热电偶固定孔与所述热电偶插入孔呈垂直状,热电偶固定孔导通所述热电偶插入孔。
[0012]作为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热电偶固定孔通过紧固螺栓对所述热电偶插入孔中的数字热电偶传感器进行紧固。
[0013]作为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集热块与所述锅炉外墙的接触面设有固定视窗,所述固定视窗与所述集热块固定孔连通。
[0014]作为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数据采集卡,处于锅炉外墙同一面的所述数字热电偶传感器通过两个总线电缆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卡;
[0015]处于锅炉外墙四面的所述数字热电偶传感器通过八个总线电缆连接至一个所述数据采集卡;
[0016]所述数据采集卡用于对数字热电偶传感器的温度信号进行采集。
[0017]作为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监控电脑,所述监控电脑与所述数据采集卡电连接,监控电脑用于对所述数据采集卡采集的数字热电偶传感器的温度信号进行分析。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作用于电站燃煤锅炉的锅炉外墙,包括集热块和数字热电偶传感器;集热块与锅炉外墙的接触位置设有导热硅胶层,每个集热块设有集热块固定孔和热电偶插入孔,集热块通过集热块固定孔与锅炉外墙连接;数字热电偶传感器通过热电偶插入孔与集热块连接;通过总线电缆连接的若干带有集热块的数字热电偶传感器沿锅炉外墙四周水平分布。本技术通过在水冷壁的锅炉外墙阵列布置集热块和数字热电偶传感器进行测温,借助数字热电偶传感器对不同墙面的保温层传导到外侧的热量的变化进行检测,通过数字热电偶传感器的测温结果判断火焰中心偏斜情况,以此为基础进行锅炉燃烧调整;本技术方案不破坏原有锅炉炉墙,不会造成炉膛漏风,实施及维护方便,投资费用低。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0]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装置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装置布置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装置中集热块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锅炉外墙;2、集热块;3、数字热电偶传感器;4、导热硅胶层;5、集热块固定孔;6、热电偶插入孔;7、热电偶固定孔;8、固定视窗;9、数据采集卡;10、总线电缆;11、监控电脑。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参见图1、图2和图3,提供一种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装置,作用于电站燃煤锅炉的锅炉外墙1,包括集热块2和数字热电偶传感器3;所述集热块2与所述锅炉外墙1的接触位置设有导热硅胶层4,每个所述集热块2设有集热块固定孔5和热电偶插入孔6,集热块2通过所述集热块固定孔5与所述锅炉外墙1连接;
[0027]所述数字热电偶传感器3通过所述热电偶插入孔6与集热块2连接;通过总线电缆10连接的若干带有集热块2的数字热电偶传感器3沿所述锅炉外墙1四周水平分布。
[0028]本实施例中,导热硅胶层4的形成是在集热块2的贴合面和锅炉外墙1对应面积的外表面涂抹导热硅胶。导热硅胶是现有高端的导热化合物,通过空气中的水分发生缩合反应放出低分子引起交联固化,具有卓越的抗冷热交变性能、耐老化性能和电绝缘性能。导热硅胶确保数字热电偶传感器3能够准确反应所处位置的锅炉外墙1测温点的温度情况。
[0029]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热块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装置,作用于电站燃煤锅炉的锅炉外墙(1),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块(2)和数字热电偶传感器(3);所述集热块(2)与所述锅炉外墙(1)的接触位置设有导热硅胶层(4),每个所述集热块(2)设有集热块固定孔(5)和热电偶插入孔(6),集热块(2)通过所述集热块固定孔(5)与所述锅炉外墙(1)连接;所述数字热电偶传感器(3)通过所述热电偶插入孔(6)与集热块(2)连接;通过总线电缆(10)连接的若干带有集热块(2)的数字热电偶传感器(3)沿所述锅炉外墙(1)四周水平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块固定孔(5)分布在所述集热块(2)的四角处,所述集热块(2)通过集热块固定孔(5),采用膨胀卡扣与所述锅炉外墙(1)连接;所述锅炉外墙(1)与所述集热块固定孔(5)的对应位置开设有外墙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插入孔(6)设置在所述集热块(2)的侧部,热电偶插入孔(6)的走向与所述集热块固定孔(5)呈垂直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站燃煤锅炉燃烧中心火焰偏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块(2)还设有热电偶固定孔(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新春何晓迪曹欢季镇何凯周嘉炜宫俊峰白玉莲倪永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