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504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其包括断路器外壳、操作按钮,以及分别设置在断路器外壳内的过载保护机构和操作机构;所述过载保护机构和操作机构层叠设置在断路器外壳中部,操作按钮设置在断路器外壳一端且位于操作机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小型断路器,其内部布局合理、紧凑。紧凑。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断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断路器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安全性,目前已获得广泛应用,但是现有断路器多存在以下问题:
[0003]一、现有断路器一般安装于配电箱内,当线路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或者更换失效的断路器时,操作人员需要逐级检查安装于线路上的断路器,比较繁琐;尤其对于插入式断路器而言,其一般安装于机柜中,且安装数量较多,在检修、更换故障断路器或查找特定断路器或判断断路器状态时,需要耗费较大的时间与精力,影响了检修或查找或判断的效率,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4]二、断路器在一些特定的空间狭小的设备上使用时,存在无法安装或安装成本较高等缺陷。
[0005]三、断路器的信号输出组件只能输出单一类型信号,无法满足需求;而且信号输出组件的安装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小型断路器,其内部布局合理、紧凑。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小型断路器,其包括断路器外壳2、操作按钮1,以及分别设置在断路器外壳2内的过载保护机构2a和操作机构4;所述过载保护机构2a和操作机构4层叠设置在断路器外壳2中部,操作按钮1设置在断路器外壳2 一端且位于操作机构4一侧。
[0009]优选的,所述小型断路器还包括灭弧室9和短路保护机构6,灭弧室9 和短路保护机构6并排设置在操作机构4的另一侧。<br/>[0010]优选的,所述小型断路器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断路器外壳2两端的第一接线端7和第二接线端3a;所述第二接线端3a和操作按钮1位于断路器外壳2同一端。
[0011]优选的,所述灭弧室9和第二接线端3a相对且分别位于过载保护机构 2a两侧;所述操作按钮1和短路保护机构6相对且分别位于操作机构4两侧。
[0012]优选的,所述小型断路器还包括设置在断路器外壳2内的信号输出组件8,信号输出组件8和第一接线端7位于断路器外壳2的同一端,信号输出组件8设置在两个第一接线端7之间。
[0013]优选的,所述信号输出组件8包括印刷电路板80以及分别设置在印刷电路板80上的第一信号端83、第二信号端82、触头接线端81;所述第一信号端83和第二信号端82并排间隔设置在印刷电路板80一侧,触头接线板81设置在印刷电路板80另一侧,触头接线板81与小型断路器的静触头 1-0a电连。
[0014]优选的,所述信号输出组件8还包括限流电阻85和二极管84,限流电阻85串接在触头接线板81和第一信号端83之间,二极管84串接在触头接线板81和第二信号端82之间。
[0015]优选的,所述限流电阻85、二极管84和触头接线端81设置在印刷电路板80同一侧。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信号端83、第二信号端82和触头接线端81均为插接型端子。
[0017]优选的,所述小型断路器还包括隔板3,断路器外壳2包括外壳基座,隔板3与外壳基座相连,操作机构4设置在隔板3和外壳基座之间。
[0018]优选的,所述操作机构4包括锁扣件41、跳扣件42、转动板43、手柄件44和第二连杆45,转动板43和手柄件44分别枢转设置在断路器外壳2 上,锁扣件41和跳扣件42分别枢转设置在转动板43上且锁扣配合,手柄件44通过第二连杆45与锁扣件41驱动相连;所述小型断路器还包括操作手柄1,操作手柄1一端插置在断路器外壳2内且与断路器外壳2滑动配合,操作手柄1通过第一连杆46与手柄件44驱动相连,驱动手柄件44转动。
[0019]优选的,所述跳扣件42和转动板43同轴设置,转动板43的转轴两端、手柄件44的转轴两端分别与外壳基座、隔板3限位配合。
[0020]优选的,所述跳扣件42包括跳扣受动柱40,分别与过载保护机构2a、短路保护机构6驱动配合。
[0021]本专利技术小型断路器,其内部布局精心设计,布局更加合理,更加充分的利用了断路器外壳2的内部空间,使整个小型断路器更加紧凑,有利于减小小型断路器的整体尺寸,符合小型断路器的小型化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小型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其短路保护机构为拍合式电磁机构;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小型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相比,省略了隔板;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小型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其短路保护机构为直动式电磁机构;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短路保护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短路保护机构为拍合式电磁机构;
[0028]图7是本专利技术短路保护机构的侧面投影结构示意图,该短路保护机构为拍合式电磁机构,至少示出了衔铁与磁轭吸合时,衔铁与衔铁拉簧的夹角;
[0029]图8是本专利技术短路保护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该短路保护机构为拍合式电磁机构;
[0030]图9A是本专利技术过载保护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双金属片通过第一软连接与第一导电板相连,通过第二软连接与静触头相连,第一导电板与静触头之间通过第三软连接相连;
[0031]图9B是本专利技术过载保护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双金属片通过第一软连接与第一导电板相连,通过第二软连接与静触头相连;
[0032]图10是本专利技术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1是本专利技术信号输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印刷电路板一侧的结构;
[0034]图12是本专利技术信号输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印刷电路板另一侧的结
构;
[0035]图13A是本专利技术信号输出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0036]图13B是本专利技术信号输出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0037]图14是本专利技术小型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按钮观察孔;
[0038]图15是本专利技术小型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时,信号灯、导光元件、指示件和操作按钮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39]图16是本专利技术导光元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小型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时,信号灯发出的光线在导光元件中的传播路径;
[0040]图17是本专利技术小型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时,驱动件与指示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41]图18是本专利技术小型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时,驱动件与指示件的另一角度配合结构示意图;
[0042]图19是本专利技术小型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信号灯、导光元件、指示件和操作按钮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43]图20是本专利技术导光元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小型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信号灯发出的光线在导光元件中的传播路径;
[0044]图21是本专利技术小型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驱动件与指示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45]图22是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断路器,其包括断路器外壳(2)、操作按钮(1),以及分别设置在断路器外壳(2)内的过载保护机构(2a)和操作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保护机构(2a)和操作机构(4)层叠设置在断路器外壳(2)中部,操作按钮(1)设置在断路器外壳(2)一端且位于操作机构(4)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断路器还包括灭弧室(9)和短路保护机构(6),灭弧室(9)和短路保护机构(6)并排设置在操作机构(4)的另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断路器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断路器外壳(2)两端的第一接线端(7)和第二接线端(3a);所述第二接线端(3a)和操作按钮(1)位于断路器外壳(2)同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9)和第二接线端(3a)相对且分别位于过载保护机构(2a)两侧;所述操作按钮(1)和短路保护机构(6)相对且分别位于操作机构(4)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断路器还包括设置在断路器外壳(2)内的信号输出组件(8),信号输出组件(8)和第一接线端(7)位于断路器外壳(2)的同一端,信号输出组件(8)设置在两个第一接线端(7)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出组件(8)包括印刷电路板(80)以及分别设置在印刷电路板(80)上的第一信号端(83)、第二信号端(82)、触头接线端(81);所述第一信号端(83)和第二信号端(82)并排间隔设置在印刷电路板(80)一侧,触头接线板(81)设置在印刷电路板(80)另一侧,触头接线板(81)与小型断路器的静触头(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卢科军葛伟骏杨安顾翔翼顾斌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