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气囊气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476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气囊气管插管,属于气管插管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弧形的气管插管、设置于气管插管上的气囊以及吸痰管,气囊包括第一气囊以及与第一气囊上端相接的第二气囊,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别连接有第一充气管和第二充气管,第二气囊位于气管插管的凸侧的一面设置有吸痰槽,吸痰管从气管插管的中上部穿入从吸痰槽的内部穿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设有吸痰槽的第二气囊将附着于患者咽喉内壁的痰液汇拢,能对患者咽喉部的痰液的彻底的清理,减少清理次数,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的同时减少患者的负担。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充气管分别设置,方便根据护理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整。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整。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气囊气管插管


[0001]本技术属于气管插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气囊气管插管。

技术介绍

[0002]气管插管是呼吸道不通畅或昏迷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气管插管可以引起支气管粘膜刺激,容易引起合并感染等并发症,所常伴随出现痰液增多等不适症状。咽喉内积聚痰液等分泌物而无法清理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甚至会使患者出现呼吸窘迫、氧饱和度迅速下降的症状。因此医护人员需注意清理患者咽喉部积聚的痰液,如不能及时彻底的清理不仅会造成医护人员清理工作的次数增加,更会加重患者身体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气囊气管插管。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双层气囊气管插管,包括弧形的气管插管、设置于气管插管上的气囊以及吸痰管,所述气囊包括第一气囊以及与第一气囊上端相接的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别连接有第一充气管和第二充气管,所述第二气囊位于气管插管的凸侧的一面设置有吸痰槽,所述吸痰管从气管插管的中上部穿入从吸痰槽的内部穿出。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气囊的上侧呈弧型,所述第一气囊与气管插管的连接处高于第一气囊上侧的外壁。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吸痰槽由下至上呈渐缩径设置,所述吸痰槽下端与第二气囊下端相连接。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吸痰槽内侧为弧型的软片,所述软片与第二气囊气密性连接。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吸痰管的穿出端形成喇叭形的吸痰口卡接于软片上。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气囊与气管插管的连接处高于为第二气囊下侧的外壁,所述第二气囊下侧形成环形的弧面与第一气囊上侧相贴。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未充气时,所述第二气囊位于气管插管的凸侧的一面向上折叠。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充气管和第二充气管分别从气管插管的中上部的相对的两侧穿入气管插管内部。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充气管从气管插管穿出处位于第二气囊的内部的上部。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层气囊气管插管通过设置设有由上至下呈渐缩径的吸痰槽的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相配合设置将附着于患者咽喉内壁的痰液汇拢,并设置有利于吸引的喇叭形吸痰口来互相配合进行吸引操作,能更彻底的对挂于患者咽喉的痰液进行清
理。
[0016]本技术中的第二气囊在未充气时是向上折叠的,这种设置在充气打开的时候会向下伸展打开,这样能更好的推拢痰液,对痰液的彻底的清理,减少清理次数,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的同时减少患者的负担。
[0017]同时本技术中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充气管分别设置可以在保证第一气囊在病人咽喉内起到固定作用的状态下,单独操作第二气囊对挂于咽喉壁上的痰液进行汇拢,方便根据护理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0018]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本技术中的气囊充满气的状态下的外观示意图;
[0020]图3本技术中的气囊未充满气的状态下的外观示意图;
[0021]图4本技术中的气囊部分充满气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本技术中的气囊部分未充气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本技术中的气囊部分另一种实施例的未充气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
[0025]1.气管插管,
ꢀꢀꢀꢀꢀꢀꢀ
2.吸痰管,
[0026]201.吸痰口,
ꢀꢀꢀꢀꢀꢀꢀ
3.第一气囊,
[0027]301.第一充气管,
ꢀꢀꢀ
4.第二气囊,
[0028]401.地二充气管,
ꢀꢀꢀ
5.吸痰槽,
[0029]501.软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1]实施例1:
[0032]一种双层气囊气管插管,包括弧形的气管插管1、设置于气管插管上的气囊以及吸痰管2,所述气囊包括第一气囊3以及与第一气囊3上端相接的第二气囊4,所述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4分别连接有第一充气管301和第二充气管401,所述第二气囊4上位于气管插管1的凸侧的一面设置有吸痰槽5,所述吸痰管2从气管插管1的中上部穿入从吸痰槽5的内部穿出。
[0033]充满气时,所述第一气囊3的上侧呈弧型,所述第一气囊3与气管插管1的连接处高于第一气囊3上侧的外壁。
[0034]所述吸痰槽5由下至上呈渐缩径设置,所述吸痰槽5上端与第二气囊4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吸痰槽5内侧为弧型的软片501,所述软片501与第二气囊4气密性连接,所述吸痰管2从软片501穿出。所述吸痰管2的穿出端形成喇叭形的吸痰口201卡接于软片501的下部。弧形的软片501的设置为了第二气囊4充气后能顺利形成吸痰槽5的相应形状,并且在吸痰的过程中给予吸痰口201一定的支撑。
[0035]充满气时,所述第二气囊4与气管插管1的连接处高于为第二气囊4下侧的外壁,所
述第二气囊4下侧形成环形的弧面与第一气囊3上侧相贴。
[0036]未充气时,所述第二气囊4位于气管插管1的凸侧的一面向上折叠,当充气时,所述第二气囊4位于气管插管1的凸侧的一面向下展开至下侧形成除吸痰槽5处以外与第一气囊3上侧贴合的环形的弧面,将附着于患者气管内壁的痰液汇拢至吸痰槽5内,同时所述第二气囊4位于气管插管1的凹侧的一面鼓起随气管形状充盈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
[0037]所述第一充气管301和第二充气管401分别从气管插管1的中上部的相对的两侧穿入气管插管1内部,为了方便辨识,第一充气管301从气管插管1的凹侧穿入并从同侧穿出进入第一气囊3,所述第二充气管401从气管插管1的凸侧穿入并从同侧穿出进入第二气囊4。同时,第二充气管401从气管插管1穿出处位于第二气囊4的内部的上部。这样第二气囊4可以自上而下进行充气,能更好的向下汇拢痰液。
[0038]本技术提供的双层气囊的气管插管,其中第二气囊4上设有吸痰槽5,在临床使用中,一般病床会抬起30

45度,设置于气管插管1凸侧一面的第二气囊4上的吸痰槽5正对病人的咽喉内的低位,能很好的对病人咽喉内积聚的痰液进行吸引。第二气囊4的向上折叠设置能在充气时进一步将病人咽喉内挂于咽喉壁上的痰液进行汇拢,同时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4的充气管分别设置可以在保证第一气囊3在病人咽喉内起到固定作用的状态下,单独操作第二气囊4对挂于咽喉壁上的痰液进行汇拢,方便根据护理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整。同时根据需要还可以向吸痰管内注入无菌盐水进行冲洗,冲洗后在吸引出来,可以使痰液吸引更彻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气囊气管插管,包括弧形的气管插管(1)、设置于气管插管(1)上的气囊以及吸痰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第一气囊(3)以及与第一气囊(3)上端相接的第二气囊(4),所述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4)分别连接有第一充气管(301)和第二充气管(401),所述第二气囊(4)位于气管插管(1)的凸侧的一面设置有吸痰槽(5),所述吸痰管(2)从气管插管(1)的中上部穿入从吸痰槽(5)的内部穿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气囊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3)的上侧呈弧型,所述第一气囊(3)与气管插管(1)的连接处高于第一气囊(3)上侧的外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气囊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槽(5)由下至上呈渐缩径设置,所述吸痰槽(5)下端与第二气囊(4)的下端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气囊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槽(5)内侧为弧型的软片(5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华马宏文马虹毛艳刘晓军运晓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