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式门铃接收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4296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头式门铃接收器结构,包括后侧的盒体和前侧的面盖,所述盒体具有空腔;所述盒体内设置有插头端子安装位、喇叭安装位、电源控制电路板安装位,所述插头端子安装位用于固定插头端子,所述喇叭安装位用于固定喇叭,所述电源控制电路板安装位用于安装电源控制电路板;所述面盖上设置有主电路板安装位,所述主电路板安装位用于固定主电路板;通过采用盒体内固定喇叭、电源控制电路板,面盖固定主电路板的设计,使主电路板、喇叭可以选用更大的部件,实现在不增大门铃结构的情况下,保证门铃音质音效的技术效果。保证门铃音质音效的技术效果。保证门铃音质音效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头式门铃接收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门铃
,特别是一种插头式门铃接收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无线门铃由于安装使用方便而的得到推广应用,其中无线门铃主要包括安装在户外的按门铃部分和户内的接收器部分。接收器为了能提示户内的人,需要安装喇叭,而喇叭需要电路板配合工作,因此需要在接收器内安装喇叭和电路板等部件。目前的门铃结构倾向于小型化,但是要保证门铃声音的音质、音效,门铃的喇叭、电路板又不能太小。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门铃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插头式门铃接收器结构。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插头式门铃接收器结构,包括后侧的盒体和前侧的面盖,所述盒体具有空腔;所述盒体内设置有插头端子安装位、喇叭安装位、电源控制电路板安装位,所述插头端子安装位用于固定插头端子,所述喇叭安装位用于固定喇叭,所述电源控制电路板安装位用于安装电源控制电路板,所述插头端子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板之间通过电线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喇叭之间通过电线连接;所述面盖上设置有主电路板安装位,所述主电路板安装位用于固定主电路板,所述主电路板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板之间、所述主电路板与所述喇叭之间通过电线连接。
[0005]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插头式门铃接收器结构,通过采用盒体内固定喇叭、电源控制电路板,面盖固定主电路板的设计,使主电路板、喇叭可以选用更大的部件,实现在不增大门铃结构的情况下,保证门铃音质音效的技术效果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插头端子安装位为向所述盒体后侧凸起形成的空腔结构。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喇叭安装位上设置有喇叭固定圈。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喇叭安装位旁边设置有电线勾线位。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电线勾线位为“C”字形结构,所述电线勾线位具有开口位。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喇叭安装位上设置有百叶状栅格部。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电源控制电路板安装位上设置有电源控制电路板安装柱。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主电路板安装位上设置有主电路板安装柱。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盒体上设置盒体组装柱,所述面盖上设置有面盖组装柱,所述盒体组装柱与所述面盖组装柱连接实现所述盒体与所述面盖的组装。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盒体组装柱上设置有对位凹位。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新门铃接收器采用盒体内固定喇叭、电源控制电路板,面盖固定主电路板的设计,使主电路板、喇叭可以选用更大的部件,既实现门铃结构缩小化的情况下,保证门铃音质音效的技术效果;
[0017]2.新门铃接收器采用电线勾线位的设计,可以在组装门铃结构时限制电线的分布、活动范围,避免主电路板、喇叭之间的电线被夹断、绞断。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中盒体的立体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中面盖的立体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盒体100、盒体组装柱101、对位凹位102、插头端子安装位110、喇叭安装位120、喇叭固定圈121、百叶状栅格部122、电源控制电路板安装位130、电源控制电路板安装柱131、电线勾线位140;面盖200、面盖组装柱201、主电路板安装位210、主电路板安装柱2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为透彻的理解本技术,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会涉及一些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技术仍可实现,即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可更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
[0025]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等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相关技术人员在对上述方向作简单、不需要创造性的调整不应理解为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外的技术。
[0026]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实际保护范围。而为避免混淆本技术的目的,由于熟知的制造方法、控制程序、部件尺寸、材料成分、管路布局等的技术已经很容易理解,因此它们并未被详细描述。
[0027]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参照图1,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插头式门铃接收器结构,包括后侧的盒体100和前侧的面盖200,盒体100具有空腔。
[0028]进一步的,参照图2,盒体100内设置有插头端子安装位110、喇叭安装位120、电源控制电路板安装位130,插头端子安装位110用于固定插头端子,喇叭安装位120用于固定喇叭,电源控制电路板安装位130用于安装电源控制电路板,插头端子与电源控制电路板之间通过电线连接,电源控制电路板与喇叭之间通过电线连接。
[0029]再进一步的,参照图3,面盖200上设置有主电路板安装位210,主电路板安装位210
用于固定主电路板,主电路板与电源控制电路板之间、主电路板与喇叭之间通过电线连接。这样就相当于喇叭、电源控制电路板固定在盒体100内,主电路板则与面盖200连接,使主电路板、喇叭可以选用更大的部件,既实现门铃结构缩小化的情况下,保证门铃音质音效的技术效果。
[0030]以上公开的一种插头式门铃接收器结构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结合现有技术进行修改或者补充,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0031]以下结合一些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此处所称的“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此外,表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并非固定的指代任何特定顺序,也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头端子安装位110为向盒体100后侧凸起形成的空腔结构,避免插头端子以及其附属结构占用盒体100过多空间。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喇叭安装位120上设置有喇叭固定圈121,用于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式门铃接收器结构,包括后侧的盒体(100)和前侧的面盖(200),所述盒体(100)具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00)内设置有插头端子安装位(110)、喇叭安装位(120)、电源控制电路板安装位(130),所述插头端子安装位(110)用于固定插头端子,所述喇叭安装位(120)用于固定喇叭,所述电源控制电路板安装位(130)用于安装电源控制电路板,所述插头端子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板之间通过电线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喇叭之间通过电线连接;所述面盖(200)上设置有主电路板安装位(210),所述主电路板安装位(210)用于固定主电路板,所述主电路板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板之间、所述主电路板与所述喇叭之间通过电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式门铃接收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端子安装位(110)为向所述盒体(100)后侧凸起形成的空腔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式门铃接收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安装位(120)上设置有喇叭固定圈(1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式门铃接收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优奈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