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翘翘板原理浮起固定针板的双色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397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翘翘板原理浮起固定针板的双色模结构,包括后模和与后模配合使用的硬胶前模和包胶前模,硬胶前模与后模合模时形成有硬胶型腔,包胶前模与后模合模时形成有包胶型腔,后模上设有顶针板,顶针板上设有伸入硬胶型腔的顶针,顶针板的后侧设有用于控制顶针板活动的跷跷板,跷跷板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后模上,后模上设有控制跷跷板绕转轴转动使顶针板向前活动的第一抵压杆和控制顶针板向后活动的第二抵压杆,硬胶前模面设有与第一抵压杆对应的第一抵压部,包胶前模设有与第二抵压杆对应的第二抵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跷跷板原理控制顶针伸缩,实现硬胶预留孔位给包胶填充,简化模具结构,降低制造成本,方便模具组装调试。组装调试。组装调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翘翘板原理浮起固定针板的双色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翘翘板原理浮起固定针板的双色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双色模具即两种塑胶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但产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可由一套或两套模具完成,且需要专门的双色注塑机配套来生产出产品。现有的一些双色注塑产品在生产时先成型出硬胶,然后在硬胶外成型出包胶,为了便于硬胶与包胶结合,通常需要在硬胶成型时预留孔位给包胶填充,但现有的双色模具结构设置复杂,导致制造成本高,模具组装调试不方便,成型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翘翘板原理浮起固定针板的双色模结构,其采用跷跷板原理控制顶针伸缩,实现硬胶预留孔位给包胶填充,简化模具结构,降低制造成本,方便模具组装调试,提高成型精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翘翘板原理浮起固定针板的双色模结构,包括后模和与后模配合使用的硬胶前模和包胶前模,所述硬胶前模与后模合模时形成有硬胶型腔,所述包胶前模与后模合模时形成有包胶型腔,所述后模上设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上设有伸入硬胶型腔的顶针,所述顶针板的后侧设有用于控制顶针板活动的跷跷板,所述跷跷板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后模上,所述后模上设有控制跷跷板绕转轴转动使顶针板向前活动的第一抵压杆和控制顶针板向后活动的第二抵压杆,所述硬胶前模面向后模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抵压杆对应的第一抵压部,所述包胶前模面向后模的一侧设有与第二抵压杆对应的第二抵压部。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抵压部为第一抵压块,所述第二抵压部为第二抵压块,所述第一抵压块与硬胶前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抵压块与包胶前模可拆卸连接。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硬胶前模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抵压块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抵压块通过螺丝可拆卸安装于第一安装槽中,所述包胶前模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抵压块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抵压块通过螺丝可拆卸安装于第二安装槽中。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硬胶前模上设有与第二抵压杆对应的第一让位槽,所述包胶前模上设有与第一抵压杆对应的第二让位槽。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跷跷板的一端与第一抵压杆的下端抵触,另一端与顶针板的后表面抵触,所述第二抵压杆的下端与顶针板的前表面抵触。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硬胶前模上设有与顶针对应的插针,所述插针的后端伸入硬胶型腔中,硬胶前模与后模合模时,插针与顶针抵触贴合。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针后端的直径小于顶针前端的直径。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在后模
上设置控制跷跷板转动第一抵压杆和控制顶针板向后活动的第二抵压杆,在硬胶前模面向后模的一侧设置第一抵压部,在包胶前模面向后模的一侧设置第二抵压部,硬胶前模与后模合模时,第一抵压部抵推第一抵压杆带动跷跷板活动,跷跷板的一端撬起顶针板带动顶针伸入硬胶型腔,包胶前模与后模合模时,第二抵压部抵推第二抵压杆带动顶针板后移,使顶针的前端退出型腔,实现硬胶预留孔位给包胶填充,采用跷跷板原理控制顶针伸缩简化模具结构,降低制造成本,方便模具组装调试,提高成型精度;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抵压块,更换不同高度的抵压块可实现对顶针运动行程的微调,利于产品注塑成型;通过设置插针,在硬胶成型时插针与顶针接触贴合,使得包胶在填充进入预留孔后形成倒扣,增加硬胶与包胶结合的稳固性,提高产品可靠性。
[0013]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产品截面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后模分别与硬胶前模和包胶前模的合模示意图;
[0017]图4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5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6是图2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7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硬胶成型状态图;
[0021]图8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包胶成型状态图。
[0022]附图标识说明:
[0023]10

产品;
ꢀꢀꢀꢀꢀꢀꢀꢀꢀꢀ
11

硬胶;
ꢀꢀꢀꢀꢀꢀꢀꢀꢀꢀ
12

前孔;
[0024]13

后孔;
ꢀꢀꢀꢀꢀꢀꢀꢀꢀꢀ
14

包胶;
ꢀꢀꢀꢀꢀꢀꢀꢀꢀꢀ
15

倒扣;
[0025]20

后模;
ꢀꢀꢀꢀꢀꢀꢀꢀꢀꢀ
21

硬胶前模;
ꢀꢀꢀꢀꢀꢀ
211

第一抵压部;
[0026]212

第一安装槽;
ꢀꢀꢀ
22

硬胶型腔;
ꢀꢀꢀꢀꢀꢀ
23

顶针板;
[0027]231

顶针;
ꢀꢀꢀꢀꢀꢀꢀꢀꢀ
24

跷跷板;
ꢀꢀꢀꢀꢀꢀꢀꢀ
25

转轴;
[0028]26

第一抵压杆;
ꢀꢀꢀꢀ
27

第二抵压杆;
ꢀꢀꢀꢀ
30

包胶前模;
[0029]301

第二抵压部;
ꢀꢀꢀ
302

第二安装槽;
ꢀꢀꢀ
303

第二让位槽;
[0030]31

包胶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翘翘板原理浮起固定针板的双色模结构,包括后模和与后模配合使用的硬胶前模和包胶前模,所述硬胶前模与后模合模时形成有硬胶型腔,所述包胶前模与后模合模时形成有包胶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上设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上设有伸入硬胶型腔的顶针,所述顶针板的后侧设有用于控制顶针板活动的跷跷板,所述跷跷板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后模上,所述后模上设有控制跷跷板绕转轴转动使顶针板向前活动的第一抵压杆和控制顶针板向后活动的第二抵压杆,所述硬胶前模面向后模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抵压杆对应的第一抵压部,所述包胶前模面向后模的一侧设有与第二抵压杆对应的第二抵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翘翘板原理浮起固定针板的双色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压部为第一抵压块,所述第二抵压部为第二抵压块,所述第一抵压块与硬胶前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抵压块与包胶前模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翘翘板原理浮起固定针板的双色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胶前模上设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广邝志强曾福梁沃培钟志和刘锦棠王海生王铭聪谢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志盛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