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的新型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9306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的新型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包括依次连接的石灰混凝沉淀装置、鸟粪石沉淀脱氨氮装置、生化处理装置、混凝沉淀装置、电解净化装置和还原装置。垃圾渗滤液依次经过石灰混凝沉淀装置去掉大量的固形颗粒物(SS)、部分COD、BOD5、大量重金属离子和色度,混凝沉淀后的滤液进一步经过鸟粪石沉淀脱氨氮装置,去除渗滤液中90~95%的氨氮,使出水的氨氮小于120mg/L并回收氨氮,去除氨氮后的渗滤液再经生化处理,去除大量的COD、BOD5再经混凝沉淀和电解净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工艺鸟粪石沉淀去除和回收氨氮、生化和电解工艺有机结合,能有效降低垃圾渗滤液中氨氮、COD、SS、色度等指标,使得出水达标排放。放。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新型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的新型系统,特别是一种垃圾渗液的处理及氨氮回收系统,属于环保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场渗出的液体,是一种难于处理的高氨氮高浓度有机废水,其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填埋场内的自然降雨和径流;2、垃圾自身含有的水份;3、在垃圾填埋后由于微生物的分解而释放出来的水份;其中填埋场内的降水为主要部分。城市垃圾渗滤液污染物含量典型值如表1.1 所示。
[0003]表1.1一般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成分(除pH、和感观指标外,单位为mg/L)
[0004]项目浓度变化范围项目浓度变化范围感观指标黑色/恶臭氯化物189~3262pH值4~9Fe50~600总硬度3000~10000Cu0.1~1.43COD
Cr
1200~60000Ca200~300BOD5200~19000Pb0.1~2.0NH3‑
N20~7400Cr0.01~2.61总磷1~70Hg0~0.032
[0005]由表1.1可知,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首先,污染物浓度高,氨氮、COD和BOD5大多为工业污染物国家排放标准的几十~几百倍以上。其次,既有有机污染成分,也有无机污染成分,同时还含有一些微量重金属污染成分,综合污染特征明显;再次,渗滤液中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严重失调,其中的氨氮浓度很高,C/N比例失调,其营养比例比生物法处理时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比例相去甚远,给生物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0006]垃圾渗滤液的氨氮含量和COD浓度高,使地面水体缺氧,水质恶化;氮磷等营养物质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诱因,还可能严重影响饮用水水源;一般而言,COD,BOD,BOD/COD会随填埋场的“年龄”增长而降低,碱度含量则升高。此外,随着堆放年限的增加,新鲜垃圾逐渐变为陈腐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含量有所下降,但氨氮含量增加,且可生化性降低,因此处理难度非常大。
[0007]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治理的重点是COD和氨氮的处理,尤其是氨氮的处理。现有主流技术包括预处理、絮凝沉淀、生化处理、化学强氧化、MBR、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步骤,它结合了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两方面的手段。与此类似,专利文件CN1478737中所公开的垃圾渗滤液也是采用物化处理与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案,在该工艺中,利用陶瓷膜对经过电解氧化处理的渗滤液进行反渗透处理。上述技术在治理垃圾渗滤液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0008]1、我国除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外,大部分地区存在冬季低温,当水温低于15℃,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中的硝化菌活性大幅下降,硝化效果差,致使生化出水的氨氮浓度高
达500~1000mg/L,有的甚至更高,而后续的膜处理并不能消除氨氮,所以,出水氨氮严重超标;
[0009]2、现有的生化与膜过滤技术结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其膜处理包括 MBR、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处理工艺长,投资多,操作岗位多,运行费用高,特别是有约30%的浓缩液除了蒸发处理外,只能再次回灌到填埋场里,导致盐份不断积累,渗滤液的含盐量越来越高。如果采用蒸发处理,浓缩液处理的运行费用高达150~200元/吨,摊销到每吨垃圾渗滤液上高达45元/ 吨以上。
[0010]3、大部分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经过处理后,其MBR出水中的高氨氮困扰后续膜工艺处理,同时,造成氨氮资源的浪费。
[0011]鉴于以上问题,急需一种对垃圾渗液的新型处理装备和技术,以解决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突出问题,替代垃圾渗液生化处理后的MBR、超滤、纳滤和反渗透设备及技术,解决排水氨氮超标和膜浓缩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技术通过采用鸟粪石法回收氨氮、电解净化和混凝净化相结合,取长补短,从而形成一种垃圾渗液的新型处理系统。
[0013]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垃圾渗滤液的新型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石灰混凝沉淀装置、鸟粪石沉淀脱氨氮装置、生化处理装置、混凝沉淀装置、电解净化装置和还原装置,所述石灰混凝沉淀装置由垃圾渗滤液收集调节池、加药罐、混凝反应罐、沉淀罐和上清液储罐构成,所述混凝反应罐的进水口与所述垃圾渗滤液收集调节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混凝反应罐的出水口与沉淀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沉淀罐的上清液出水口与上清液储罐的进水口连接,沉淀罐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浓缩罐的进口连接,所述上清液储罐的出水口与鸟粪石沉淀脱氨氮装置连接;
[0014]所述鸟粪石沉淀脱氨氮装置由鸟粪石沉淀反应釜、镁盐溶液储罐、磷酸盐溶液储罐、沉淀分离罐、上清液贮罐、鸟粪石沉淀浓缩罐、鸟粪石沉淀脱水机、固体干燥机和包装机构成;所述镁盐溶液储罐和磷酸盐溶液储罐分别与所述鸟粪石沉淀反应釜连接;所述鸟粪石沉淀反应釜的进水口与所述上清液储罐的出水口连接,所述鸟粪石沉淀反应釜的出水口与沉淀分离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沉淀分离罐的出水口与所述上清液贮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沉淀分离罐的沉淀出口与鸟粪石沉淀浓缩罐连接,所述鸟粪石沉淀浓缩罐的沉淀出口与鸟粪石沉淀脱水机的进口连接,所述鸟粪石沉淀浓缩罐的上清液出口与上清液贮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鸟粪石沉淀脱水机的固相与固体干燥机的进料口连接,鸟粪石沉淀脱水机的液相与上清液贮罐连接,固体干燥机的出料口与包装机连接;
[0015]所述生化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和中间池体,所述厌氧池的进水口与所述上清液贮罐的出水口连接,所述二沉池的出水口与中间池体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好氧池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浓缩池进口连接;
[0016]所述混凝沉淀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pH调节池、混凝罐、助凝罐、沉淀池和中间水池,其中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设有上清液出水口,所述上清液出水口与所述中间水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污泥出口,所述污泥出口与污泥泵联接;
[0017]所述电解净化装置包括电解机、直流电源和脱气罐,所述电解机的进水口与所述
中间水池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电解机的出水口与脱气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脱气罐的出水口与还原装置的进水管相连,所述脱气罐的出水管还设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与所述电解机的进水管连接;
[0018]所述还原装置包括还原罐和还原剂溶液储罐,所述还原剂溶液储罐通过计量加药泵与所述还原罐连接,所述还原罐的进水口与所述电解净化装置的出水连接,所述还原罐的出水口与排水管网连接。
[0019]较佳的,还包括污泥处理装置,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泵、污泥浓缩池、理化调理池和脱水机,所述污泥泵的进口分别与所述的石灰混凝沉淀装置、生化处理装置和混凝沉淀装置的污泥出口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为重力浓缩池,所述污泥泵的出口与重力浓缩池的进口连通,重力浓缩池的污泥出口与理化调理池的进口联通,重力浓缩池的污水出口与生化处理装置的进水口联通;理化调理池的出口与脱水机的污泥进口联通,脱水机的污水与生化处理装置的进水口联通。
[0020]较佳的,所述电解净化装置还包括电极清洗装置,所述电极清洗装置由酸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的新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石灰混凝沉淀装置、鸟粪石沉淀脱氨氮装置、生化处理装置、混凝沉淀装置、电解净化装置和还原装置,所述石灰混凝沉淀装置由垃圾渗滤液收集调节池、加药罐、混凝反应罐、沉淀罐和上清液储罐构成,所述混凝反应罐的进水口与所述垃圾渗滤液收集调节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混凝反应罐的出水口与沉淀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沉淀罐的上清液出水口与上清液储罐的进水口连接,沉淀罐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浓缩罐的进口连接,所述上清液储罐的出水口与鸟粪石沉淀脱氨氮装置连接;所述鸟粪石沉淀脱氨氮装置由鸟粪石沉淀反应釜、镁盐溶液储罐、磷酸盐溶液储罐、沉淀分离罐、上清液贮罐、鸟粪石沉淀浓缩罐、鸟粪石沉淀脱水机、固体干燥机和包装机构成;所述镁盐溶液储罐和磷酸盐溶液储罐分别与所述鸟粪石沉淀反应釜连接;所述鸟粪石沉淀反应釜的进水口与所述上清液储罐的出水口连接,所述鸟粪石沉淀反应釜的出水口与沉淀分离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沉淀分离罐的出水口与所述上清液贮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沉淀分离罐的沉淀出口与鸟粪石沉淀浓缩罐连接,所述鸟粪石沉淀浓缩罐的沉淀出口与鸟粪石沉淀脱水机的进口连接,所述鸟粪石沉淀浓缩罐的上清液出口与上清液贮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鸟粪石沉淀脱水机的固相与固体干燥机的进料口连接,鸟粪石沉淀脱水机的液相与上清液贮罐连接,固体干燥机的出料口与包装机连接;所述生化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和中间池体,所述厌氧池的进水口与所述上清液贮罐的出水口连接,所述二沉池的出水口与中间池体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好氧池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浓缩池进口连接;所述混凝沉淀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pH调节池、混凝罐、助凝罐、沉淀池和中间水池,其中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设有上清液出水口,所述上清液出水口与所述中间水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污泥出口,所述污泥出口与污泥泵联接;所述电解净化装置包括电解机、直流电源和脱气罐,所述电解机的进水口与所述中间水池的出水口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小青戴兰华黄珍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水汇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