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3037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筒状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包括第一端和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该雾化组件还包括紧贴于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上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设有换气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密封圈内壁面设置换气结构的方式实现气液平衡,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作更加方便。作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的用于吸食气溶胶的电子雾化装置通常采用多孔陶瓷制造雾化芯,这种多孔陶瓷雾化芯的引线通常需要穿过多孔陶瓷,会导致多孔陶瓷内部结构改变,且容易造成开裂。另外,在给引线电极通电布线时,电路布线较长,增加了电子雾化装置的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组件,包括筒状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包括第一端和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该雾化组件还包括紧贴于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上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设有换气结构。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气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密封圈的与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贴合的表面上的换气槽。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气槽呈迷宫状分布于所述表面上。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包括筒状的第一密封部以及连接于该第一密封部上端缘的环形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套介于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的侧壁面上,所述第二密封部覆盖于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上。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气槽连续贯通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内壁面。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气槽为具有毛细作用力。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分别紧贴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上,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壁面均设置有换气槽。
[0011]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与该雾化芯外围导液连接的储液腔以及贯穿所述雾化芯中部的气流通道,所述换气结构将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储液腔导气相通。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器包括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界定出一个柱状的雾化腔,所述雾化芯和所述密封圈沿轴向设置于所述雾化腔中,所述密封圈实现所述雾化芯对应端部与所述雾化腔内壁面之间的液密封。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道上还形成有将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芯外侧壁相连通的进液孔。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该通气管道外围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和所
述通气管道的外壁面之间界定出所述储液腔。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道能够导电,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将所述通气管道与所述雾化芯端部电性连接的电极爪。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爪包括安装部以及与该安装部相连接的至少一个弹性导电臂,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通气管道和所述雾化芯端部二者之一上,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导电臂弹性抵接所述通气管道和所述雾化芯端部二者之另一上。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可导电的底座,所述通气管道沿纵向安装于所述底座顶部,并与所述底座电性连接。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呈筒状。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具有一个断口。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呈环形片状,并夹设于所述密封圈和所述雾化芯的端面之间。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包括筒状的多孔体、设置于该多孔体内表面的发热体以及分别与该发热体相连接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设置于所述多孔体内表面的两个端部上。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互绝缘的分布于所述多孔体的一个端面上。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呈竖直设立,仅位于上端的密封圈上设置换气结构。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呈竖直设立,仅位于下端的密封圈上设置换气结构。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呈竖直设立,位于下端的密封圈的材料厚度大于位于上端的密封圈的材料厚度。
[0027]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以及与该雾化器机械地和电性地连接的电池装置。
[002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密封圈上设置换气结构,以实现气液平衡,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图2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图2所示雾化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图2所示雾化器在分解状态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图4所示雾化主体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5]图7为图4所示雾化主体在分解状态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6]图8为图6所示雾化芯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7]图9为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主体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10为图9所示雾化主体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9]图11为图9所示雾化主体在分解状态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0]图12为本技术再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主体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1]图13为图12所示雾化主体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42]图14为图12所示雾化主体在分解状态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3]图15为图12所示雾化芯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44]图16为本技术还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5]图17为图16所示雾化器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6]图18为图16所示雾化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47]图19为图16所示雾化器在分解状态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8]图20为图18所示雾化芯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49]图21为本技术再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主体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
[0051]需要理解的是,“前”、“后”、“左”、“右”、“上”、“下”、“第一”、“第二”等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殊的差别,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组件,包括筒状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包括第一端和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其特征在于,该雾化组件还包括紧贴于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上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设有换气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密封圈的与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贴合的表面上的换气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槽呈迷宫状分布于所述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筒状的第一密封部以及连接于该第一密封部上端缘的环形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套介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侧壁面上,所述第二密封部覆盖于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槽连续贯通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内壁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槽包括具有毛细作用力。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雾化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分别紧贴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上,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壁面均设置有换气槽。8.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与所述雾化芯外围导液连接的储液腔以及贯穿所述雾化芯中部的气流通道,所述换气结构将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储液腔导气相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该雾化器包括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界定出一个柱状的雾化腔,所述雾化芯和所述密封圈沿轴向设置于所述雾化腔中,所述密封圈实现所述雾化芯对应端部与所述雾化腔内壁面之间的液密封。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道上还形成有将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芯外侧壁中部相连通的进液孔。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该通气管道外围的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国亮周阿平魏益松谢许山吴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