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蒸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3012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古法蒸饭机,包括安装架、蒸汽炉、内胆、内胆驱动装置和混合装置,所述蒸汽炉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内胆和混合装置设于所述蒸汽炉内,所述内胆设于所述混合装置的正上方,所述内胆转动固定在所述蒸汽炉内,所述内胆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内胆驱动装置控制所述内胆动作,所述混合装置固定在所述蒸汽炉内,上端设有开口,下端延伸出蒸汽炉外,且下端设有出料口。且下端设有出料口。且下端设有出料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古法蒸饭机


[0001]本技术涉及餐饮设备
,尤其涉及古法蒸饭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行业内米饭的供应都以传统的煮饭或者蒸饭为主,大饭量供应为蒸饭居多,目前的传统蒸饭的口感不佳,米饭质量也难以控制,而且对米的品质比较高,即米的成本就高。
[0003]当大饭量蒸饭时,目前市面上没有专用的设备能够比较节省人力的进行蒸饭,特别是蒸饭结束后,有数米饭量的庞大,往往一个人无法完成盛饭的动作,需要多人配合,从内胆中将米饭盛出,为了节约盛饭的时间,甚至用上了铁锹进行挖取,这种蒸饭的方式,很容易使处于中心部位的米饭得不到足够的温度,导致夹生的现象发生,特别是,大饭量蒸饭前,一般需要将大米与其他材料如调味料、大豆等等辅料进行混合的话,需要人工进行,不能与蒸饭设备很好的结合,工作量大,浪费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古法蒸饭机。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古法蒸饭机,包括安装架、蒸汽炉、内胆、内胆驱动装置和混合装置,所述蒸汽炉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内胆和混合装置设于所述蒸汽炉内,所述内胆设于所述混合装置的正上方,所述内胆转动固定在所述蒸汽炉内,所述内胆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内胆驱动装置控制所述内胆动作,所述混合装置固定在所述蒸汽炉内,上端设有开口,下端延伸出蒸汽炉外,且下端设有出料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蒸汽炉上设有开关门。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内胆包括第一半球、第二半球和连接轴,所述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为半球体状,且结构相同,第一半球内部设有与之共轴的第一半球体空腔,第二半球内部设有与之共轴的第二半球体空腔,所述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之间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轴相互闭合和打开,且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相互配合形成球体内胆,且内部的第一半球体空腔和第二半球体空腔相互配合形成球形的内腔,所述第一半球、第二半球上分别设有一个固定的支撑轴,支撑轴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一半球、第二半球连接,所述支撑轴穿过所述蒸汽炉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内胆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伺服电机、转轴、丝杆、第二伺服电机和轴承,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转轴与所述内胆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驱动所述内胆在所述蒸汽炉内转动,所述丝杆的中心为空心的,具有圆柱状通孔,所述圆柱状通孔与所述丝杆共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丝杆,所述转轴的外壁与所述丝杆的内壁之间通过设置所述轴承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孔壁固定在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其外壁固定在所述丝杆的内壁上,所述转轴、丝杆和轴承共轴,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过控制丝杆的转动,带动转轴沿轴线方向远离或靠近所述内胆,实现内胆的开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轴连接,另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啮齿,所述啮齿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上的齿轮啮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装置包括圆柱状容器、盖体、下料板、驱动装置、组合转动轴和搅拌叶,所述圆柱状容器的下端口为锥形体,锥形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圆柱状容器的上端口,所述盖体上设有进料口,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盖体上,所述组合转动轴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控制组合转动轴转动,所述组合转动轴穿过所述盖体,并延伸至所述圆柱状容器的底部,且组合转动轴与所述圆柱状容器共轴,所述下料板和搅拌叶均设于所述圆柱状容器的内部,且与所述组合转动轴连接固定,所述组合转动轴能够分别驱动所述下料板和搅拌叶,所述下料板与圆形,固定在组合转动轴上,且下料板与组合转动轴共轴,所述下料板的外边缘与圆柱状容器的内壁贴合,且下料板能够通过所述组合转动轴的转动而自转,所述搅拌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组合转动轴上,另一端与所述圆柱状容器的内壁贴合,且搅拌叶能够通过组合转动轴而转动,所述下料板上设有用于出料的开口和与之配合的封盖,所述封盖能够自由开合的安装在所述开口处。
[0011]进一步的,所述组合转动轴包括用于连接下料板的内轴杆和用于连接搅拌叶的外轴套,所述内轴杆处于所述外轴套内,且内轴杆与外轴套共轴,所述内轴杆和外轴套均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圆柱状容器内,所述内轴杆的长度长于所述外轴套,所述下料板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搅拌叶的水平高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内轴杆传动连接,第一电机驱动内轴杆围绕其轴线自转,并带动所述下料板旋转,所述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与所述外轴套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外轴套围绕其轴线自转,并带动所述搅拌叶转动,所述第三电机正反转动驱动所述外轴套沿其轴线方向来回运动,从而带动安装在外轴套上的搅拌叶在圆柱状容器内运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板上的封盖的一侧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开口一侧的下料板上,所述封盖上的处于铰接的一侧延长线与内轴杆相交,所述封盖上的远离所述铰接的一侧设有朝向盖体倾斜的翼板。
[0014]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上得靠近圆柱状容器内壁的一端设有刮板,所述刮板与所述圆柱状容器的内壁贴合。
[0015]本技术提供的古法蒸饭机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够进行大容量蒸饭,便于取出蒸熟的米饭,节省人力,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0016]1、通过设置内胆,将内胆设计成第一半球、第二半球和连接轴的组合形式,将大米直接放入到第一半球、第二半球形成的球体内胆的空腔中,第一半球、第二半球相互密封,形成的球体内胆在使用时,能够被外界的驱动机构驱动,能够自由的旋转,且不会让内部的大米撒出来,在旋转的同时,通过蒸汽对内胆加热,能够将蒸汽对整个内胆的外表面进行加热,从而使内部的大米均匀受热,更容易使大米蒸熟,提高工作效率;将经过泡水的米粒放入内胆中,不需要加水,在旋转的过程中,米粒保持运动翻滚的状态,在蒸熟的过程中,不会使米粒黏结成一整块状,当米饭蒸熟后,直接打开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内部的米饭会直接从缝隙处落下进入混合装置,不会黏结成块,不需要人工取出来,方便快捷有效。
[0017]2、将内胆驱动装置设计成第一伺服电机、转轴、丝杆、第二伺服电机和轴承的组合形式,通过第一伺服电机驱动转轴动作,带动内胆进行转动,内胆自转的同时,能够将处于
内部的大米进行翻滚,内胆的外表面能够均匀的获取外部的蒸汽,使内部大米均匀受热,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的靠近外层米饭蒸熟,内部米饭不熟的现象发生,而且通过旋转,能够使内部的米饭在蒸熟之后,不会出现结块的现象,处于松散状态。
[0018]3、通过控制第二伺服电机的正反转带动丝杆,第二伺服电机的齿轮带动丝杆,使丝杆沿着转轴的轴线方向能够来回移动,丝杆与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由于轴承的内孔壁固定在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其外壁固定在所述丝杆的内壁上,丝杆的来回移动带动着转轴沿着自己的轴线方向来回移动,转轴的来回移动能够带动内胆的两个半球罩相互开合动作。
[0019]4、通过设置轴承,当第一伺服电机动作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古法蒸饭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00)、蒸汽炉(200)、内胆(300)、内胆驱动装置(400)和混合装置(500),所述蒸汽炉(200)安装在安装架(100)上,所述内胆(300)和混合装置(500)设于所述蒸汽炉(200)内,所述内胆(300)设于所述混合装置(500)的正上方,所述内胆(300)转动固定在所述蒸汽炉(200)内,所述内胆驱动装置(400)固定在所述安装架(100)上,所述内胆驱动装置(400)控制所述内胆(300)动作,所述混合装置(500)固定在所述蒸汽炉(200)内,上端设有进料口(x),下端延伸出蒸汽炉(200)外,且下端设有出料口(y)。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法蒸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炉(200)上设有开关门(2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法蒸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300)包括第一半球(310)、第二半球(320)和连接轴(330),所述第一半球(310)和第二半球(320)为半球体状,且结构相同,第一半球(310)内部设有与之共轴的第一半球体空腔(311),第二半球(320)内部设有与之共轴的第二半球体空腔(321),所述第一半球(310)和第二半球(320)之间通过连接轴(33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半球(310)和第二半球(320)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轴(330)相互闭合和打开,且第一半球(310)和第二半球(320)相互配合形成球体内胆,且内部的第一半球体空腔(311)和第二半球体空腔(321)相互配合形成球形的内腔,所述第一半球(310)、第二半球(320)上分别设有一个固定的支撑轴(a),支撑轴(a)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一半球(310)、第二半球(320)连接,所述支撑轴(a)穿过所述蒸汽炉(200)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架(100)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古法蒸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驱动装置(400)包括第一伺服电机(430)、转轴(440)、丝杆(450)、第二伺服电机(460)和轴承(470),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30)通过转轴(440)与所述内胆(300)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30)驱动所述内胆(300)在所述蒸汽炉(200)内转动,所述丝杆(450)的中心为空心的,具有圆柱状通孔(451),所述圆柱状通孔(451)与所述丝杆(450)共轴,所述转轴(440)穿过所述丝杆(450),所述转轴(440)的外壁与所述丝杆(450)的内壁之间通过设置所述轴承(470)连接,所述轴承(470)的内孔壁固定在所述转轴(440)的外壁上,其外壁固定在所述丝杆(450)的内壁上,所述转轴(440)、丝杆(450)和轴承(470)共轴,所述第二伺服电机(460)与所述丝杆(450)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460)通过控制丝杆(450)的转动,带动转轴(440)沿轴线方向远离或靠近所述内胆(300),实现内胆的开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古法蒸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40)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轴(a)连接,另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啮齿(441),所述啮齿(441)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30)上的齿轮啮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法蒸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装置(500)包括圆柱状容器(510)、盖体(520)、下料板(530)、驱动装置(540)、组合转动轴(550)和搅拌叶(5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剑华王海艳王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摩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