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阻力呼吸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2976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阻力呼吸调节器,涉及呼吸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上下固定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固定夹持有膜片组件,膜片组件包括隔膜和感压膜片,隔膜中间设置有一平直面,感压膜片固定在平直面下部,平直面外侧设置有波纹结构,下壳体上设置有与呼吸面罩连接的吸氧接口,下壳体上还倾斜设置有连接氧源的供氧接口,供氧接口上设置有阀针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更改阀针组件的角度进一步降低吸氧阻力,创新膜片组件的结构,提升膜片组件的使用寿命,给患者带来更加舒畅的吸氧体验。加舒畅的吸氧体验。加舒畅的吸氧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阻力呼吸调节器


[0001]本技术涉及呼吸保护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微阻力呼吸调节器。

技术介绍

[0002]呼吸调节器是用来控制气体(氧气)的流速或压强,通常具有用于接收流体的入口、用来提供流体的出口、以及用来测量并调节流体之中的压强的感测元件或者膜。
[0003]目前医疗设备领域的呼吸调节器大都是膜片调节器,调节器中的膜片在与空气接触后,内外产生压力差,从而推动膜片进行平移。但现在的呼吸调节器吸氧阻力较大,吸氧体验不佳,而且膜片寿命较短,反复使用后易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阻力呼吸调节器,此微阻力呼吸调节器吸氧阻力小,而且膜片不易破裂,使用寿命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微阻力呼吸调节器,包括:上下固定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固定夹持有膜片组件,所述膜片组件包括隔膜,所述隔膜上设置有波纹结构,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呼吸面罩连接的吸氧接口,所述下壳体上还倾斜设置有连接氧源的供氧接口,所述供氧接口上设置有阀针组件。
[0007]其中,所述隔膜中间设置有一平直面,所述平直面下部固定设置有感压膜片。
[0008]其中,所述波纹结构为二次波纹结构。
[0009]其中,所述隔膜为硅胶隔膜。
[0010]其中,所述阀针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供氧接口上的阀针座,所述阀针座中间设置有阀针口,所述供氧接口内还设置有与所述阀针口接触密封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述阀针口之间设置有顶起复位装置。
[0011]其中,所述顶起复位装置包括穿过所述阀针口的阀针和套装在所述阀针上的弹簧,所述阀针一端与所述密封垫固定连接,所述阀针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头,所述压头与所述感压膜片接触,所述阀针上固定设置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夹持在所述弹簧座与所述阀针座之间。
[0012]其中,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卡槽,所述膜片组件夹在所述卡槽内。
[0013]其中,所述上壳体顶部设置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补气孔。
[0014]其中,所述补气孔上设置有检测所述膜片组件是否移动的传感器。
[0015]其中,所述吸氧接口为圆锥接头。
[001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由于本技术微阻力呼吸调节器,包括:上下固定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固定夹持有膜片组件,膜片组件包括隔膜,隔膜上设置有波纹结构,下壳体上设置有与呼吸面罩连接的吸氧接口,下壳体上还倾斜设置有连接氧源的供氧接口,供氧
接口上设置有阀针组件。本技术当压差对膜片组件产生应力推动膜片来回运动时,隔膜上的波纹结构有效的化解了集中的应力,改善膜片组件的运动受力,从而使膜片组件不易破损,大大提高了膜片组件的使用寿命。将供氧接口倾斜设置在下壳体上,使氧气倾斜进入,当吸氧时,外界空气对隔膜产生向下的压力,倾斜进入的氧气对阀针组件产生水平的力,两力合成,从而使阀针组件开关更顺畅,大大降低了吸氧阻力。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微阻力呼吸调节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膜片组件使用寿命低并且呼吸调节器吸氧阻力大,吸氧体验不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更改阀针组件的角度进一步降低吸氧阻力,创新膜片组件的结构,提升膜片组件的使用寿命,给患者带来更加舒畅的吸氧体验。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微阻力呼吸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膜片组件的俯视图;
[0021]图3是图1中膜片组件的侧视图;
[0022]图中:10、上壳体,100、补气孔,101、吸氧接口,11、膜片组件,110、隔膜,111、感压膜片,12、下壳体,13、供氧接口,130、阀针座,132、阀针口,14、阀针,141、密封垫,142、压头,143、弹簧座,15、弹簧,16、卡槽,A、上腔室,B、下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4]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附图所示方位为准,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
[0025]如图1所示,一种微阻力呼吸调节器,包括:上下固定连接的上壳体10和下壳体12,上壳体10与下壳体12之间设置有卡槽16,卡槽16内固定夹持有膜片组件11。膜片组件11将上壳体10和下壳体12围成的腔室分隔成上腔室A和下腔室B。上壳体10与下壳体12材料采用坚韧、质硬、刚性的材料制成,如ABS等。
[0026]如图1所示,上壳体10顶部设置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补气孔100,补气孔100将上腔室A与外界连通,从而保证膜片组件11上下运动不受阻碍。补气孔100上可以安装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传感器可以检测膜片组件11的运动情况,从而可以监控使用者的吸氧情况。如果微阻力呼吸调节器的进气管上安装有流量计,可以通过流量计来监控使用者的吸氧情况,补气孔100仅作补气孔用即可,不用再安装传感器。
[0027]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膜片组件11包括隔膜110和感压膜片111,隔膜110材质采用食品级优质硅胶,隔膜110中间设置有一平直面。感压膜片111为钢片,感压膜片111固定在平直面下部,隔膜110上平直面外侧设置有波纹结构,波纹结构为二次波纹结构,二次波纹结构对隔膜110起到预松弛的效果,可以有效的化解隔膜110收到的作用力,从而大大提高膜片组件11的使用寿命。
[0028]如图1所示,下壳体12上设置有与呼吸面罩(图中未示出)连接的吸氧接口101,下腔室B通过吸氧接口101与吸氧面罩相连。吸氧接口101为圆锥接头,本实施例优选吸氧接口101的最小直径是22MM,可直接使用波纹软管连接呼吸面罩,实际设计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设计成其他尺寸,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下壳体12上还倾斜设置有连接氧源的供氧接口13。
[0029]如图1所示,供氧接口13上设置有阀针组件,阀针组件控制下腔室B和供氧接口13的阻断与连通。阀针组件包括设置在供氧接口13上的阀针座130,阀针座130中间设置有阀针口132,供氧接口13内还设置有与阀针口132接触密封的密封垫141,密封垫141与阀针口132之间设置有顶起复位装置。通过顶出复位装置使密封垫141与阀针口132接触或远离,从而来控制供氧接口13与下腔室B的阻断或连通。
[0030]如图1所示,顶起复位装置包括阀针14、弹簧15,阀针14穿过阀针口132并与密封垫141固定连接,阀针14上还固定设置有弹簧座143,弹簧15套装在阀针14上并夹持在弹簧座143与阀针座130之间,阀针14的另一端伸出供氧接口13的一端上设置有压头142,压头142与感压膜片111接触。感压膜片111在压差作用下上下运动,从而通过压头142推动阀针14进而推动密封垫141在供氧接口13内上下运动,从而实现了密封垫141与阀针口132接触或远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阻力呼吸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固定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固定夹持有膜片组件,所述膜片组件包括隔膜,所述隔膜上设置有波纹结构,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呼吸面罩连接的吸氧接口,所述下壳体上还倾斜设置有连接氧源的供氧接口,所述供氧接口上设置有阀针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阻力呼吸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中间设置有一平直面,所述平直面下部固定设置有感压膜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阻力呼吸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结构为二次波纹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阻力呼吸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为硅胶隔膜。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阻力呼吸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供氧接口上的阀针座,所述阀针座中间设置有阀针口,所述供氧接口内还设置有与所述阀针口接触密封的密封垫,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会君梁红军李国庆孟祥冬潘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华信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