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层包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292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膜层包覆结构,包括:一核体,包括复数形状不规则的颗粒,部分的该复数颗粒于该核体的外侧形成一凹凸外表面;及一膜层,包括一附接于该凹凸外表面的凹凸内表面、复数第一部分及复数厚度小于一该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该凹凸外表面与该凹凸内表面的间围构至少一间隙,各该间隙至少部分对应于一该第一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膜层包覆结构,可稳定成形。稳定成形。稳定成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膜层包覆结构


[0001]本技术是与包覆结构有关,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膜层包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习知的包覆结构例如将粉体装入胶囊中或将膜衣包覆于锭剂之外,借以达到防潮、美观、阻绝异味及提高储存安定性等效果。然而,于习知的包覆结构中,膜衣或胶囊与包覆于其中的内容物未能稳定结合,且厚度较大而不利于分解吸收;此外,习知的锭剂成形效果较差,受力碰撞时容易碎裂,存在亟待改善的缺弊。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膜层包覆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层包覆结构,可稳定成形。
[0005]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膜层包覆结构,包括:一核体,包括复数形状不规则的颗粒,部分的该复数颗粒于该核体的外侧形成一凹凸外表面;及一膜层,包括一附接于该凹凸外表面的凹凸内表面、复数第一部分及复数厚度小于一该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该凹凸外表面与该凹凸内表面之间围构至少一间隙,各该间隙至少部分对应于一该第一部分。
[0006]优选地,该凹凸外表面包括复数突出部,该凹凸内表面包括复数对应附接于至少一该突出部的凹接部,各该凹接部设于一该第二部分。
[0007]优选地,各该第一部分的厚度朝一该第二部分的方向渐减。
[0008]优选地,该复数第一部分包括至少一朝一该间隙突出的凸面。
[0009]优选地,该核体的最大径向尺寸介于1.2公分至1.8公分。
[0010]优选地,该膜层的平均厚度小于至少部分的该复数颗粒的径向尺寸。
[0011]优选地,各该第二部分的厚度为其中一该第一部分的厚度的0.1至0.6倍。
[0012]优选地,各该第一部分的厚度朝一该第二部分的方向渐减;该复数第一部分包括至少一朝一该间隙突出的凸面;该核体的最大径向尺寸介于1.2公分至 1.8公分;该膜层的平均厚度小于至少部分的该复数颗粒的径向尺寸;各该第二部分的厚度为其中一该第一部分的厚度的0.1至0.6倍;该膜层具有一平滑的外表面;该核体包括一环周面及二周向连接于该环周面的相对二侧的端面,各该端面为一弧凸面;该膜层为一透明层;该复数颗粒具有至少两种颜色。
[0013]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本技术提供的膜层包覆结构,可稳定成形。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7]图3为图2的A区域的放大图。
[0018]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技术可能的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0020]请参考图1至4,其显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本技术的膜层包覆结构1包括一核体10及一膜层20。
[0021]该核体10包括复数形状不规则的颗粒11,部分的该复数颗粒11于该核体10的外侧形成一凹凸外表面111;该膜层20包括一附接于该凹凸外表面111 的凹凸内表面21、复数第一部分22及复数厚度小于一该第一部分22的第二部分23,该凹凸外表面111与该凹凸内表面21之间围构至少一间隙30,各该间隙30至少部分对应于一该第一部分22。借此,各该颗粒11的棱角、该凹凸外表面111及该凹凸内表面21皆有助于该膜层20的附接,稳定性佳而不易剥离,且当该膜层20分解后,该至少一间隙30使唾液容易附着于该核体10的外表面,易于分解释放有效成分。
[0022]该凹凸外表面111包括复数突出部112,该凹凸内表面21包括复数对应附接于至少一该突出部112的凹接部211,各该凹接部211设于一该第二部分23,结合稳定性佳。配合参考图3及图4,各该第一部分22的厚度T1朝一该第二部分23的方向渐减;该复数第一部分22包括至少一朝一该间隙30突出的凸面212。借此,厚度较大的该第一部分22可提供足够的结构强度,可避免位于该核体10表面的该复数颗粒11相对错动,且该膜层20的平均厚度较薄而易于分解。
[0023]于本实施例中,该复数第一部分22与该复数第二部分23交错排列,使该膜层20可稳定附接于该凹凸外表面111;各该第二部分23的厚度T2为其中一该第一部分22的厚度T1的0.1至0.6倍,具有适当的厚度差以稳定嵌接于该凹凸外表面111,使该核体10不易变质且容易保存;该膜层20较佳为一透明层且具有一平滑的外表面,美观性佳且易于吞食。该膜层20的平均厚度小于至少部分的该复数颗粒11的径向尺寸,厚度薄而利于分解。
[0024]该膜层包覆结构1的最大径向尺寸介于1.2公分至1.8公分,便于吞咽。于本实施例中,该膜层包覆结构1另包括一环周面40及二周向连接于该环周面40的相对二侧的端面50,各该端面50为一弧凸面,接触面积较大而利于分解;该膜层包覆结构1的最大径向尺寸为1.5公分,高度为7公厘。然而,各该端面亦可为一平面或一弧凹面,该膜层包覆结构亦可依需求配置为其他规格尺寸。
[0025]该复数颗粒11包括藤黄果萃取物颗粒、绿咖啡豆萃取物颗粒、桑叶萃取物颗粒及裙带菜萃取物颗粒至少其中一种。该藤黄果萃取物颗粒的成分包括羟基柠檬酸(Hydroxycitric Acid,HCA),其结构与柠檬酸的结构相似,因此具有抑制柠檬酸裂解酶(ATP citrate lyase,ACLY)活性的功效,可减少脂肪酸合成。该绿咖啡豆萃取物颗粒的成分包括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可抑制脂肪的吸收并刺激脂肪细胞在肝脏中代谢。该桑叶萃取物颗粒的成分包括1

脱氧野尻霉素(DNJ)、植物甾醇(Phytosterol)、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等成分,有降低血脂、血糖及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总胆固醇含量的作用。该裙带菜萃取物颗粒的成分包括褐藻酸(Sodium Alginate)、褐藻糖胶(Fucoidan)及微量
元素,具有高营养价值且有利于降低血糖与血酯。较佳地,该复数颗粒11 另包括酵母铬颗粒,可对脂类代谢产生有益的调节及改善作用。
[0026]进一步说,该藤黄果萃取物颗粒的径向尺寸介于20至60网目;该绿咖啡豆萃取物颗粒的径向尺寸介于20至60网目;该桑叶萃取物颗粒的径向尺寸介于20至60网目;该裙带菜萃取物颗粒的径向尺寸介于60至100网目;该酵母铬颗粒的径向尺寸介于40至80网目。于本实施例中,该藤黄果萃取物颗粒、该绿咖啡豆萃取物颗粒及该桑叶萃取物颗粒的径向尺寸皆为40网目,该裙带菜萃取物颗粒的径向尺寸为80网目大小,该酵母铬颗粒的径向尺寸为60网目,可均匀混合并通过径向尺寸的差异相互嵌接,以具有稳定且密实的结构。然而,该复数颗粒亦可依需求配置为其他径向尺寸大小。
[0027]较佳地,该复数颗粒11具有至少两种颜色;举例来说,该绿咖啡豆萃取物颗粒及该裙带菜萃取物颗粒皆为黑色颗粒,该酵母铬颗粒为黄肤色颗粒,可具有多彩的外观且呈现多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层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核体,包括复数颗粒,部分的该复数颗粒于该核体的外侧形成一凹凸外表面;及一膜层,包括一附接于该凹凸外表面的凹凸内表面、复数第一部分及复数厚度小于一该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该凹凸外表面与该凹凸内表面之间围构至少一间隙,各该间隙至少部分对应于一该第一部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层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凹凸外表面包括复数突出部,该凹凸内表面包括复数对应附接于至少一该突出部的凹接部,各该凹接部设于一该第二部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层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部分的厚度朝一该第二部分的方向渐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层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复数第一部分包括至少一朝一该间隙突出的凸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层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核体的最大径向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万力
申请(专利权)人:和司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