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团体旅游的多人互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9282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团体旅游的多人互通系统,包括用户端和与用户端双向连接的应急通信中心,所述的用户端包括有双向连接的移动通信终端和北斗终端,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和北斗终端之间蓝牙连接;所述的应急通信中心包括有通信服务器和与通信服务器双向连接的短信收发设备及北斗指挥端,所述的北斗终端通过北斗卫星与北斗指挥端双向通信连接,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通过移动通信基站与双向短信收发设备通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多人互通系统,将移动通信网络和北斗通信网络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避免网络覆盖盲区,实现多人之间的定位及短信联系。系。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团体旅游的多人互通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多人的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团体旅游的多人互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基本的生活保障已不再是人们关心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人更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每年都会参加户外旅游活动,体验城市外、工作外的休闲生活,户外运动很多都是在偏远的郊外,这些地区往往就是通信盲区,会有手机信号无法覆盖的地区,尤其是在雨林、深山和荒野沙漠等地区,通信问题是阻碍团队活动的首要问题。
[0003]此外,户外运动发展的同时,以往的个体性活动逐渐变成了群体性活动,可以促进社交、放飞心情。但是如此多的户外人员如何才能统一管理,如何才能及时掌握每一位成员的位置信息便成为了群体性户外运动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由于户外运动通常是在远离闹市区的郊外进行,沿线自然情况比较复杂,加上各个户外运动参与者的主观性,人员行动变得比较分散,不便于统一管理,这样就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团体旅游的多人互通系统,将移动通信网络和北斗通信网络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避免网络覆盖盲区,实现多人之间的定位及短信联系。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团体旅游的多人互通系统,包括用户端和与用户端双向连接的应急通信中心,所述的用户端包括有双向连接的移动通信终端和北斗终端,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和北斗终端之间蓝牙连接;所述的应急通信中心包括有通信服务器和与通信服务器双向连接的短信收发设备及北斗指挥端,所述的北斗终端通过北斗卫星与北斗指挥端双向通信连接,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通过移动通信基站与双向短信收发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的用户端包括有双向连接的用户端A和用户端B,所述的用户端A和用户端B之间通信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的北斗终端与北斗指挥端之间通过北斗RDSS链路进行短报文通信。
[0007]优选的,所述的用户端A和用户端B之间在均有移动网络覆盖的区域时通过移动通信基站连接,所述的用户端A和用户端B之间在均无移动网络覆盖的区域时通过北斗卫星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的用户端A和用户端B之间在一方有移动网络覆盖且另一方无移动网络覆盖时,所述的无移动网络覆盖的另一方通过北斗终端经北斗指挥端将北斗短消息发送至通信服务器,所述的通信服务器将北斗短消息经协议解码和编码后转换为移动通信短消息经短信收发设备发送至有移动网络覆盖一方的移动通信终端。
[0009]优选的,所述的北斗终端包括有,北斗接收模块,包括有接收天线和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北斗卫星发送的短报文信息,并依据相应的公式对数据进行处理,解算出北斗当前的位置信息;北斗定位通信模块,用于用户的导航和定位,生成用户的位置报告,实现北斗卫星信息的接收和发射;单片机,与北斗定位通信模块相连,负责控制并接收北斗定位信息和户外探险人员的状态信息,完成对北斗定位信息的读取、解析及综合处理。
[0010]优选的,所述的北斗终端对应有北斗ID号、序列号和使用者信息,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对应有序列号、手机号和使用者信息,所述的北斗终端和移动通信终端均以短信息收发寻址为基础,为系统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撑。
[0011]优选的,所述的用户端向通信服务器发送消息时,与应急通信中心建立并维持安全的推送协议长连接,所述的应急通信中心使用负载均衡策略为用户端分配最优的通信服务器,所述的使用者通过建立的安全长连接将消息推送出去。
[0012]优选的,所述的用户端的使用者包括有领队者模块和若干队员模块,所述的领队者模块与队员模块之间的语音数据、定位新型和消息通知直接通信,在与其他人走散时,为便于附近走散人员的集合,设定某一队员启动领队者模块,所述的队员模块的用户端通过蓝牙搜索领队者模块并加入相应的群组内,通过北斗卫星或者移动通信的定位信息,将数据发送至领队者模块,同时接收领队者模块的位置信息,将近距离通信的队员模块集结在一起。
[0013]优选的,所述的领队者模块建立近距离通信小组,搜索周围队员模块的存在,邀请加入小组,分享定位信息并查看队员模块的位置信息,对队员模块进行计数统计并负载向小组的队员模块发送消息通知。优选的,所述队员模块的用户端通过近距离通讯的方式进行联系;所述近距离通讯包括ZigBee、蓝牙、WiFi等。
[0014]优选的,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有报警策略,所述的报警策略包括如下步骤:1)用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数据包,若在5s内收到来自服务器的应答则认为本次通信成功,否则重新发送该数据包;2)若连续3次发送该数据包都没有收到来自服务器的确认应答则视为放弃本次通信,用户端启用求救模块。
[0015]优选的,所述的北斗终端按照北斗通信传输频度,将长报文分成n包,通过北斗链路发送到应急通信中心,应急通信中心将收到的所有n包数据包按包序组合还原为长报文信息。
[0016]优选的,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丢包时,应急通信中心通过北斗链路向北斗终端发送丢包数据请求,每个丢包3次请求内能够获取到丢包数据,则组合成完整的长报文,否则应急通信中心通过北斗链路向北斗终端发送长报文传输失败通知,通过对传输信息进行分包和组包处理,可实现长报文通信的自动化传输。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团体旅游的多人互通系统,各组成部分在北斗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网基础设施组成的系统网络支持下,完成北斗短报文和移动短信的收发,在无移
动通信信号覆盖区域,使得探险者依然能够顺畅的与外界取得联系,保障探险爱好者的生命安全。
[0018]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团体旅游的多人互通系统,当户外人员遇险,手机等通讯设备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时,只需触发应急北斗终端上的报警按钮,由单片机控制来读取北斗定位模块上的位置信息,随后通过解析,按照北斗用户通信协议内容进行编码、封装后,对遇险位置和状态信息等报警信息打包完成,然后通过串口传输到北斗通信模块,最后以北斗短报文的形式发送给救援人员,救援人员接收到遇险信息后实施救援。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团体旅游的多人互通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团体旅游的多人互通系统的用户端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团体旅游的多人互通系统的工作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团体旅游的多人互通系统的北斗终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结合图1和图2,一种用于团体旅游的多人互通系统,包括用户端和与用户端双向连接的应急通信中心,所述的用户端包括有双向连接的移动通信终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团体旅游的多人互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端和与用户端双向连接的应急通信中心,所述的用户端包括有双向连接的移动通信终端和北斗终端,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和北斗终端之间蓝牙连接;所述的应急通信中心包括有通信服务器和与通信服务器双向连接的短信收发设备及北斗指挥端,所述的北斗终端通过北斗卫星与北斗指挥端双向通信连接,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通过移动通信基站与双向短信收发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的用户端包括有双向连接的用户端A和用户端B,所述的用户端A和用户端B之间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团体旅游的多人互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北斗终端与北斗指挥端之间通过北斗RDSS链路进行短报文通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团体旅游的多人互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北斗终端包括有,北斗接收模块,包括有接收天线和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北斗卫星发送的短报文信息,并依据相应的公式对数据进行处理,解算出北斗当前的位置信息;北斗定位通信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涛李志丹戚丁钒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