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274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防护机构、防盗机构和预埋机构;其中,所述防护机构安装于预埋机构上方,所述防护机构用于对充电系统进行防护,并为新能源汽车供电;其中,所述防盗机构安装于防护机构的内部,所述防盗机构用于防止充电系统被盗窃;其中,所述预埋机构安装于防护机构的下方,所述预埋机构用于固定充电系统的位置;本具有防盗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压球对第一触碰开关进行持续挤压,当防护壳受冲击或产生晃动时压球从承载板上掉落,第一触碰开关不再被挤压,启动第一报警器进行报警,增强对充电桩的防盗保护,防止防护壳被暴力破坏导致充电桩失窃。力破坏导致充电桩失窃。力破坏导致充电桩失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0003]
技术介绍

[0004]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广义新能源汽车,又称代用燃料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这类全部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也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车、乙醇汽油汽车等部分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目前存在的所有新能源汽车都包括在这一概念里,具体分为六大类: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醇醚燃料汽车、天然气汽车等。
[0005]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811153755.X)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该充电装置通过设置电子锁等设备对充电装置进行防盗保护,但该种防盗保护防盗手段单一,防盗效果较差,为此,提出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0006]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0008]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防护机构、防盗机构和预埋机构;其中,所述防护机构安装于预埋机构上方,所述防护机构用于对充电系统进行防护,并为新能源汽车供电;其中,所述防盗机构安装于防护机构的内部,所述防盗机构用于防止充电系统被盗窃;其中,所述预埋机构安装于防护机构的下方,所述预埋机构用于固定充电系统的位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预埋机构对防护机构的位置进行固定,并通过防盗机构对防护机构内的充电桩进行防盗保护。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壳和充电桩,所述充电桩设于防护壳的内部,所述充电桩的两侧分布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的一侧均与防护壳固定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对充电桩的位置进行固定,并通过充电桩为新能源汽车进行供电。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盗机构包括承载板和第一报警器,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报警器安装与第二安装架的一侧,所述承载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触碰开关,所述第一触碰开关的电性输出端与第一报警器的电控端电性连接,所述承载板的一侧卡接有压球。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压球配合第一触碰开关和第一报警器对充电桩进行防盗保护。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壳的一侧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安装有电子锁。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盖板配合电子锁便于工作人员打开盖板对充电桩进行检修。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埋机构包括支撑杆和预埋块,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贯穿预埋块,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防护壳固定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支撑杆配合预埋块便于将防护壳的位置固定。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埋块的内部一侧设有固定板,所述预埋块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第三触碰开关,所述预埋块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第二报警器,所述第三触碰开关的电性输出端与第二报警器的电控端电性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三触碰开关配合第二报警器防止防护壳整体被盗窃。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埋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两个限位螺杆。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螺杆对固定板进行限位。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有两个金属板,所述支撑杆的内部一侧开设与插孔,所述插孔的内部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与金属板固定连接。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插杆配合插孔便于将支撑杆与固定板连接。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埋块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第二触碰开关,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安装有两个电磁铁,所述第二触碰开关的电性输出端与电磁铁的电控端电性连接。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电磁铁配合第二触碰开关便于进行本充电装置的安装与拆卸。
[002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具有防盗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压球对第一触碰开关进行持续挤压,当防护壳受冲击或产生晃动时压球从承载板上掉落,第一触碰开关不再被挤压,启动第一报警器进行报警,增强对充电桩的防盗保护,防止防护壳被暴力破坏导致充电桩失窃;2、本具有防盗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支撑杆配合固定板和预埋块将本充电装置的位置固定,并在防护壳整体向上移动时挤压第三触碰开关,启动第二报警器进行报警,防止防护壳整体失窃。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中支撑杆和插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中防护壳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中承载板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中预埋块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中固定板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插孔;2、滑槽;10、防护机构;11、防护壳;12、充电桩;13、第一安装架;14、第二安装架;20、防盗机构;21、电子锁;22、盖板;23、压球;25、承载板;26、第一报警器;27、第一触碰开关;30、预埋机构;31、支撑杆;32、预埋块;33、限位螺杆;34、第二报警器;35、第二触碰开关;36、固定板;37、第三触碰开关;38、插杆;39、金属板;301、电磁铁;302、滑块;30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3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机构(10)、防盗机构(20)和预埋机构(30);其中,所述防护机构(10)安装于预埋机构(30)上方,所述防护机构(10)用于对充电系统进行防护,并为新能源汽车供电;其中,所述防盗机构(20)安装于防护机构(10)的内部,所述防盗机构(20)用于防止充电系统被盗窃;其中,所述预埋机构(30)安装于防护机构(10)的下方,所述预埋机构(30)用于固定充电系统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10)包括防护壳(11)和充电桩(12),所述充电桩(12)设于防护壳(11)的内部,所述充电桩(12)的两侧分布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13)和第二安装架(14),所述第一安装架(13)和第二安装架(14)的一侧均与防护壳(1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机构(20)包括承载板(25)和第一报警器(26),所述承载板(25)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架(14)的一侧,所述第一报警器(26)安装与第二安装架(14)的一侧,所述承载板(25)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触碰开关(27),所述第一触碰开关(27)的电性输出端与第一报警器(26)的电控端电性连接,所述承载板(25)的一侧卡接有压球(2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亮曹莹浦振托林森陈继永詹大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