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柑橘类作物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2739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沼渣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柑橘类作物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处理步骤、一次发酵陈化步骤、二次发酵步骤和混合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加快沼渣的发酵进程,促进沼渣中活性物质和营养元素的释放,减少氨基酸消耗,使更多氨基酸保留下来,在降低氨基酸投入量的同时能够提高富含氨基酸的沼渣有机肥基料的质量,提高柑橘的产量和品质。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柑橘类作物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沼渣肥料
,具体涉及一种柑橘类作物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柑橘系芸香科(Rutaceae)柑橘属(Citrus L.)植物,是橘、柑、橙、柚、金柑等的总称,为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经济果树。。柑橘类作物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紫色土、红黄壤、沙滩和海涂,pH值4.5~8均可生长,以pH值5.5~6.5的酸性土壤最为适宜。柑橘类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需求全面,但现有的供柑橘施用的常规肥料并不能满足柑橘对多种营养元素的需求。
[0003]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专门用于柑橘类作物的肥料,以提高柑橘的产量,提升果实的品质,这不仅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也能增加果农的经济收入,对我国的柑橘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004]近些年来,我国规模化养猪迅猛发展,传统的农村养猪散户急剧减少,而集约化、专业化养猪企业则逐年增多。据估计,当前我国规模化养猪场的年出栏量占总出栏量的70%以上。与此同时,规模化养猪模式也带来了粪污过度集中、冲洗污水工作大量增加等新问题。目前,这些问题比较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对规模化养猪场的养殖粪污进行全量化收集,而后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和沼渣。沼渣是养殖粪污在沼气池或发酵罐内经厌氧发酵产生的残留物,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沼渣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营养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对作物生长起着重要作用,而且相比于化学肥料,沼渣对柑橘类作物更为安全。采用沼渣不仅能够制得无公害的生物有机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而且能够帮助生产企业解决大量沼渣问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然而,目前作物种植中沼渣的利用方式还比较粗放,一般直接施用到土壤中,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同时也是一种有机资源的浪费。近年来,采用螯合的方式将氨基酸附着到沼渣上制备得到氨基酸有机肥日益成为研究趋势,氨基酸有机肥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高,具有促进柑橘类作物生长、提高柑橘品质的优点。
[0005]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5036826A公开了一种复合氨基酸有机肥,其采用沼渣作为氨基酸的初级载体,用沼渣与氨基酸水溶液螯合的方式制得复合氨基酸有机肥。然而,因该专利技术在发酵前期只向沼渣和促腐熟渣料中加入发酵菌溶液进行发酵,仍然存在发酵时间偏长,发酵不完全的问题,之后加入氨基酸水溶液进行螯合时,由于发酵不完全游离氨基酸会被发酵堆体中残留的高活性微生物大量消耗,因而使得复合氨基酸有机肥成品中氨基酸的实际含量较低。此外,若通过加大氨基酸溶液的投加量来提高成品氨基酸含量又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和资源浪费,不利于推广应用。
[0006]因此,如何减少氨基酸损耗,使更多氨基酸保留下来以得到富含氨基酸的柑橘类作物专用有机肥,促进柑橘的生长、提高柑橘的品质,是目前氨基酸沼渣有机肥生产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氨基酸沼渣有机肥制备过程中氨基酸消耗多、保留少而导致有机肥成品中氨基酸含量低下,有机肥品质差的缺陷,并结合柑橘类作物的特性,进而提供一种柑橘类作物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改善柑橘生长发育营养元素受限、增产提质效果微弱的现状。
[0008]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柑橘类作物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预处理步骤:将动物粪便、沼渣和糠醛渣经初次粉碎后混合,得到混合渣料,然后进行膨化、二次粉碎,得到混合渣料颗粒;
[0010]一次发酵陈化步骤:向混合渣料颗粒中加入氨基酸原液和发酵菌溶液,混合均匀,发酵,陈化,摊晾,得到发酵堆体;
[0011]二次发酵步骤:向发酵堆体中加入草炭,然后加入氨基酸原液和乳酸菌溶液,混合均匀,发酵,摊晾,得到基料;
[0012]混合步骤:向基料中加入大量元素材料和微量元素材料,混合均匀,即得柑橘类作物专用肥。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一次发酵陈化步骤和二次发酵步骤中加入的氨基酸原液的质量之和与动物粪便、沼渣和糠醛渣的质量之和的比例为10

18:70

130。
[0014]进一步地,一次发酵陈化步骤中加入的氨基酸原液与二次发酵步骤中加入的氨基酸原液的质量比为1

10:3

15;优选地,一次发酵陈化步骤中加入的氨基酸原液与二次发酵步骤中加入的氨基酸原液的质量比为3

5:6

12。
[0015]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渣料的粒径为0.45

1.20cm,所述二次粉碎后的混合渣料颗粒的粒径为0.25

0.60cm。
[0016]进一步地,所述膨化过程的温度为30

50℃,压力为0.5

2MPa。
[0017]进一步地,所述动物粪便、沼渣、糠醛渣和草炭的质量比为(30

50):(20

40):(20

40):(20

30)。
[0018]所述一次发酵陈化步骤中,所述发酵的总时间为10

15天,发酵过程中每隔3

5天翻堆一次,发酵的温度为55

65℃,陈化的总时间为15

30天,陈化的温度为40

55℃,陈化过程中每隔8

10天翻堆一次;摊晾后得到的发酵堆体的水分为30%

35%;
[0019]所述二次发酵步骤中,所述发酵的总时间为8

10天,发酵的温度为40

55℃;摊晾后控制发酵堆体的水分为25%

30%。
[0020]进一步地,所述基料、大量元素材料与微量元素材料的质量比为90

95:3

5:1

3。
[0021]进一步地,所述大量元素材料选自硫酸铵和硫酸钾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大量元素材料为硫酸铵和硫酸钾的混合物,硫酸铵和硫酸钾的质量比为1

3:1

3。
[0022]所述微量元素材料选自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锰和钼酸铵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微量元素材料为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锰和钼酸铵的混合物,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锰和钼酸铵的质量比为(5

10):(5

10):(2

5):(1

5)。
[0023]进一步地,所述氨基酸原液的制备步骤,包括,将病死动物粉粹,得到动物粉粹物,将动物粉粹物与温度为80~95℃的浓硫酸溶液混合,升温至150

220℃并维持4

6小时,再经3

4小时降温至100℃以下,油水分离得到水液即为氨基酸原液。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柑橘类作物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处理步骤:将动物粪便、沼渣和糠醛渣经初次粉碎后混合,得到混合渣料,然后进行膨化、二次粉碎,得到混合渣料颗粒;一次发酵陈化步骤:向混合渣料颗粒中加入氨基酸原液和发酵菌溶液,混合均匀,发酵,陈化,摊晾,得到一次发酵堆体;二次发酵步骤:向一次发酵堆体中加入草炭,然后加入氨基酸原液和乳酸菌溶液,混合均匀,发酵,摊晾,得到基料;混合步骤:向基料中加入大量元素材料和微量元素材料,混合均匀,即得柑橘类作物专用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发酵陈化步骤和二次发酵步骤中加入的氨基酸原液的质量之和与动物粪便、沼渣和糠醛渣的质量之和的比例为10

18:70

130;一次发酵陈化步骤中加入的氨基酸原液与二次发酵步骤中加入的氨基酸原液的质量比为1

10:3

15;优选地,一次发酵陈化步骤中加入的氨基酸原液与二次发酵步骤中加入的氨基酸原液的质量比为3

5:6

1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渣料的粒径为0.45

1.20cm,所述二次粉碎后的混合渣料颗粒的粒径为0.25

0.60cm。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化过程的温度为30

50℃,压力为0.5

2MPa。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粪便、沼渣、糠醛渣和草炭的质量比为(30

50):(20

40):(20

40):(20

30)。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发酵陈化步骤中,所述发酵的总时间为10

15天,发酵过程中每隔3

5天翻堆一次,发酵的温度为55

65℃,陈化的总时间为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芬刘佳陈金刘明柳开楼龚贵金万里平刘洋李桂龙秦文婧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正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