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垃圾的机械-生物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4372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的机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厨垃圾的机械

生物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加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器及电热壶。

技术介绍

[0002]餐厨垃圾是指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厨余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等。全世界餐厨垃圾约占市政固体垃圾总量的30%~50%,其最主要的处理方式是填埋。保守估计,中国城市每年产生餐厨垃圾总和不低于9 000万吨,而大中城市餐厨垃圾产量更是惊人。由于餐厨垃圾水分含量高、易腐败,且易滋生细菌、病原菌及霉菌,因此,若不及时清理,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及恶臭气味,对大气、水体、土壤造成污染并危害人体健康,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蚊蝇滋生和各类疾病的传播。
[0003]原料预处理是保持餐厨垃圾工程稳定高效运行的基础。餐厨垃圾主成分为可生物降解的有机质,但还有部分不可降解的成分,如塑料瓶、筷子、金属物等,这些杂质在后续的生化处理及生产设备运行中不仅会损坏后续设备,而且会降低有机物的分选效率,影响厌氧消化产沼气量。因此,对餐厨垃圾进行有效的除杂预处理是保障工程稳定高效运行的基础。传统分选工艺采用滚筒筛分技术先将大件垃圾去除,再用破碎分选技术将小件和韧性非营养物质等分离,但程序较繁琐、效率低、分离效果不理想。而且厨余垃圾在破碎后进行厌氧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了难闻的气味,影响周围的生活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厨垃圾的机械

生物处理方法,通过机械破碎和生物发酵结合的方法来生产肥料,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餐厨垃圾的机械

生物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将餐厨垃圾放入破碎装置进行破碎,然后进行脱水处理;
[0008]2)脱水后的餐厨垃圾与微生物制剂混合,进行第一次液相发酵;
[0009]其中,微生物制剂为肠膜明串珠菌、柠檬明串珠菌、短乳杆菌和酵母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
[0010]3)将功能性添加物与步骤2)所得的液相发酵后的发酵产物混合,进行第二次液相发酵,得到液相混合物;其中,功能性添加物为氮源、钾源、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钡的混合物;
[0011]4)通过电泳除去液体混合物的盐,得到肥料。
[0012]进一步,步骤1)中,经过脱水处理后的餐厨垃圾的含水率为10~13%。
[0013]再进一步,步骤2)中,第一次液相发酵的温度为70~85℃,发酵时间为7~10天。
[0014]进一步,步骤2)中,第二次液相发酵的温度为30~40℃,发酵时间为10~15天。
[0015]再进一步,所述氮源为尿素、硫酸铵、磷酸二铵或磷酸一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所述钾源为硫酸钾、硝酸钾或磷酸二氢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
[0016]进一步,所述功能性添加物与所述液相发酵后的发酵产物的质量比为1:10~20。
[0017]再进一步,步骤4)中,电泳所用的电流密度为5~10mA/cm2,电泳时间为24~36小时。
[0018]进一步,步骤4)中,第二次液相发酵完成后通过电泳除去发酵产物的盐,加入辅料,得到固体肥料;其中,辅料为锯末、麦麸、米糠或秸秆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
[0019]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本专利技术的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为:先破碎,再进行脱水,将脱水后的厨余垃圾与微生物制剂混合,进行第一次液相发酵,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废弃物,经腐熟转化为腐殖酸类有机肥;将功能性添加物与第一次液相发酵后的发酵产物混合,进行第二次液相发酵,得到液相混合物,提高肥料的肥效。再通过电泳除去液相混合物的盐,减少因氯含量过高而影响土壤质量,最终将厨余垃圾转化为肥料,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来处理厨余垃圾能变废为宝,在分解发酵过程中不产生臭味,实现了餐厨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餐厨垃圾的机械

生物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1)将餐厨垃圾放入破碎装置进行破碎,然后进行脱水处理;其中,经过脱水处理后的餐厨垃圾的含水率为10%;
[0025]2)脱水后的餐厨垃圾与微生物制剂混合,进行在70℃下第一次液相发酵10天;其中,微生物制剂为质量比为1:1:1的肠膜明串珠菌、柠檬明串珠菌、短乳杆菌的混合物;微生物制剂与餐厨垃圾的质量比为1:5;
[0026]3)将功能性添加物与步骤2)所得的液相发酵后的发酵产物混合,在40℃下进行第二次液相发酵15天,得到液相混合物;其中,功能性添加物为混合比10:5:1:1:1的尿素、硫酸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钡的混合物;所述功能性添加物与所述液相发酵后的发酵产物的质量比为1:10;
[0027]4)通过电泳除去液体混合物的盐,得到肥料。其中,电泳所用的电流密度为5mA/cm2,电泳时间为36小时。
[0028]实施例2
[0029]一种餐厨垃圾的机械

生物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1)将餐厨垃圾放入破碎装置进行破碎,然后进行脱水处理;其中,经过脱水处理后的餐厨垃圾的含水率为13%;
[0031]2)脱水后的餐厨垃圾与微生物制剂混合,进行在85℃下第一次液相发酵10天;其中,微生物制剂为酵母;微生物制剂与餐厨垃圾的质量比为1:10;
[0032]3)将功能性添加物与步骤2)所得的液相发酵后的发酵产物混合,在30℃下进行第二次液相发酵10天,得到液相混合物;其中,功能性添加物为混合比10:10:1:1:1的磷酸一铵、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钡的混合物;所述功能性添加物与所述液相发酵后的发酵产物的质量比为1:20;
[0033]4)通过电泳除去液体混合物的盐,再加入麦麸为辅料,得到固体肥料。
[0034]其中,辅料与液体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4;电泳所用的电流密度为10mA/cm2,电泳时间为24小时。
[0035]实施例3
[0036]一种餐厨垃圾的机械

生物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1)将餐厨垃圾放入破碎装置进行破碎,然后进行脱水处理;其中,经过脱水处理后的餐厨垃圾的含水率为12%;
[0038]2)脱水后的餐厨垃圾与微生物制剂混合,进行在80℃下第一次液相发酵10天;其中,微生物制剂为肠膜明串珠菌;微生物制剂与餐厨垃圾的质量比为1:15;
[0039]3)将功能性添加物与步骤2)所得的液相发酵后的发酵产物混合,在30℃下进行第二次液相发酵8天,得到液相混合物;其中,功能性添加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垃圾的机械

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餐厨垃圾放入破碎装置进行破碎,然后进行脱水处理;2)脱水后的餐厨垃圾与微生物制剂混合,进行第一次液相发酵;其中,微生物制剂为肠膜明串珠菌、柠檬明串珠菌、短乳杆菌和酵母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3)将功能性添加物与步骤2)所得的液相发酵后的发酵产物混合,进行第二次液相发酵,得到液相混合物;其中,功能性添加物为氮源、钾源、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钡的混合物;4)通过电泳除去液体混合物的盐,得到肥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的机械

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经过脱水处理后的餐厨垃圾的含水率为10~1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的机械

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第一次液相发酵的温度为70~85℃,发酵时间为7~10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的机械

生物处理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云陈学群何秋娥
申请(专利权)人:侨银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