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固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2665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关一种散热器固定机构,其主要是于弹性体上设有接合端及定位部,其中该接合端可与散热器相接设,而该定位部可接设于电路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散热器固定机构,其主要涉及一种应用于固定散热器的机构,尤指设有接合端及定位部,且可达到弹性定位功能的散热器固定机构。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如图所示,传统的散热器固定结构其主要是于散热器12上装设扣件11,并使该扣件11直接压接于CPU座体14上;其中该散热器12上设有凹槽121;而该扣件11是由抵压部111及设于抵压部111两侧的第一扣接部112及第二扣接部113所构成,其中该第一扣接部112及第二扣接部113各设有第一接合孔112a及第二接合孔113a,而该抵压部111可与散热器12的凹槽121相接合;该CPU座体14上设有第一卡接部141及第二卡接部142。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如图所示,于组装时,先将CPU 13(Computer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装设于CPU座体14上,再将散热器12接设于CPU13上,继而将扣件11的抵压部111接合于散热器12的凹槽121内,并使扣件11的第一扣接部112透过第一扣接部112的第一接合孔112a卡接于CPU座体14的第一卡接部141,再使扣件11的第二扣接部113透过第二扣接部113的第二接合孔113a而卡接于CPU座体14的第二卡接部142。该现有技术的散热器固定机构具有下列的缺点(1)该散热器12上需开设凹槽121始可供扣件11组设,进言之,此种散热器12的外型与结构易受扣件11的限制,同时易使散热器12的散热面积减缩。(2)该现有技术的散热器固定机构仅借由呈长方形片体的抵压部111卡制散热器12的凹槽121,此种固定机构,仍无法避免散热器12产生滑动,据此,定位效果不佳。(3)该现有技术的散热器固定机构仅借由呈长方形片体的抵压部111及其两侧的第一扣接部112及第二扣接部113迫紧散热器12,此种固定机构,仍无法有效使散热器12贴紧于CPU 13,于是,紧密接合于CPU13的效果不佳。(4)该现有技术的散热器固定机构中的扣件11结构易造成风扇流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散热器定位功效的固定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紧密接合于CPU的固定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受扣件的限制而减缩的固定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固承接散热器于CPU上的固定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接设导热管的散热器固定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少风扇流阻的散热器固定机构。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散热器固定机构,其主要是于弹性体上设有一接合端及一个以上的定位部,其中该接合端可与散热器相接设,而该定位部可与电路板相接设。其中定位部包含有贯孔,该贯孔可供设置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例如可为螺锁组件等;此外,该固定组件也可包含有定位单元及弹性单元。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散热器固定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散热器固定机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组合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组合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1扣件;111抵压部;112第一扣接部;112a第一接合孔;113第二扣接部;113a第二接合孔;12散热器;121凹槽;13-CPU;14-CPU座体;141第一卡接部;142第二卡接部;21弹性体;211接合端;211a凹槽;212定位部;212a贯孔;212b固定组件;212c固定组件;212d定位单元;212e弹性单元;214a嵌槽;22散热器;221导热管23-CPU;24-CPU座体;25电路板;251透孔。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附图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器固定机构,请参阅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其主要是于弹性体21上设有接合端211及其一个以上的定位部212,其中该接合端211设成凸部用以接设于设有嵌槽214a的散热器22上,该散热器22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凹槽211a,该凹槽211a可与导热管221相接设,而该定位部212设有贯孔212a,该贯孔212a可供固定组件212b组设,该固定组件212b(可为螺锁组件)可与电路板25上所设的透孔251相接设。请同时参阅图3、图4及图5,如图所示,于组装时,先将CPU23装设于CPU座体24上,再使散热器22的嵌槽214a与弹性体21的接合端211相互接设,再使弹性体21的定位部212透过固定组件212b组设定位部212的贯孔212a及电路板25的透孔251而固设于电路板25上。请参阅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其特征在于是以固定组件212c固设弹性体21的定位部212与电路板25,其中该固定组件212c包含有定位单元212d及弹性单元212e;借由该固定组件212c的弹性单元212e,以使本专利技术可更紧密的接合于CPU23。由上述的说明,而将本专利技术与先前技术作一比较,可得知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所述的优点及功效(1)本专利技术借由弹性体21的接合端211与散热器的嵌槽214a相接设可使弹性体21与散热器22之间的定位效果较现有技术散热器固定机构为佳,且更为稳固。(2)本专利技术借由弹性体21上的定位部212固设于电路板25上,可使本专利技术紧密接合于CPU23,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3)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弹性体21组设于散热器22下侧,故不会阻挡气流由风扇吹入散热器22。(4)本专利技术的接合端211与嵌槽214a相互组设,故可使本专利技术的弹性效能更佳。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举凡利用本专利技术上述的方法、形状、构造、装置所为的变化,皆应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固定机构,其主要是于弹性体上设有一接合端及其一个以上的定位部,其中该接合端可与散热器相接设,而该定位部是可借由固定组件与电路板相接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固定机构,其主要是于弹性体上设有一接合端及其一个以上的定位部,其中该接合端可与散热器相接设,而该定位部是可借由固定组件与电路板相接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固定机构,其中该定位部包含有贯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欣政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