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保温系统及防水保温屋面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92561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保温系统,包括隔汽层、第一保温层及防水层,第一保温层设置在隔汽层上方,第一保温层为上表面由内往外向下倾斜设置的保温板,防水层的下表面粘结或通过固定件安装在第一保温层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水保温系统减少了屋面构造层次,并具有良好的防水保温效果,其保温层兼具找坡作用,省去设置找坡层,进而减少屋面自重,节省施工时间和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防水保温屋面,包括结构基层,以及粘接在结构基层上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水保温系统,该结构基层为钢板或者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屋面没有设置找坡层和找平层等结构,其自重更小。其自重更小。其自重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保温系统及防水保温屋面


[0001]本技术涉及屋面覆盖层结构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防水保温系统及防水保温屋面。

技术介绍

[0002]屋面是指建筑物屋顶的表面,也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是屋顶中面积较大的部分。一般包含砼现浇楼面、找坡层、保温隔热层、水泥砂浆找平层、防水层、水泥砂浆保护层、排水系统、女儿墙及避雷措施等,特殊工程时还有瓦面的施工(挂瓦条)。
[0003]平屋面找坡层,是按照所设计的排水方向垒出一定的缓坡,以将屋面雨水有组织的疏导到建筑物和城市的雨水排放系统中去。这种形成屋面坡度的方法叫做建筑找坡、材料找坡或垫置找坡,通常采用轻集料混凝土、陶粒、炉渣、加气混凝土块等。
[0004]找平层能让屋面更加平整,为防水层的铺设做铺垫,保证防水层厚薄均匀,找平层通常采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凝土铺设,若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或设有纸筋灰等材料时,也可不设找平层。
[0005]部分屋面结构,因其结构设计以及功能要求,屋面构造层次不断增加,建筑资源耗费也不断增加,施工成本增加,屋面的自重更大,工程耗时更久,不利于国家建筑节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屋面构造层次,具有良好保温防水效果的防水保温系统,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自重小的防水保温屋面。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防水保温系统,包括隔汽层、第一保温层及防水层,所述的第一保温层设置在隔汽层上方,所述的第一保温层为上表面由内往外向下倾斜设置的保温板,所述的防水层的下表面粘结或通过固定件安装在第一保温层的上表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温层的的上表面倾斜的坡度≥2%。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粘结在所述隔汽层和所述第一保温层之间的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为平行设置的保温板。
[0011]优选地,所述的隔汽层为若干层隔汽膜,所述防水层为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隔汽层选用隔汽膜,方便施工,能够加强建筑气密性和水密性,减缓结构基层中水汽与室内湿气向保温层排放的速度,阻止冷凝形成,保护保温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层包括:设在所述第一保温层上的底层防水层,以及热熔设在所述底层防水层上的面层防水层。
[0013]优选地,所述面层防水层为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者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者聚合物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所述底层防水层为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者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者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
[0014]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层上设有排储水层,所述排储水层上设有种植层。
[0015]进一步地,所述排储水层包括:设于所述防水层上的立体网格状储水层,以及设于所述储水层上的过滤层,所述立体网格状储水层包括:底板,垂直设于所述底板上的若干等间距排列的纵向板和横向板,所述纵向板和所述横向板相交,形成网格。
[0016]一种防水保温屋面,包括结构基层,以及粘接在所述结构基层上的如上文所述的防水保温系统,所述的结构基层为钢板或者混凝土层。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层的上表面涂刷有界面处理剂。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1)本技术的防水保温系统包括隔汽层、第一保温层和防水层,第一保温层设置在隔汽层上方,第一保温层为上表面由内往外向下倾斜设置的保温板,防水层的下表面粘结或者通过固定件安装在第一保温层的上表面。第一保温层为上表面自带坡度的保温板,保温层兼具找坡作用,保温板由工厂预制,省去设置找坡层,减少了屋面的构造层次,进而减少屋面自重,节省施工时间和成本。
[0020](2)第一保温层和隔汽层之间还粘结有第二保温层,第二保温层为平行设置的保温板,可针对不同的保温需求,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保温板来铺设保温层,实现保温层保温强度的可调节化,组合式的保温层结构,同时能够兼具不同类型保温板的性能,避免仅采用一种类型的保温板以达到同样的保温效果,而使保温板的数量增加、厚度增加,屋面自重增加。防水层包括面层防水层和底层防水层,双层设计的防水层,增强了防水层的耐用性,避免仅设一层防水层时,防水层破裂使保温层失效的问题,两层设计的防水层则增加了一层保障,两层防水层可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防水材料,以增强防水效果。
[0021](3)本技术的防水保温屋面包括结构基层,以及粘接在结构基层上的本技术的防水保温系统,结构基层为钢板或者混凝土层,其表面平整,便于铺设防水保温系统,可省去找平层,减少屋面自重。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0030]其中:1.结构基层、2.界面处理剂,3.隔汽层、4.第一保温层、5.第二保温层、6.防水层、61.面层防水层、62.底层防水层、7.排储水层、71.立体网格状储水层、72.过滤层、8.种植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2]本技术的防水保温系统,包括隔汽层3、第一保温层4和防水层6,第一保温层4设置在隔汽层3上方,第一保温层4为上表面由内往外向下倾斜设置的保温板,防水层6的下表面粘结或者通过固定件安装在第一保温层4的上表面,第一保温层4的上表面倾斜的坡度≥2%,第一保温层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夹角为图中a角。保温板由工厂预制,其上表面自带坡度,兼具找坡作用,免去设置找坡层,以减少屋面构造层次,减轻屋面自重。
[0033]可在第一保温层4和隔汽层3之间再设置一层保温层,即第二保温层5,第二保温层5为平行设置的保温板,粘结在第一保温层4和隔汽层3之间,两层保温层的结构设计,可使保温层由两种不同类型的保温板铺设而成,使保温层兼具不同类型的保温板的性能,可以根据需要组合出目标保温效果的保温层。防水层6同理,可采用双层结构,包括设在第一保温层4上的底层防水层62和热熔设在底层防水层62上的面层防水层61,两层防水层6具有双重保障的作用,当面层防水层61遭到破坏时,底层防水层62完好,仍旧发挥其防护作用,避免仅设置一层防水层6,防水层6被破坏,保温层也会受到影响,致使整个屋面的防水保温效果失效,增加维修成本,也不利于环保。防水层采用防水卷材铺设,防水卷材便于施工,工期短,成型后无须养护。
[0034]隔汽层3为若干隔汽膜,隔汽膜便于施工,能够防止室内水蒸气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汽层、第一保温层及防水层,所述的第一保温层设置在隔汽层上方,所述的第一保温层为上表面由内往外向下倾斜设置的保温板,所述的防水层的下表面粘结或通过固定件安装在第一保温层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层的上表面倾斜的坡度≥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结在所述隔汽层和所述第一保温层之间的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为平行设置的保温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汽层为若干层隔汽膜,所述防水层为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包括:设在所述第一保温层上的底层防水层,以及热熔设在所述底层防水层上的面层防水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防水层为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慕武威李华斌
申请(专利权)人:固克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