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栋物流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9247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栋物流传输系统,包括楼体、电梯井和电梯,电梯井内设有物流通道,物流通道内设有运输柜,物流通道内设有放置台,运输柜的一侧设有可拆卸机构,运输柜的另一侧设有自动门,自动门上设有伸缩电机,伸缩电机上设有卡块,运输柜内设有第一传送带;楼体上设有储物柜,储物柜内设有第二传送带,储物柜上设有第一柜门,第一柜门上设有卡槽和第一自动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电梯垂直运输功能,通过可拆卸机构连接放有快递的运输柜,将运输柜输送到储物柜前,通过自动门打开第一柜门,将快递通过第一传送带输送到储物柜内,亦可将快递通过第二传送带输送到运输柜内,减少快递员的劳动量和提高作业效率,还能避免用户的一部分额外负担。的一部分额外负担。的一部分额外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楼栋物流传输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物流传输
,特别涉及楼栋物流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物流业作为一种能够使各类货品运输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显著提升经济效益及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业,在现代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0003]现有技术中,快递员在给楼房上的住户收发快递时,则通常需要快递员提前联系确认目标住户业主是否在家,大量的联系确认过程繁琐众多,而且当业主不在家时则需要重新协商收发快递时间,很容易与快递员的原配送或取件计划产生冲突,进而严重影响快递配送或取件的效率,这使得快递员的劳动量繁重且作业效率低;当然,现有的快递配送也会放置在快递柜内,但存放时间过长会产生超时存放的费用,这导致用户需要承担额外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楼栋物流传输系统,利用电梯垂直运输功能,通过可拆卸机构连接放有快递的运输柜,将运输柜输送到对应的储物柜前,通过自动门打开第一柜门,将快递通过第一传送带输送到储物柜内,亦可将快递通过第二传送带输送到运输柜内,减少快递员的劳动量和提高作业效率,实现无接触物流传送,还能避免用户的一部分额外负担。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楼栋物流传输系统,包括楼体、电梯井和电梯,所述电梯井设于所述楼体内,所述电梯设于所述电梯井内,所述电梯井内除所述电梯的开口侧外的至少一侧竖直设置有至少一个物流通道,所述物流通道沿电梯井设置,所述物流通道内设有运输柜,所述运输柜与物流通道滑动配合,所述物流通道于楼体的一楼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运输柜的放置台,所述运输柜靠近所述电梯的一侧设有可拆卸机构,所述运输柜通过所述可拆卸机构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电梯,所述运输柜远离所述电梯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运输柜的开口端上设有可自动升降的自动门,所述自动门上嵌设有向远离所述运输柜一端伸缩的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卡块,所述运输柜内设有第一传送带,所述运输柜内设有微处理器,所述可拆卸机构、第一传送带电和伸缩电机电连于所述微处理器;
[0007]所述物流通道靠近所述运输柜开口端的一侧除所述楼体的一楼外于楼体的每一楼层均设有储物柜,所述储物柜内设有第二传送带,所述储物柜靠近所述运输柜的一侧设有进口,所述进口上设有可升降的第一柜门,所述第一柜门靠近所述运输柜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卡块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第一柜门上设有第一自动锁,所述储物柜远离所述运输柜的一侧设有出口,所述出口上设有可开启的第二柜门,所述第二柜门上设有第一控制面板,所述第一自动锁电连于所述第一控制面板,所述微处理器和第一控制面板均电连于所述电梯的控制中心。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楼体的一楼设有置物台,所述置物台的上端设有第二控制面板,所述置物台上放置有多块置物板,所述置物台的上端竖直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水平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下端安装有扫描摄像头和高度传感器,所述扫描摄像头和高度传感器均电连于所述第二控制面板,所述第二控制面板电连于所述电梯的控制中心。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可拆卸机构包括电磁铁和连接铁块,所述电磁铁设于所述电梯上,所述连接铁块设于所述运输柜上,所述电磁铁与连接铁块相互接触,所述电磁铁电连于所述电梯的控制中心。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输柜于开口端的左右两侧均竖直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靠近所述运输柜内部的一侧开设有通槽,每一滑槽内竖直设有螺杆,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块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所述滑块通过所述通槽连接于所述自动门,所述运输柜于螺杆的下端水平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均设有第一锥齿轮副,所述传动杆通过所述第一锥齿轮副连接于所述螺杆的下端,所述运输柜与传动杆的中部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锥齿轮副,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锥齿轮副连接于所述传动杆。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柜门上设有第二自动锁,所述第二自动锁电连于所述第一控制面板。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柜门上设有把手。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其一、本技术中的电梯通过可拆卸机构连接放有快递的运输柜,将运输柜输送到对应的储物柜前,伸缩电机伸缩,将卡块和卡槽卡合,通过自动门打开第一柜门,再将快递通过第一传送带输送到储物柜内,当快递过半的体积到储物柜后,快递借助第一传送带、储物柜的坡度和自身的重力滑动到储物柜内,便于将快递运输到对应楼层,减少快递员的劳动量和提高作业效率,还能减少用户使用快递柜,避免用户的一部分额外负担。
[0015]其二、本技术借助电梯的运行来运送货物,一是运用电梯空闲的时间来运送快递,二是当有人需要上楼且需要运送的快递是目的楼层或以下的楼层时,电梯上去前先连接好有快递的运输柜,将人下了电梯后,电梯下行,再送快递,不影响人使用电梯。
[0016]其三、本技术中储物柜上的第一柜门用于防止快递落入物流通道内,而第一自动锁能将第一柜门锁住,防止意外的发生。
[0017]其四、本技术中的置物板用于放置快递,可以一次运输多个快递,置物板和高度传感器还可以测量快递的尺寸、危险物品检测等,判断是否可通过本装置运输。
[0018]其五、本技术中的可拆卸机构包括电磁铁和连接铁块,通过给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力来吸附住连接铁块,结构简单且控制方便。
[0019]其六、本技术中的升降门通过转动电机、第二锥齿轮副、传动杆、第一锥齿轮副、螺杆和滑块实现自动升降,控制方便。
[0020]其七、本技术中的第一运输带和第二输送带不仅便于将置物板和快递从运输柜输送到储物柜,也便于将置物板和快递从输储物柜送到运输柜,有利于用户发快递。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照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的右视图;
[0025]图5是本技术中运输柜于自动门处的剖面图。
[0026]图中:1、楼体;2、电梯井;3、电梯;4、物流通道;41、放置台;5、运输柜;51、自动门;52、伸缩电机;53、卡块;54、第一传送带;56、滑槽;57、通槽;58、螺杆;59、滑块;510、传动杆;511、第一锥齿轮副;512、转动电机;513、第二锥齿轮副;6、可拆卸机构;61、电磁铁;62、连接铁块;7、储物柜;71、进口;72、第一柜门;73、卡槽;74、第一自动锁;75、出口;76、第二柜门;77、第一控制面板;78、第二自动锁;79、第二传送带;8、置物台;81、第二控制面板;82、置物板;83、支撑杆;84、安装杆;85、扫描摄像头;86、高度传感器;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栋物流传输系统,包括楼体(1)、电梯井(2)和电梯(3),所述电梯井(2)设于所述楼体(1)内,所述电梯(3)设于所述电梯井(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2)内除所述电梯(3)的开口侧外的至少一侧竖直设置有至少一个物流通道(4),所述物流通道(4)沿电梯井(2)设置,所述物流通道(4)内设有运输柜(5),所述运输柜(5)与物流通道(4)滑动配合,所述物流通道(4)于楼体(1)的一楼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运输柜(5)的放置台(41),所述运输柜(5)靠近所述电梯(3)的一侧设有可拆卸机构(6),所述运输柜(5)通过所述可拆卸机构(6)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电梯(3),所述运输柜(5)远离所述电梯(3)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运输柜(5)的开口端上设有可自动升降的自动门(51),所述自动门(51)上嵌设有向远离所述运输柜(5)一端伸缩的伸缩电机(52),所述伸缩电机(52)的输出轴上设有卡块(53),所述运输柜(5)内设有第一传送带(54),所述运输柜(5)内设有微处理器,所述可拆卸机构(6)、第一传送带(54)电和伸缩电机(52)电连于所述微处理器;所述物流通道(4)靠近所述运输柜(5)开口端的一侧除所述楼体(1)的一楼外于楼体(1)的每一楼层均设有储物柜(7),所述储物柜(7)内设有第二传送带(79),所述储物柜(7)靠近所述运输柜(5)的一侧设有进口(71),所述进口(71)上设有可升降的第一柜门(72),所述第一柜门(72)靠近所述运输柜(5)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卡块(53)配合使用的卡槽(73),所述第一柜门(72)上设有第一自动锁(74),所述储物柜(7)远离所述运输柜(5)的一侧设有出口(75),所述出口(75)上设有可开启的第二柜门(76),所述第二柜门(76)上设有第一控制面板(77),所述第一自动锁(74)电连于所述第一控制面板(77),所述微处理器和第一控制面板(77)均电连于所述电梯(3)的控制中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栋物流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楼体(1)的一楼设有置物台(8),所述置物台(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宸溪李俊段箫园王姝张庆马晓菊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呈贡校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