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泽宇专利>正文

联合菲涅尔透镜和眼睛佩戴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243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联合菲涅尔透镜和眼睛佩戴物,联合菲涅尔透镜包括:透镜主体,所述透镜主体具有菲涅尔工作面以及搭载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基底;其中,所述透镜主体为球镜联合柱镜或球镜联合棱镜;所述菲涅尔工作面上具有多个环形凸棱,各所述环形凸棱的横截面近似呈直角三角形,所述菲涅尔工作面具有最大屈光力方向和最小屈光力方向,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屈光力由所述最大方向屈光力向所述最小方向屈光力渐减设置,且呈非旋转对称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联合菲涅尔透镜解决了传统技术中菲涅尔透镜未能将球镜与柱镜或者球镜与棱镜联合于同一表面的问题。合于同一表面的问题。合于同一表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合菲涅尔透镜和眼睛佩戴物


[0001]本技术涉及透镜
,尤其涉及一种联合菲涅尔透镜和眼睛佩戴物。

技术介绍

[0002]良好的用眼状态有助于人们保持较佳的视力,然而随着人们花费在电子屏幕上时间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群视力下降,不得已需要戴上眼镜以矫正视力。度数越高的眼镜片,其厚度越厚,重量也会随之升高。例如负透镜镜片度数较高时,镜片周边区域就会很厚,此时视物效果不佳、相对看见正常视野的范围小;较厚的镜片安装在镜架上的沉重感,也会带来不适,美观度也会逐渐下降。为了使镜片变薄,厂家使用选择一些高折射率的光学材料用于制作镜片,然而这些材料造价较为昂贵,使得镜片价格不断攀升,而较高折射率的镜片虽然能缓解部分上述问题,但仍然不能较大限度的减少镜片的厚度。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菲涅尔透镜,能够在保证视力矫正效果的情况下,较大限度地降低镜片的厚度,然而现有的菲涅尔透镜多为单一形式的菲涅尔透镜,例如单一的菲涅尔球镜,或者单一的菲涅尔柱镜或棱镜等,不能满足用户的视力矫正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联合菲涅尔透镜和眼睛佩戴物,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解决了传统技术中菲涅尔透镜不能将球镜和柱镜或者球镜与棱镜联合、以及简单叠加菲涅尔透镜视觉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镜片的联合减轻了原有形式透镜的镜片重量;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联合菲涅尔透镜,用于球镜和柱镜或者球镜和棱镜的联合,所述联合菲涅尔透镜包括:
[0005]透镜主体,所述透镜主体具有菲涅尔工作面以及搭载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基底;
[0006]其中,所述菲涅尔工作面上具有多个环形凸棱,各所述环形凸棱的横截面近似呈直角三角形,各所述环形凸棱均具有倾斜于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光线的折射;所述菲涅尔工作面具有最大屈光力方向和最小屈光力方向,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屈光力由所述最大方向屈光力向所述最小方向屈光力呈渐减设置、且呈非旋转对称性。
[000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联合菲涅尔透镜,所述透镜主体的屈光力由所述基底的屈光力与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屈光力以薄透镜形式叠加形成。
[000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联合菲涅尔透镜,在用于正球镜联合正柱镜或者负球镜联合负柱镜、且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柱镜轴沿第一方向延伸时,所述最小屈光力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最大屈光力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屈光力沿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二方向呈渐增设置;和/或,
[0009]在用于正球镜联合负柱镜或者负球镜联合正柱镜、且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柱镜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时,所述最大屈光力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最小屈光力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屈光力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一方向呈渐增设置。
[001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联合菲涅尔透镜,在用于正球镜联合正柱镜或者负球镜联合负柱镜时,各所述环形凸棱之间形成有第一间距,在各所述第一间距相等的情况下,各所述环形凸棱的高度自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二方向呈渐增设置;和/或,
[0011]在用于正球镜联合负柱镜或者负球镜联合正柱镜时,在各所述第一间距相等的情况下,各所述环形凸棱的高度自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二方向呈渐减设置。
[00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联合菲涅尔透镜,在用于正球镜联合正柱镜或者负球镜联合负柱镜、且各所述环形凸棱的高度相等的情况下,各所述第一间距自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二方向呈渐减设置,各所述环形凸棱俯视时呈椭圆形;和/或,
[0013]在用于正球镜联合负柱镜或者负球镜联合正柱镜、且各所述环形凸棱的高度相等的情况下,各所述第一间距自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二方向呈渐增设置,各所述环形凸棱俯视时呈椭圆形。
[00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联合菲涅尔透镜,在用于负球镜联合棱镜、且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棱镜基底方向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棱镜顶角方向沿第四方向延伸时,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方向为最大屈光力方向,所述第四方向为最小屈光力方向,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屈光力沿所述第三方向向所述第四方向呈渐减设置;
[0015]在用于正球镜联合棱镜、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棱镜基底方向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棱镜顶角方向沿所述第四方向延伸时,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方向为最小屈光力方向,所述第四方向为最大屈光力方向,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屈光力沿所述第三方向向所述第四方向呈渐增设置。
[001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联合菲涅尔透镜,在用于负球镜联合棱镜时,各所述环形凸棱之前形成有第二间距,在各所述第二间距相等的情况下,各所述环形凸棱的高度自所述第三方向向所述第四方向呈渐减设置;和/或,
[0017]在用于正球镜联合棱镜、且各所述第二间距相等的情况下,各所述环形凸棱的高度自所述第三方向向所述第四方向呈渐增设置。
[001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联合菲涅尔透镜,在用于负球镜联合棱镜、且各所述环形凸棱的高度相等的情况下,各所述第二间距自所述第三方向向所述第四方向呈渐增设置;和/或,
[0019]在用于正球镜联合棱镜、且各所述环形凸棱的高度相等的情况下,各所述第二间距自所述第三方向向所述第四方向呈渐减设置。
[002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联合菲涅尔透镜,所述基底包括单纯球镜、单纯柱镜、单纯棱镜、无屈光力透镜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21]在上述联合菲涅尔透镜的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眼睛佩戴物,包括:
[0022]联合菲涅尔透镜,所述联合菲涅尔透镜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联合菲涅尔透镜;以及,
[0023]载体,用于安装所述联合菲涅尔透镜。
[0024]本技术提供的联合菲涅尔透镜和眼睛佩戴物,通过矢量合成将球镜和柱镜或者球镜和棱镜联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菲涅尔透镜未能将球镜和柱镜或者球镜和棱镜联合于同一表面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联合菲涅尔透镜的第一实施例(负球镜联合负柱镜且柱镜轴沿第一方向)沿第一方向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联合菲涅尔透镜的第一实施例(负球镜联合负柱镜且柱镜轴沿第一方向)沿第二方向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联合菲涅尔透镜第二实施例(负球镜联合负柱镜且柱镜轴沿第一方向)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联合菲涅尔透镜的第三实施例(负球镜联合棱镜顶角沿第四方向)沿第三、第四方向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联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合菲涅尔透镜,用于球镜与柱镜或者球镜与棱镜的联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菲涅尔透镜包括:透镜主体,所述透镜主体具有菲涅尔工作面以及搭载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基底;其中,所述菲涅尔工作面上具有多个环形凸棱,各所述环形凸棱的横截面近似呈直角三角形,各所述环形凸棱均具有倾斜于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光线的折射;所述菲涅尔工作面具有最大屈光力方向和最小屈光力方向,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屈光力由所述最大方向屈光力向所述最小方向屈光力呈渐减设置,且呈非旋转对称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联合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主体的屈光力由所述基底的屈光力与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屈光力以薄透镜形式叠加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在用于正球镜联合正柱镜或者负球镜联合负柱镜、且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柱镜轴沿第一方向延伸时,所述最小屈光力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最大屈光力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屈光力沿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二方向呈渐增设置;和/或,在用于正球镜联合负柱镜或者负球镜联合正柱镜、且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柱镜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时,所述最大屈光力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最小屈光力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菲涅尔工作面的屈光力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一方向呈渐增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在用于正球镜联合正柱镜或者负球镜联合负柱镜时,各所述环形凸棱之间形成有第一间距,在各所述第一间距相等的情况下,各所述环形凸棱的高度自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二方向呈渐增设置;和/或,在用于正球镜联合负柱镜或者负球镜联合正柱镜时,在各所述第一间距相等的情况下,各所述环形凸棱的高度自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二方向呈渐减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在用于正球镜联合正柱镜或者负球镜联合负柱镜、且各所述环形凸棱的高度相等的情况下,各所述第一间距自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二方向呈渐减设置,各所述环形凸棱俯视时呈椭圆形;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泽宇付祖家付骁勇
申请(专利权)人:付泽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