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燃稳定型余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242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补燃稳定型余热锅炉,包括:余热炉膛,余热炉膛内安装有换热装置,换热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螺旋换热管,螺旋换热管安装在余热炉膛内,进水管、出水管分别插入余热炉膛内并且与螺旋换热管的两端连通,还包括:点火仓、燃气通入管,点火仓安装在余热炉膛的侧壁上并且与余热炉膛的内部连通,点火仓内安装有点火器,燃气通入管贯穿余热炉膛的侧壁并且与余热炉膛的内部连通。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进水管、出水管、螺旋换热管组成换热装置,螺旋换热管安装在余热炉膛内,进水管、出水管分别插入余热炉膛内并且与螺旋换热管的两端连通,结构简单,换热效果好,而且容易安装和维修更换。换。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燃稳定型余热锅炉


[0001]本技术涉及锅炉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补燃稳定型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0002]余热锅炉作为一种节能、减排设备是冶炼工艺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其主要作用是将冶炼工艺中炉体产生的烟气进行降温,同时将烟气降温环节释放的热量用于产生蒸汽,蒸汽再被用于其他生产工序。余热锅炉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冶炼工艺的作用率及后续相关系统的可靠运行。余热锅炉前端的冶炼工序产生大量高温烟气与工质进行热交换生产蒸汽或热水。但是目前大多数工程在开工初期并没有高温烟气产生,而且上游设备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下产生的高温烟气往往不能满足余热锅炉的要求,从而导致余热锅炉运行不稳定。
[0003]专利号为“CN208124253.U”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双炉膛式补燃型余热锅炉,设置补燃炉膛并向补燃炉膛内通入燃气进行二次燃烧,通过在余热炉膛内布置余热炉膛水循环盘管,在补燃炉膛内布置补燃炉膛水循环盘管,并使得余热炉膛水循环盘管与补燃炉膛水循环盘管串联,充分利用烟气余热进行换热;但是该装置的循环盘管安装困难,循环盘管沿着内壁进行固定安装,不易进行安装和维修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补燃稳定型余热锅炉,包括:余热炉膛,所述余热炉膛上安装有高温烟气入口管、排气管道,所述高温烟气入口管与所述排气管道安装在所述余热炉膛的两端并且与所述余热炉膛内部连通,所述余热炉膛内安装有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螺旋换热管,所述螺旋换热管安装在所述余热炉膛内,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分别插入所述余热炉膛内并且与所述螺旋换热管的两端连通,还包括:点火仓、燃气通入管,所述点火仓安装在所述余热炉膛的侧壁上并且与余热炉膛的内部连通,所述点火仓内安装有点火器,所述燃气通入管贯穿所述余热炉膛的侧壁并且与所述余热炉膛的内部连通。
[0005]进一步的,所述余热炉膛水平设置,并且余热炉膛的中部向外凸出拱起,所述点火仓安装在所述余热炉膛的中部。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分布式散气管道,所述分布式散气管道安装在所述余热炉膛内,所述分布式散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高温烟气入口管连通,所述分布式散气管道上开设有均匀设置的散气孔,所述螺旋散热管套装在所述分布式散气管道的外部。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备用管道,所述备用管道贯穿所述余热炉膛的侧壁并且与所述余热炉膛的内部连通,所述备用管道与所述燃气通入管对称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备用管道上设有两条分支管路,其中第一分支管路连接到燃气储存罐上,第二分支管路连接到空气压入装置上,两条分支管路上均安装有控制阀门。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一种补燃稳定型余热锅炉,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1.本技术通过进水管、出水管、螺旋换热管组成换热装置,螺旋换热管安装在所述余热炉膛内,进水管、出水管分别插入所述余热炉膛内并且与所述螺旋换热管的两端连通,结构简单,换热效果好,而且容易安装和维修更换。
[0011]2.本技术设置分布式散气管道,高温烟气进入分布式散气管道内并从分布式散气管道的各个散气孔均匀向外排出,使高温烟气均匀分散到余热炉膛内。
[0012]3.本技术还设置备用管道,备用管道上设有两条分支管路,第一分支管路连接到燃气储存罐上,第二支管路连接到空气压入装置上,当前段设备未启动时,没有高温烟气产生进入余热炉膛内,打开第二支路并关闭第一支路,将空气压入余热炉膛内,使余热炉膛内的燃气能够点燃并燃烧;当高温烟气的温度较低时,关闭第二支路并打开第一支路,增加燃气的通入速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补燃稳定型余热锅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一种不认稳定型余热锅炉的剖面图。
[0015]其中:1

余热炉膛;2

高温烟气入口管;3

排气管道;4

点火仓;41

点火器;5

进水管;6

出水管;7

螺旋换热管;8

燃气通入管;9

备用管道;10

分布式散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的范围。
[001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8]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19]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20]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的“上、下、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同样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或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
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补燃稳定型余热锅炉,包括:余热炉膛1,余热炉膛1上安装有高温烟气入口管2、排气管道3,高温烟气入口管2与排气管道3安装在余热炉膛1的两端并且与余热炉膛1内部连通,余热炉膛1内安装有换热装置,换热装置包括:进水管5、出水管6、螺旋换热管7,螺旋换热管7安装在余热炉膛1内,进水管5、出水管6分别插入余热炉膛1内并且与螺旋换热管7的两端连通,还包括:点火仓4、燃气通入管8,点火仓4安装在余热炉膛1的侧壁上并且与余热炉膛1的内部连通,点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燃稳定型余热锅炉,包括:余热炉膛(1),所述余热炉膛(1)上安装有高温烟气入口管(2)、排气管道(3),所述高温烟气入口管(2)与所述排气管道(3)安装在所述余热炉膛(1)的两端并且与所述余热炉膛(1)内部连通,所述余热炉膛(1)内安装有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进水管(5)、出水管(6)、螺旋换热管(7),所述螺旋换热管(7)安装在所述余热炉膛(1)内,所述进水管(5)、出水管(6)分别插入所述余热炉膛(1)内并且与所述螺旋换热管(7)的两端连通,还包括:点火仓(4)、燃气通入管(8),所述点火仓(4)安装在所述余热炉膛(1)的侧壁上并且与余热炉膛(1)的内部连通,所述点火仓(4)内安装有点火器(41),所述燃气通入管(8)贯穿所述余热炉膛(1)的侧壁并且与所述余热炉膛(1)的内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燃稳定型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炉膛(1)水平设置,并且余热炉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南锅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