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柏制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221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柏制浆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A:将黄柏木进行削片、筛选,得黄柏木片;步骤B:将步骤A所制黄柏木片置于蒸煮锅内进行蒸煮,蒸煮过程中,进行两次升温,其中第一次升温方式为间接升温,第二次升温方式为直接升温,通过第一次升温过程使蒸煮温度达到120-135℃,然后进行2-3次排出所述蒸煮锅内未凝结气体的操作,再在120-135℃下进行第一次保温,通过第二次升温过程使蒸煮温度达到166-172℃,然后进行3-5次排出所述蒸煮锅内未凝结气体的操作,再在166-172℃下进行第二次保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黄柏制浆工艺,制浆成本低,浆料质量好,能实现对剥皮以后的黄柏的再利用,缓解木材原材料的紧张,节约木材资源。节约木材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柏制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浆
,具体涉及一种黄柏制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是一个木材资源短缺的国家,原生木浆的滤水性能、抗张强度和撕裂指数等指标明显优于非木纤维,随着中国高端纸产品消费量的日益增大,中国每年需要消耗大量有木浆纤维。国内林木资源因无法支撑庞大的需求量,因此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木浆,如何提高木浆的自给率,减少对进口木浆的依赖程度是我国造纸工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另一方面,木材,尤其是软木即针叶树,因其生长周期过长,树龄一般在15年以上,因此,大型的制浆造纸企业,自制浆生产线为了解决木材原料资源紧缺的问题,一般都会寻求用生长周期更短的硬木即阔叶材生产原生化学木浆。
[0003]黄柏又称檗木、檗皮、黄檗,落叶乔木,高10-25m。树皮厚,外皮灰褐色,木栓发达,不规则网状纵沟裂,内皮鲜黄色。小枝通常灰褐色或淡棕色,罕为红棕色,有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柄短;小叶5-15枚,披针形至卵状长圆形,长3-11cm,宽1.5-4cm,先端长渐尖,叶基不等的广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细钝齿,齿缝有腺点,上面暗绿色无毛,下面苍白色,仅中脉基部两侧密被柔毛,薄纸质。雌雄异株;圆锥状聚伞花序,花轴及花枝幼时被毛;花小,黄绿色;雄花雄蕊5,伸出花瓣外,花丝基部有毛;雌花的退化雄蕊呈小鳞片状;雌蕊1,子房有短柄,5室,花枝短,柱头5浅裂。浆果状核果呈球形,直径8-10mm,密集成团,熟后紫黑色,内有种子2-5颗。花期5-6月,果期9-10月。
[0004]黄柏树皮是一种中药材,经济价值大,因此人们常将黄柏树去皮制作中药材。由于现有技术中使用黄柏木制浆存在难度,因此去皮后的黄柏木常不能发挥其经济价值。因此,如何实现对剥皮以后的黄柏进行再利用进行制浆,缓解木材原材料的紧张,节约有限的木材资源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黄柏制浆工艺,根据黄柏的纤维材质特征制定制浆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制浆成本低,浆料质量好,能实现对剥皮以后的黄柏的再利用,缓解木材原材料的紧张,节约有限的木材资源。
[0006]一种黄柏制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07]步骤A:将黄柏木进行削片、筛选,得黄柏木片;
[0008]步骤B:将步骤A所制黄柏木片置于蒸煮锅内进行蒸煮,蒸煮过程中,进行两次升温,其中第一次升温方式为间接升温,第二次升温方式为直接升温,通过第一次升温过程使蒸煮温度达到120-135℃,然后进行2-3次排出所述蒸煮锅内未凝结气体的操作,再在120-135℃下进行第一次保温,之后通过第二次升温过程使蒸煮温度达到166-172℃,然后进行3-5次排出所述蒸煮锅内未凝结气体的操作,再在166-172℃下进行第二次保温。
[0009]上述的一种黄柏制浆工艺,优选地,还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10]步骤C:将经步骤B处理得到的浆料进行洗涤,洗涤后残碱余量为0-150mg/l,黑液波美度不低于8.0Be,黑液游离碱不低于5.0g/l,黑液纤维含量不高于0.01g/l;
[0011]步骤D:将步骤C处理所得的浆料送入压力筛中筛选出良浆;
[0012]步骤E:将所述良浆采用过氧化氢进行漂白,控制浆料白度为31
±
1%ISO,尘埃不高于500mm2/Kg,即制得浆料。
[0013]步骤F:将步骤E所制的浆料送入贮浆塔中进行储存。
[0014]上述的一种黄柏制浆工艺,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黄柏木片的长度为15-40mm,厚度为3-8mm,合格率为75-100%,水分含量10-55%。
[0015]上述的一种黄柏制浆工艺,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蒸煮液比为1:3.5-3.7,用碱量为绝干木片的15-20%,硫化度为16-20%。
[0016]上述的一种黄柏制浆工艺,优选地,所述碱为NaOH。
[0017]上述的一种黄柏制浆工艺,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所述蒸煮锅内压力为0.70-0.85Mpa。
[0018]上述的一种黄柏制浆工艺,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第一次升温过程时间为40-50分钟,第一次保温时间为10-30分钟。
[0019]上述的一种黄柏制浆工艺,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第二次升温过程时间为40-60分钟,第二次保温时间为30-90分钟。
[0020]上述的一种黄柏制浆工艺,优选地,所述步骤D中,所述压力筛的筛缝为0.15-0.3mm、进浆压力为3.0-7.0bar、进出口的压差为20-30kPa、渣浆与良浆的流量比为20-30%,以及运行负荷为40-60%。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黄柏制浆工艺,根据黄柏的纤维材质特征制定制浆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制浆成本低,浆料质量好,能实现对剥皮以后的黄柏的再利用,缓解木材原材料的紧张,节约有限的木材资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黄柏制浆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25]步骤A:将黄柏木进行削片、筛选,得黄柏木片;
[0026]步骤B:将步骤A所制黄柏木片置于蒸煮锅内进行蒸煮,蒸煮过程中,进行两次升温,其中第一次升温方式为间接升温,第二次升温方式为直接升温。
[0027]其中,第一次间接升温可以为利用热交换对循环蒸煮药液进行加温,第二次直接升温可以为往蒸煮锅内直接通高温蒸汽加热。
[0028]通过第一次升温过程使蒸煮温度达到120-135℃,然后进行2-3次排出蒸煮锅内未凝结气体的操作,再在120-135℃下进行第一次保温,通过第二次升温过程使蒸煮温度达到166-172℃,然后进行3-5次排出蒸煮锅内未凝结气体的操作,再在166-172℃下进
行第二次保温。用这种制浆工艺,能得到硬度低的黄柏浆料。
[00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黄柏制浆工艺,根据黄柏的纤维材质特征制定制浆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制浆成本低,浆料质量好,能实现对剥皮以后的黄柏的再利用,缓解木材原材料的紧张,节约有限的木材资源。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黄柏制浆工艺,还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31]步骤C:将经步骤B处理得到的浆料进行洗涤,洗涤后残碱余量为0-150mg/l,黑液波美度不低于8.0Be,黑液游离碱不低于5.0g/l,黑液纤维含量不高于0.01g/l;其中,黑液波美度不低于8.0Be有利于蒸发和燃烧,黑液残碱不低于5.0g/l一方面有利于蒸发和燃烧,另一方面有利于碱的回收。
[0032]步骤D:将步骤C处理所得的浆料送入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柏制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A:将黄柏木进行削片、筛选,得黄柏木片;步骤B:将步骤A所制黄柏木片置于蒸煮锅内进行蒸煮,蒸煮过程中,进行两次升温,其中第一次升温方式为间接升温,第二次升温方式为直接升温,通过第一次升温过程使蒸煮温度达到120-135℃,然后进行2-3次排出所述蒸煮锅内未凝结气体的操作,再在120-135℃下进行第一次保温,之后通过第二次升温过程使蒸煮温度达到166-172℃,然后进行3-5次排出所述蒸煮锅内未凝结气体的操作,再在166-172℃下进行第二次保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柏制浆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C:将经步骤B处理得到的浆料进行洗涤,洗涤后残碱余量为0-150mg/l,黑液波美度不低于8.0Be,黑液游离碱不低于5.0g/l,黑液纤维含量不高于0.01g/l;步骤D:将步骤C处理所得的浆料送入压力筛中筛选出良浆;步骤E:将所述良浆采用过氧化氢进行漂白,控制浆料白度为31
±
1%ISO,尘埃不高于500mm2/Kg,即制得浆料。步骤F:将步骤E所制的浆料送入贮浆塔中进行储存。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丰史梦华董超朱宏伟洪嘉远邓凤伟余政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林纸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