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室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9217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对核磁共振室内的空气进行消毒并净化的核磁共振室净化系统,包括设置在设备间的空调,连接空调和核磁共振室的空调送风管道,还包括用于检测并改变核磁共振室内空气质量的混风箱,空调送风管道上设置有主消毒净化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核磁共振室环境空气参数智能开启消毒净化功能、新风补偿功能,在不破坏扫描室磁场的情况下实现空调送风、新风、回风全净化,实现有人在的情况下对特殊场所扫描室的动态消毒。延长空调滤网使用时间,降低空调能耗。洁净的空气有利于核磁共振设备的良好工作,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避免患者之间、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病毒交叉感染风险。交叉感染风险。交叉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磁共振室净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消毒净化
,具体为一种核磁共振室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广大医院核磁共振室普遍缺乏有效的消毒净化方法。一方面这些密闭房间长年与外界环境隔绝,没有室外新风补充,空气质量很差,室内人员感觉极不舒适;另一方面,鉴于扫描室特殊的强磁场环境要求,该室禁止一切金属或带磁场的物品进入,否则会发生十分严重的设备损坏与人员伤亡事故,所以,该区域难以使用常规的消毒设备与手段进行消毒,容易造成患者之间、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病毒交叉感染。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新冠病毒的感染风险更大,该区域的消毒净化沦为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为此,我们推出一种核磁共振室净化系统,以解决院感领域的老大难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核磁共振室内的空气进行消毒并净化的核磁共振室净化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核磁共振室净化系统,包括设置在设备间的空调,连接空调和核磁共振室的空调送风管道,还包括用于检测并改变核磁共振室内空气质量的混风箱,空调送风管道上设置有主消毒净化机。
[0005]所述混风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将箱体内分割成上下两个腔体的第一隔板,两腔体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内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上腔体分割成小腔体和大腔体,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导流孔,导流孔连通大腔体和下腔体,下腔体的水平两端分别设置有新风进风口和出风口,大腔体的水平两端分别设置有溢流口和连接到核磁共振室的回风进风口,第二隔板上靠近回风进风口的地方设置有连通大腔体和小腔体的导风喉管,导风喉管位于大腔体的那端折弯后朝向回风进风口,回风进风口、新风进气口位于箱体的同侧,小腔体的一端设置有检测气体出气口,检测气体出气口、出风口和溢流口位于箱体的同侧,下腔体内设置有控制新风进风口与出风口通断的新风阀门,新风阀门位于导流孔和新风进风口之间,溢流口处设置有溢流口单向阀,小腔体内设置有检测核磁共振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装置。
[0006]所述新风进风口处设置有新风口单向阀。
[0007]所述新风进风口通过新风管和除湿机与外界相通。
[0008]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连通下腔体和设备间的室内风进口,室内风进口处设置有室内风单向阀。
[0009]所述回风进风口通过回风管和消音器与核磁共振室相通。
[0010]所述出风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副消毒净化机。
[0011]所述主消毒净化机通过两管道并联在空调通风管道上,空调通风管道中设置有风阀,风阀位于两管道之间。
[0012]所述主消毒净化机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并联在空调通风管道上,第一管道靠近空调且和空调送风管道均为矩形管且相互垂直,第一管道和空调送风管道交接处设置有转轴,转轴垂直于第一管道和空调送风管道形成的平面,转轴位于第一管道和/或空调送风管道的内腔内,且一端从第一管道和/或空调送风管道内伸出,转轴的伸出端上设置有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转轴位于第一管道和/或空调送风管道内腔的部位设置有两片相互平行的扇形的隔板,两隔板的弧边通过导流板相连,两隔板的弧的角度为90
°
,两隔板分别与第一管道和/或空调送风管道的内壁相抵,转轴、两隔板及导流板四者形成的矩形面与第一管道和空调送风管道的内腔截面相同。
[0013]所述两隔板位于转轴和导流板之间的位置沿半径方向上还设置有若干弧形小导流板。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核磁共振室环境空气参数智能开启消毒净化功能、新风补偿功能,在不破坏扫描室磁场的情况下实现空调送风、新风、回风全净化,实现有人在的情况下对特殊场所扫描室的动态消毒。延长空调滤网使用时间,降低空调能耗。洁净的空气有利于核磁共振设备的良好工作,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避免患者之间、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病毒交叉感染风险。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混风箱的主视图;
[0017]图3是图2的俯视图;
[0018]图4是图在中空调送风管道和第一管道连接图;
[0019]图5是图4的一种状态图;
[0020]图6是图5中A向视图。
[0021]图中:1、空调送风管道;2、第一管道;3、风阀;4、送风口;5、回风进风口;6、主消毒净化机;7、回风管;8、消音器;9、设备间;10、新风管;11、混风箱;12、连接管;13、副消毒净化机;14、排风管;15、空调;16、转轴;17、隔板;18、除湿机;19、第二管道;20、箱体;21、第一隔板;22、下腔体;23、第二隔板;24、小腔体;25、大腔体;26、导流孔;27、新风进风口;28、出风口;29、回风进风口;30、溢流口;31、导风喉管;32、室内风进口;33、新风口单向阀;34、室内风单向阀;35、溢流口单向阀;36、检测装置;37、检测气体出气口;39、新风阀门;40、导流板;41、小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核磁共振室净化系统,包括设置在设备间9的空调15,连接空调15和核磁共振室的空调送风管道1,还包括用于检测并改变核磁共振室内空气质量的混风箱11,空调送风管道1上设置有主消毒净化机6。空调送风管道1和核磁共振室连接的地方为送风口4。
[0024]实际生产的时候,混风箱3采用如下结构,所述混风箱3包括箱体20,箱体20内设置
有将箱体20内分割成上下两个腔体的第一隔板21,两腔体为上腔体和下腔体22,上腔体内设置有第二隔板23,第二隔板23将上腔体分割成小腔体24和大腔体25,第一隔板21上设置有导流孔26,导流孔26连通大腔体25和下腔体22,下腔体22的水平两端分别设置有新风进风口27和出风口28,大腔体25的水平两端分别设置有溢流口30和连接到核磁共振室的回风进风口29,第二隔板23上靠近回风进风口29的地方设置有连通大腔体25和小腔体24的导风喉管31,导风喉管31位于大腔体25的那端折弯后朝向回风进风口29,回风进风口29、新风进风口27位于箱体20的同侧,小腔体24的一端设置有检测气体出气口37,检测气体出气口37、出风口28和溢流口30位于箱体20的同侧,下腔体22内设置有控制新风进风口27与出风口28通断的新风阀门39,新风阀门39位于导流孔26和新风进风口27之间,溢流口30处设置有溢流口单向阀35,小腔体24内设置有检测核磁共振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装置36。
[0025]所述新风进风口27处设置有新风口单向阀33。
[0026]所述新风进风口27通过新风管10和除湿机18与外界相通。
[0027]所述箱体20底部设置有连通下腔体22和设备间9的室内风进口32,室内风进口32处设置有室内风单向阀34。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核磁共振室净化系统,包括设置在设备间的空调,连接空调和核磁共振室的空调送风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并改变核磁共振室内空气质量的混风箱,空调送风管道上设置有主消毒净化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室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风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将箱体内分割成上下两个腔体的第一隔板,两腔体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内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上腔体分割成小腔体和大腔体,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导流孔,导流孔连通大腔体和下腔体,下腔体的水平两端分别设置有新风进风口和出风口,大腔体的水平两端分别设置有溢流口和连接到核磁共振室的回风进风口,第二隔板上靠近回风进风口的地方设置有连通大腔体和小腔体的导风喉管,导风喉管位于大腔体的那端折弯后朝向回风进风口,回风进风口、新风进气口位于箱体的同侧,小腔体的一端设置有检测气体出气口,检测气体出气口、出风口和溢流口位于箱体的同侧,下腔体内设置有控制新风进风口与出风口通断的新风阀门,新风阀门位于导流孔和新风进风口之间,溢流口处设置有溢流口单向阀,小腔体内设置有检测核磁共振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磁共振室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进风口处设置有新风口单向阀。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核磁共振室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进风口通过新风管和除湿机与外界相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磁共振室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连通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水冰樊建盈戴文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豪瑞达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