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203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3
本申请公开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该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离心脱水机,所述离心脱水机设有供污泥排出的排泥管;泥斗,所述泥斗的第一端的端口与所述排泥管的出口相对设置;防溅泥装置,所述防溅泥装置位于所述泥斗的下方,所述防溅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缓冲板,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泥斗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缓冲板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缓冲板的一端与所述装置主体的侧壁相连,所述缓冲板与所述泥斗的第二端的端口相对设置,且所述缓冲板与所述侧壁之间具有供污泥下落的间隙。该方案能够解决目前废水处理过程中环境污染较严重的问题。前废水处理过程中环境污染较严重的问题。前废水处理过程中环境污染较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水处理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环保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因此,废水处理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0003]在废水处理领域进行泥水分离时,最常用的分离装置为离心脱水机,其工作原理是将污水处理中剩余的污泥进行浓缩,离心脱水后的污泥进入泥斗并悬空卸入对应的污泥车厢,然后采用汽车向外运输;但由于废水中含有的杂质的多样性(主要包括悬浮物、过饱和的亚硫酸盐、硫酸盐、石灰、碳酸盐以及重金属)、污泥处理过程中加药量的大小、进入离心脱水机的污泥浓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泥饼含水率高、固相含量低,因此在脱泥的过程中,污泥下落后碰撞泥斗内壁及车厢内的污泥,导致污泥飞溅,造成泥斗间墙面、地面及车厢表面大量污染。
[0004]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污泥下落的过程中,在泥斗出口周围采用半封闭遮挡结构进行遮挡。但此种方法的治理效果较差,污泥下落后与车厢内的污泥碰撞,在力的作用下污泥到处飞溅,导致泥斗间墙面严重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水处理装置,能够解决目前废水处理过程中环境污染较严重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
[0008]离心脱水机,所述离心脱水机设有供污泥排出的排泥管;
[0009]泥斗,所述泥斗的第一端的端口与所述排泥管的出口相对设置;
[0010]防溅泥装置,所述防溅泥装置位于所述泥斗的下方,所述防溅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缓冲板,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泥斗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缓冲板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缓冲板的一端与所述装置主体的侧壁相连,所述缓冲板与所述泥斗的第二端的端口相对设置,且所述缓冲板与所述侧壁之间具有供污泥下落的间隙。
[001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溅泥装置位于泥斗的下方,防溅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缓冲板,泥斗与装置主体相连,装置主体的容纳空间与泥斗的内腔相连通,缓冲板位于容纳空间内,且缓冲板的一端与装置主体的侧壁相连,缓冲板与泥斗的第二端的端口相对设置,且缓冲板与侧壁之间具有供污泥下落的间隙。当污泥从离心脱水机的排泥管的出口排出后,穿过泥斗的内腔落入装置主体的容纳空间时,此时污泥与缓冲板碰撞,而缓冲板将减小污泥的动能,降低污泥的速度,从而在污泥落入车厢后,避免污泥飞溅到车厢之外。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解决目前废水处理过程中环境污染较严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
[0014]100

离心脱水机、110

排泥管;
[0015]200

泥斗;
[0016]300

防溅泥装置、310

装置主体、320

第一缓冲板、330

第二缓冲板、340

第三缓冲板、350

支撑件、360

挡帘、370

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8]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19]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处理装置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0]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包括离心脱水机100、泥斗200和防溅泥装置300。
[0021]离心脱水机100设有供污泥排出的排泥管110。在废水处理的过程中,离心脱水机100的主要作用是采用离心方式,通过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废水中的水分甩出去,而脱水后的污泥将从离心脱水机100的排泥管110中排出。
[0022]泥斗200的第一端的端口与排泥管110的出口相对设置,污泥从离心脱水机100的排泥管110中排出后进入泥斗200的内腔,当然,也可以将排泥管110的出口伸入泥斗200的内腔,从而将污泥排出,以避免污泥散落到泥斗200之外。
[0023]防溅泥装置300位于泥斗200的下方,脱水之后的污泥经泥斗200和防溅泥装置300排到汽车的车厢内,然后运输出去。防溅泥装置300包括装置主体310和缓冲板,装置主体310作为防溅泥装置300的基础构件,能够为防溅泥装置300的其它组成构件提供安装基础。装置主体310具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与泥斗200的内腔相连通,污泥经过泥斗200后将直接落入装置主体310的容纳空间内。缓冲板位于容纳空间内,缓冲板的一端与装置主体310的侧壁相连,二者可以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缓冲板与泥斗200的第二端的端口相对设置,且缓冲板与侧壁之间具有供污泥下落的间隙,污泥从排泥管110的出口排出,穿过泥斗200落入防溅泥装置300的容纳空间内,此时污泥的下落速度较大,当污泥与缓冲板碰撞时,该缓冲板能够将污泥的部分动能吸收掉,从而降低污泥的速度,其中部分污泥会沿缓冲板飞溅出去,而其余部分的污泥沿缓冲板滑下,然
后均从缓冲板与侧壁之间的间隙继续落下,最后落到车厢中,而落入车厢内的污泥速度较小,可以避免其飞溅到车厢之外或墙面等地方,从而减小污泥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解决目前废水处理过程中环境污染较严重的问题。
[0024]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缓冲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包括第一缓冲板320和第二缓冲板330,第一缓冲板320的一端和第二缓冲板330的一端均与侧壁相连,且第一缓冲板320与第二缓冲板33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第一方向为装置主体310的顶部向装置主体310的底部延伸的方向。污泥穿过泥斗200落入防溅泥装置300的容纳空间后,首先与第一缓冲板320碰撞,第一缓冲板320吸收掉一部分动能之后,污泥穿过第一缓冲板320与侧壁之间的间隙落到第二缓冲板330上,第二缓冲板330再次吸收掉一部分动能,接着污泥穿过第二缓冲板330与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脱水机(100),所述离心脱水机(100)设有供污泥排出的排泥管(110);泥斗(200),所述泥斗(200)的第一端的端口与所述排泥管(110)的出口相对设置;防溅泥装置(300),所述防溅泥装置(300)位于所述泥斗(200)的下方,所述防溅泥装置(300)包括装置主体(310)和缓冲板,所述装置主体(310)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泥斗(200)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缓冲板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缓冲板的一端与所述装置主体(310)的侧壁相连,所述缓冲板与所述泥斗(200)的第二端的端口相对设置,且所述缓冲板与所述侧壁之间具有供污泥下落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包括第一缓冲板(320)和第二缓冲板(330),所述第一缓冲板(32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缓冲板(330)的一端均与所述侧壁相连,且所述第一缓冲板(320)与所述第二缓冲板(33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向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延伸的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还包括第三缓冲板(340),所述第三缓冲板(340)的一端与所述侧壁相连,所述第一缓冲板(320)位于所述顶部,所述第三缓冲板(340)位于所述底部,所述第二缓冲板(330)位于所述第一缓冲板(320)和所述第三缓冲板(340)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板(320)与所述侧壁之间具有供污泥下落的第一间隙,所述第二缓冲板(330)与所述侧壁之间具有供污泥下落的第二间隙,所述第三缓冲板(340)与所述侧壁之间具有供污泥下落的第三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和所述第三间隙依次交错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博凯任兴健李亚祥黄伟杨荣扈松旗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