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源互联网的主动配电网规划方法、装置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2007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能源互联网的主动配电网规划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预测电力需求,包括网供负荷预测、电动汽车灵活性负荷预测、储能容量规划、分布式电源出力规划;电力电量平衡测算;网架规划;管沟规划,形成主动配电网规划方案。本申请解决了能源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接入、可控负荷持续增多、储能配置等使得现有的配电网从源随荷动转变为源荷互动,配电网架构和传统规划方法已经很难满足新形势下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要求的技术问题。电能质量要求的技术问题。电能质量要求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能源互联网的主动配电网规划方法、装置和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电力需求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能源互联网的主动配电网规划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会给配电网带来如可再生能源接入点电压升高、双向潮流、短路电流增大、三相不平衡、谐波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这类问题将会限制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ADN的基础定义是通过灵活的拓扑结构管理潮流,对配电网络中的分布式电源、储能、可控负荷等新要素进行主动控制和管理的配电网。其实现的技术支撑是先进的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配电自动化设备、良好的通讯系统与配电网综合管理系统。ADN是智能配电网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技术,更加强调能量价值和信息价值,能够自主协调控制间歇式新能源与储能装置等分布式发电单元,积极消纳可再生能源并确保网络的安全经济运行。面向能源互联网的主动配电网需要同时面对供需双侧的转变,风光出力的强随机性、波动性和用电负荷的尖峰化带给电力电量平衡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源荷实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能源互联网的主动配电网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网供负荷预测、电动汽车灵活性负荷预测、储能容量规划、分布式电源出力规划确定电力需求;根据所述电力需求,结合研究区域容载比确定平衡电量;根据所述电量规划结果确定规划网架;根据所述规划网架确定管沟敷设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主动配电网的网供负荷,包括: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用地性质分类和对应的负荷密度指标确定电力负荷需求,通过以下公式确定:其中,P
t
表示t时刻的配电网络的用电负荷,r为预测的同时率,n为区域用地类型数量,S
t
(i)表示t时刻第i类用地类型的建筑面积,ρ
t
(i)表示t时刻第i类用地类型的负荷密度。该用电负荷值需要核减空调供冷供热负荷,一般估算供冷供热用电负荷约为40%~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电动汽车灵活性用电负荷,所述电动汽车负荷通过以下公式确定:其中,P
e
(t)表示某类型电动汽车t时刻的充电功率,n
e
表示某类型电动汽车的数量,k
e
(t)表示t时刻某类型电动车的接入比例,m表示电动汽车的类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数量配置需参考地方标准规范。根据规划用地性质确定停车位数量,以《北京地区建设规划设计通则》为例,考虑居住类用地停车位数量为65个/万平方米,办公类用地停车位数量为65个/万平方米,商业类用地停车位数量为60个/万平方米,其他类停车位数量为50个/万平方米。根据所述停车位数量确定充电桩数量,以《北京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6

2020年)》,考虑居住类建筑按照配建停车位18%规划建设充电桩;办公类建筑按照配建停车位25%规划建设充电桩;商业类建筑及社会停车场库(含P+R停车场)按照配建停车位20%规划建设充电桩;其他类公共建筑(如医院、学校、文体设施等)按照配建停车位15%规划建设充电桩。根据所述充电桩数量和用地性质确定交、直流充电桩配比。以北京为例,一般居住用地配置交、直流充电桩比例考虑1∶9,其他用地性质配置交、直流充电桩比例考虑9∶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交流充电系统用电容量通过以下公式确定:其中,S表示总用电容量,n1表示最大相交流充电桩的数量,n2表示三相交流充电桩的数量,P1表示单相交流充电桩功率,可考虑7kW,P2表示三相交流充电桩功率,可考虑21kW。K
t

示同时系数,表示功率因数。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直流充电系统用电容量通过以下公式确定:其中,S表示总用电容量,n表示直流充电桩的数量,P表示单个直流充电桩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芳郑青李金梅张婷
申请(专利权)人:九州方圆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