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自润滑中心顶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200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的自润滑中心顶杆结构,包括加工机箱外壳,加工机箱外壳的内部通过辅助环形套连接有中心脱模顶杆,加工机箱外壳的上部表面有多处注塑模具,顶杆底座的下底面有推动固定套、电动推动杆装置,加工机箱外壳的下底面有底座收纳箱外壳,底座收纳箱外壳的内部左右两侧有多处抽拉盒收纳格,抽拉盒收纳格的内部下侧有滑动槽外挡板,抽拉盒收纳格的内部放置有散热磨具收纳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的自润滑中心顶杆结构具有能够同时对多个注塑模具注塑工作,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无需人工用顶杆强脱模具,自动脱模,方便实用,能够对完成好的注塑模具进行冷却收纳,非常方便的优点。非常方便的优点。非常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的自润滑中心顶杆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顶杆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自润滑中心顶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中的顶杆,采用螺杆式注射机时,螺杆顶部熔料在螺杆转动后退时所受到的压力称为塑化压力,亦称背压,这种压力的大小是可以通过液压系统中的溢流阀来调整的,顶杆推动顶针板使固定在顶针板上得顶针丝筒运动,并将塑件和废料顶出模具型腔或型芯达到脱模的作用。
[0003]目前市面上大多注塑模具中的顶杆,不仅需要操作人员在注塑完成后手动打出顶杆,完成脱模,不仅严重影响脱模效率,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精准操作,在工作过程中极为不方便。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自润滑中心顶杆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注塑模具中的顶杆,不仅需要操作人员在注塑完成后手动打出顶杆,完成脱模,不仅严重影响脱模效率,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精准操作,在工作过程中极为不方便。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自润滑中心顶杆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的自润滑中心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机箱外壳(1),所述加工机箱外壳(1)的内部上部左右两侧表面均通过连接固定隔板(2)固定连接有辅助环形套(3),所述辅助环形套(3)的内部连接有中心脱模顶杆(4),所述中心脱模顶杆(4)的头部贯穿加工机箱外壳(1)的上表面,所述加工机箱外壳(1)的上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多处注塑模具(5),所述注塑模具(5)的内部下侧贯穿连接有所述中心脱模顶杆(4),所述注塑模具(5)的上表面均连接有密封盖(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自润滑中心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脱模顶杆(4)的下底面固定连接有顶杆底座(7),所述顶杆底座(7)的下底面固定连接有推动固定套(8),所述推动固定套(8)的下底面连接有电动推动杆装置(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自润滑中心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箱外壳(1)的下底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收纳箱外壳(10),所述底座收纳箱外壳(10)的内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多处抽拉盒收纳格(12),所述抽拉盒收纳格(12)的内部下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槽外挡板(11),所述抽拉盒收纳格(12)的内部放置有散热磨具收纳盒(13),所述底座收纳箱外壳(10)的下底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挡板(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林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捷仕达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